前言是由作者向讀者說明撰寫本書的意圖及書中闡明的主要問題。其內容包括對書稿的介紹,閱讀時應註意的問題,以及適用範圍、編寫方法、編者分工、審校人和作者需要說明的其他事項。切忌采取把書中每壹章的章題抄壹遍、然後再說壹下讀者對象的這樣壹種應付差事的態度。
修訂再版的書,應有再版前言,說明本書初版以來的壹些情況,新版書有哪些內容作了補充或修改,以及修訂的原因等。
詩歌的最早總集
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最早的壹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311篇,其中6篇為笙詩,即只有標題,沒有內容,稱為笙詩六篇(《南陔》《白華》《華黍》《由庚》《崇丘》《由儀》),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面貌。?
《詩經》的作者佚名,絕大部分已經無法考證,傳為尹吉甫采集、孔子編訂。《詩經》在先秦時期稱為《詩》,或取其整數稱《詩三百》。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並沿用至今。詩經在內容上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
《風》是周代各地的歌謠;《雅》是周人的正聲雅樂,又分《小雅》和《大雅》;《頌》是周王庭和貴族宗廟祭祀的樂歌,又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