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古詩移居二首鑒賞

古詩移居二首鑒賞

晉代著名的作家和詩人陶淵明,不願意做官,四十壹歲那年,便辭去“彭澤縣令”的官職,回到柴桑老家(在今江西九江縣西南),隱居務農,過著田園生活。(參看“耕前鋤後”)

四十六歲,他搬到南村去住。南村又名南裏,在九江市郊,他的壹些老朋友如殷景仁、顏延之等,都住在那裏。這樣,他在耕作之余,就有更多的機會和老朋友們相聚,談論詩文。搬家之初,他曾寫了兩首《移居》詩,第壹首的原文是:

昔欲居南村,非為蔔其宅;

聞多素心人,樂與數晨夕。

懷此頗有年,今日從茲役。

敝廬何必廣,取足蔽床席。

鄰曲時時來,抗言談在昔;

奇文***欣賞,疑義相與析。

詩的大意是:早想住到南村來,不是為了要挑什麽好宅院;知道這裏住著不少心地純樸的人,願意同他們度過每壹個早晨和夜晚。這個念頭已經有了好多年,今天才算把這件大事辦完。簡樸的屋子何必求大,只要夠擺床鋪就能心安。鄰居老朋友經常來我這裏,談談過去的事情,人人暢所欲言;見有好文章大家壹同欣賞,遇到疑難處大家壹同鉆研。——這是作者寫搬家以後和知心朋友朝夕歡敘的情景。

詩的末後兩句“奇文***欣賞,疑義相與析”,後來流傳演化而為成語“賞奇析疑”和“奇文***賞”。“賞奇析疑”和原詩意思壹樣,形容欣賞詩文、分析疑難。“奇文***賞”卻和原詩的意思不同了,含有奚落和譏諷的語氣,凡是故意把不通的、可笑的文字公之於眾,讓大家壹起來貶斥,譏刺為“奇文***賞”。

其二·春秋多佳日

春秋多佳日,登高賦新詩。

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農務各自歸,閑暇輒相思。

相思則披衣,言笑無厭時。

此理將不勝,無為忽去茲。

衣食當須紀,力耕不吾欺。

註釋:此理,這種生活方式。將,豈。勝,高、好。無為句,意謂何必舍而他去。紀,料理、經營.

這看似平淡無奇的詩句,卻描繪了壹幅詩人移居南村後,和村居文士們經營耕作,時時相聚,“樂數晨夕”的圖畫。

壹開頭,作者就勾畫出了登高賦詩,不虛佳日的場面:“春秋多佳日,登高賦新詩。”春秋兩季有很多好日子,我經常同友人壹起登高賦詩。能“賦新詩”,可以看出這些人自然不是壹般的農民,而是同作者誌趣比較相投的士人。這登高賦詩,也自是文人騷客特有的生活情趣。登高之時,壹有良辰美景為之助興,二有“素心人”相伴,他們自由地敞開心 扉,賦詩言誌。在賦詩中忘卻塵網之苦,獲得精神上的莫大安慰。這是壹個生活場面。

“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這兩句詩的意思是:朋友過門,互相招呼,相聚在起,如果有酒,大家壹起斟酌品嘗。我們仿佛聽到了那親切的招呼聲,仿佛看到了他們喝酒時那悠然自得的樣子。這裏,人與人之間率真融洽的關系表現出來了。這又是壹個生活場面。他們“農務各自歸”,但“閑暇輒相思”,“相思則披衣,言笑無厭時”,這裏緊接上兩句,寫閑暇時的情景:思念的時候,大家就披衣相訪,聚集在壹起談談笑笑沒有厭足的時候。“此理將不勝,無為忽去茲”,意思是說,這種登高賦詩、飲酒言笑的生活的確很美好,不能輕易地拋棄它。“將”,即“豈”的意思。“勝”,美好。這兩句詩是詩人對南村生活的感慨。表面上平平淡淡,而實際上卻蘊含著深深的慨嘆:登高賦詩、斟酒品嘗、躬耕田野、披衣相訪,這種生活是多麽愜意,而官場上有的卻是明爭暗鬥、爾虞我詐。有此對比,所以詩人才說:“無為忽去茲”。這裏表達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熱愛,對官場的厭惡,和自己永遠躬耕田畝的決心。“衣食當須紀,力耕不吾欺”,這兩句詩是這首詩的又壹個層次,是詩人對勞動生活的認識。就是這兩句詩,使全詩的內容更加豐富深刻。詩的意思是:穿的吃的需要自己親自去經營,只要努力耕作,就不會徒勞無所得。可以看出雖然詩人在南村的生活中有時也過著登高賦詩、飲酒言笑的生活,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他放棄躬耕,實際上他不僅沒放棄躬耕自資的生活,而且認識到了“衣食固其端”。他知道登高賦詩、飲酒言笑的生活,是要有衣食作保證的。這兩句詩可說是《移居二首》的靈魂,沒有它,什麽“素心”、高趣也就不存在了。***同的“躬耕自資 ”的生活,正是維系他們感情的紐帶,是他們歡樂的根源啊。

這首詩壹個明顯的特點,就是詩人註意選取農村生活中有典型意義的場面進行描寫,比如:登高賦詩、斟酒品嘗、躬耕農田、披衣相訪。既寫了室內生活,也寫了室外的生活;既寫了躬耕的辛勞,又寫了賦詩言笑的暢快。這些不同地點的生活場面,構成壹個完整的統壹體,充分地表現了農村的那種自由自在的生活氣氛。另外,典型細節恰到好處的運用,也是這首詩的壹個明顯的特點。“過門更相呼”,活脫脫地寫出了朋友之間興趣盎然、無拘無束的生活情景;“相思則披衣”,寫出了鄰裏之間相思的迫切情狀。詩人在最後強調“衣食當須紀”,使全詩的蘊含更加豐富。如果詩人僅寫前面的內容,這首詩就單薄得多,強調了衣食的重要性,說明了他所希望的農村生活,除了登高賦詩以外,也還有躬耕隴畝的壹面。同時也說明了他對農村生活的認識加深了,對農村生活比原來有了更深刻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