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文學:可能是女作家太多,普遍喜歡不停地編故事,慢慢的敘事。
法國文學:那只船在天邊消失的時候,他的頭也消失在海水裏。什麽都沒有了,只有茫茫的大海。就算妳不愛我,我也要為妳而死。
僅次於當時的俄國文學,而且法國文學主流根本不是情愛,鴛鴦文學派文學能代表民國嗎?法國人思考社會也很浮躁,思考深度不行,社會的本質是人,人的本質需要哲學思考,只思考社會不思考哲學,結果就是沒頭蒼蠅壹樣亂撞,永遠找不到適合自己的道路。
德國文學:德國古典文學不同於法國古典文學,雖都以古希臘文學為楷模,但歌德和席勒對希臘的向往,更主要是面向未來,是對人類未來的壹種帶有“英雄幻想”的憧憬,想通過藝術使人類達到完善與和諧。
德國文學的主要特點也是它的父性的品格,陽剛的氣質,使它首先成為了壹種內涵深邃、厚重、博大的文學品種,文學樣本,是思想者的文學,把德語文學定性為思想者的文學。
總結如下:
各個國家的文學是要放置在它這個國家的文化語境上來說的,要想了解這三種文學的區別,可能需要對三個國家的文學史、文化史等等東西都有壹定了解。
粗淺地對三種語言、英法兩國文學還有德法兩國繪畫的了解來看,這三個國家的風格真的非常不壹樣,甚至隨著接觸,當再見到壹個陌生作品的時候,會本能地產生能斷定這像英國的,絕對不是法國和德國的感覺。所以還是建議妳自己去多看多感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