冊頂獨山祖師宮原屬全國四大道教叢林之壹的玄妙觀下院 ,規模宏大,人稱南武當北獨山。山東側佛教名剎豫禪寺始建於東漢建安初年,三國時期有劉備屯兵於豫山寺的記載。唐代詩人李白在《憶崔宗之遊南陽感舊》中就有昔在南陽成,唯餐獨山蕨的詩句。獨山物產豐富,所產獨玉為全國四大名玉之壹,獨山毛峰茶醇香爽口,為茶中之精品,獨山天然礦泉水1988年通過國家鑒定,含有大量的偏矽酸,鋅,鍶等微量元素,藥用保健及功能在《神農本草經》,《本草綱目》中均有記載,獨山森林公園集臨城,路通,山青,水甜,茶香,人氣旺之優點,每年遊人不下30萬人次,是遊 人休閑,觀光,度假和療養的最佳 場所。
獨山是距南陽市最近的省級森林公園,國家礦山公園和旅遊風景區,因山產獨玉而名。獨山海拔368米,森林覆蓋率達98%,獨玉儲備量達20萬噸以上,它東臨白河,西接豫02線,南連312國道,公交車直通山下;山水相依、山城毗鄰、交通便利。李白曾登山賦詩“昔在南陽城,唯餐獨山蕨”。酈道元在《水經註》中說:“獨山孤峰峭立,怪石瘦碧”。 獨山玉開采史已有近六千年的歷史,黃山新石器遺址中發現有四件獨玉品。據說和氏璧及用它雕出的秦國傳國玉璽也出自獨山玉。據《韓非子》記載,楚國人卞和在楚山中得壹玉璞,先後獻給楚厲王、武王,但都被認為以石充玉欺君而被砍掉左右足,楚文王繼位後,“和氏抱壁而哭於楚山下,三日三夜,淚盡而繼以血”。文王召見了卞和並令人理其璞,果然得到了極品寶玉,於是便命名這塊玉為“和氏璧”。而這塊玉也引發了完璧歸趙等歷史故事。不僅說明獨玉寶貴,更表現了以卞和為代表得歷代玉人勤勞智慧和寶貴的奉獻精神。西漢時山東的玉寺街已成為加工銷售玉器的集散地。獨玉有赤、橙、黃、綠、青、籃、紫等三十多種色彩類型,是中國四大名玉之壹。張衡在《南都賦》中描繪獨玉“其利珍怪,則金彩玉璞,隋珠夜光”。澳門回歸時,贈與該特區政府的禮品九龍晷就是用獨山玉加工而成。如今山中壹個個玉礦洞保留完好,采挖後的洞壁上依稀可見彩色玉脈遺址。洞內冬暖夏涼,有些洞內還湧出富含矽、酸、鋅、鈣、鍶等多種微量元素的天然礦泉,可謂:“玉潤泉貴,泉生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