銜接是利用壹定的詞語或相應的句式巧妙連接,常常用在意思聯系比較緊密的段與段之間,使篇章前後連貫,脈絡分明。主要有意合和關聯兩種。
意合,就是相鄰的段與段之間靠壹定的語義關系自然組合。例如恩格斯的《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前兩段:
3月14日下午兩點三刻,當代最偉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讓他壹個人留在房裏還不到兩分鐘,等我們再進去的時候,便發現他在安樂椅上安靜地睡著了但已經是永遠地睡著了。
這個人的逝世,對於歐美戰鬥著的無產階級,對於歷史科學,都是不可估量的損失。這位巨人逝世以後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會使人感覺得到。
前壹段寫馬克思的去世,後壹段寫他去世所造成的損失,兩段語意自然銜接,用的就是意合。
關聯,就是相鄰的段與段之間用壹定的語言材料銜接起來。常見的有以下幾種關聯方式:
壹種是在段與段之間用表示次序(如第壹、第二,首先、其次等)、時間或空間的詞語連接。例如夏衍的《包身工》,每寫壹段包身工的生活,開頭先交代時間:“舊歷四月中旬,清晨四點壹刻,天還沒亮……”,“四點半之後,當晨光初顯的時候……”,“五點鐘,上工的汽笛聲響了……”。這樣,時間線索時隱時現,思路十分清晰。此外,在分析包身工制度發展的原因時,還用表示順序的“第壹”“第二”“第三”等,銜接得非常好。這樣的銜接在壹般的說明文、議論文、規章類應用文或科技論文中用得比較多。
壹種是在段與段之間用表示順接(如“於是、所以、因此”等)或反接(如“然而、但是、可是”等)的關聯詞語來連接。例如魯迅的《祝福》,前兩段寫回到魯鎮的情形,段尾說:“無論如何,我明天決計要走了。”第三段緊跟著說:“況且,壹想到昨天遇到祥林嫂的事,也就使我不能安住。”這是用“況且”表示兩段的遞進關系。又如魯迅《記念劉和珍君》的第四部分:
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眾向執政府請願的事;……
然而即日證明是事實了,……
但段政府就有令,說她們是“暴徒”!
但接著就有流言,說她們是受人利用的。
慘象,已使我目不忍視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聞。……
第壹段先說有人遇害而我有些懷疑;第二段開頭用“然而”轉折,說明我的懷疑不對,她們的被殺是事實;後邊兩段雖然各有壹句,但作者讓它們獨立成段,並且在開頭使用“但”字連接,最後壹段是作者由此引發的議論。關聯詞語的使用,使得段與段之間銜接緊密、自然,作者的憤怒之情也溢於言表。
壹種是利用某些意思有聯系的詞語連接,包括同壹詞語、同義詞語、反義詞語等。例如唐的《同誌的信任》,第壹段從魯迅同陌生女子見面寫起,寫到“自己也立刻帶著紙包和那封信,急急忙忙走回家裏”;第二段緊接著寫“燈下,他打開紙包”,結尾處寫到“紙上立刻現出了淡淡的字跡”;第三段馬上又寫“這是……壹封信”。這樣前後銜接,連貫自然。又如魯迅的《祝福》,祥林嫂問“我”死後的壹家人能否見面時,“我”在那壹段的結尾處說:“其實,究竟有沒有靈魂,我也說不清。”然後順著這句話用壹段說明自己當時的心理,中間又說:“而況明明說過‘說不清’,……”下壹段接著又說:“‘說不清’是壹句極有用的話。……”三段用相同的話語前後關聯,使得文章思路不斷,連貫自然。
還有壹種是利用意思有聯系的句子相銜接,如同壹句式、同義句式、相近的句式或反義句式等。詩歌常常采用這種銜接方法。例如柯巖的《周總理,妳在哪裏》,其中四段都用“我們對著……喊:周總理”開頭,不僅使篇章層次清晰,意思表達連續不斷,而且銜接得非常緊密。其他文章也常常使用這種銜接方式。例如高曉聲的《陳奐生上城》:
“漏鬥戶主”陳奐生,今日悠悠上城來。
他到城裏去幹啥?他到城裏去做買賣。……
他去賣什麽?賣油繩。……
賺了錢打算幹什麽?打算買壹頂簇新的、刮刮叫的帽子。……
開始寫陳奐生“悠悠上城來”,接著三段分別用設問句開頭,相同的句式,將三個段落巧妙地銜接在壹起。
過渡是利用過渡段或過渡句巧妙連接,常常用在意思轉折比較大的段與段之間,如兩個不同的事件、兩種不同的內容、兩個不同的場面等。
過渡可以使用具有承上啟下作用的段,這就是過渡段。過渡段壹般比較短小,大多是壹句話或壹個句群。如魯迅的《藤野先生》,先敘述清國留學生在東京的情況,然後寫道:
到別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這句話就是壹個過渡段,它把敘述的重點由東京自然地過渡到了仙臺,使上下兩層意思連接緊密。又如魯迅的《拿來主義》,先用四段批判“送去主義”,接著另起壹段說:
語言與運用銜接和過渡我在這裏也並不想對於“送去”再說什麽,否則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們再吝嗇壹點,“送去”之外,還得“拿來”,是為“拿來主義”。
這個過渡段,先總結上文,結束對“送去主義”的批判;然後引出下文,正式提出“拿來主義”。這樣,就把上下兩段意思自然而然地連接了起來。
過渡也可以使用具有承上啟下作用的句子,這就是過渡句。過渡句常常用在上壹段的結尾或下壹段的開頭。例如楊朔的《海市》,先寫海市美景,接著寫這壹次來得不是時候,然後在結尾處用壹句過渡:
可是海市不出來,難道我們不能到海市經常出現的地方去尋尋看嗎?也許能尋得見呢。
“海市不出來”與上文相聯系,寫虛幻的海市;“也許能尋得見呢”,為下文寫真的海市做鋪墊。又如茅盾的《風景談》,第壹段寫星星峽外的沙漠風光,由此引出“自然是偉大的,然而人類更偉大”;下壹段開頭緊跟著說:“於是我又回憶起另壹個畫面,這就在所謂‘黃土高原’!”這句話就是過渡句,用來引出下文,使前後兩段銜接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