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鵲登枝的七絕詩句如下:
1、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短歌行》魏晉曹操
2、鳴凰***聚靈陽院,彩鳳齊集慧月宮。
3、錦羽紅妝嬌紫宇,花冠鼓喙俏藍空。
4、千年美景宏圖看,百載濃情墨畫騰。
5、萬綠叢中百點紅,鴛情燕舞逗春風。
體裁沿革
七言絕句,是絕句的壹種,簡稱七絕,其起源已不甚清楚。明清人認為七絕起自蕭綱、虞世南或是四傑的說法,都是指七言律絕。雖然七絕在其發展過程中,的確以律絕為主,但與五絕壹樣,古絕之形成還是先於律絕。
現代國內外學者壹般傾向於以北朝樂府民歌為七言古絕之源。也有學者認為七言古絕的源頭應追溯到西晉的民謠。雖然漢魏時已有曹丕《燕歌行》這樣成熟的七言歌行,但最早完整的七言四句體的出現,是在西晉的歌謠中。
這就是逐句押仄聲韻的《豫州耆老為祖逖歌》:“幸哉遺黎免俘虜,三辰既朗遇慈父。玄酒忘勞甘瓠脯,何以詠思歌且舞。”
詩體格律
七言絕句屬於格律要求比較嚴格的近體詩。首先是篇幅固定。全詩四句,每句七字,總***二十八字。其次是押韻嚴格,表現為通常只押平聲韻且不能出韻。還要講究平仄,即要求符合平仄律,就是在壹般情況下,以兩個音節(兩個字)為壹個音步,平仄交互安排。
按平仄律,七言絕句有四種標準句型:
壹、平平仄仄仄平平(平起平收,末了兩字是平平,稱之為平平腳)。
二、平平仄仄平平仄(平起仄收,末了兩字是平仄,稱之為平仄腳)。
三、仄仄平平仄仄平(仄起平收,末了兩字是仄平,稱之為仄平腳)。
四、仄仄平平平仄仄(仄起仄收,末了兩字是仄仄,稱之為仄仄腳)。其平仄粘對具有壹定的靈活性,即所謂的“壹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但也要避免犯孤平和三平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