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醉太平·譏貪小利者》?
元代:佚名
奪泥燕口,削鐵針頭,刮金佛面細搜求:無中覓有。
鵪鶉嗉裏尋豌豆,鷺鷥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內刳脂油。虧老先生下手!
釋義:
從燕子口中奪泥,從針頭上削鐵屑,從貼著金子的菩薩臉上細細刮金:在沒有中找有。從鵪鶉的喉囊裏找豌豆,從鷺鷥的腿上劈些精肉,從蚊子的肚子裏刳脂油。真虧得妳老先生能下得去手。
2、《感遇二首》
唐代:柳宗元
西陸動涼氣,驚烏號北林。棲息豈殊性,集枯安可任。
鴻鵠去不返,勾吳阻且深。徒嗟日沈湎,丸鼓騖奇音。
東海久搖蕩,南風已骎骎。坐使青天暮,小星愁太陰。
眾情嗜奸利,居貨捐千金。危根壹以振,齊斧來相尋。
釋義:
秋天刮起了涼風,受驚的烏鴉在北面的樹林裏叫個不停。難道是烏鴉棲息的習性與眾不同,它們停集在枯枝上又怎能靠它安身?
天鵝壹去再也不能回返,去勾吳的道路山險水又深。人們只能嗟嘆漢元帝壹天天沈溺享樂,他竟然用銅丸擊鼓來追求奇特的聲音。
東海早就波濤洶湧,南風也已勁猛急緊。致使青天白日變成了黑夜昏暮,三五顆小星使得月亮憂愁而隱。
世俗內心最喜好的是奸詐謀利,他們困積奇貨,壹擲千金。高大的樹木壹旦挺立起來,鋒利的刀斧就把它們追尋。
3、《擇友》
唐代:孟郊
好人常直道,不順世間逆。
惡人巧諂多,非義茍且得。
釋義:
到處世態炎涼好人往往比較正直,不因為世間的惡而逆來順受,卻往往遭遇不順悖逆於世間。壞人喜歡花言巧語,獻媚巧言,沒有仁義,行得不正卻茍且得利。
4、《杜陵叟》
唐代:白居易
杜長吏明知不申破,急斂暴征求考課。典桑賣地納官租,明年衣食將何如?
剝我身上帛,奪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鉤爪鋸牙食人肉?
釋義:
官吏明明知道但不報告真相,急迫收租、兇暴征稅以求通過考核得獎賞。典當桑園、出賣田地來繳納官府規定的租稅,明年的衣食將怎麽辦?
剝去我們身上的衣服,奪掉我們口中的糧食。虐害人傷害就是豺狼,何必爪牙象鉤、牙齒象鋸壹樣地吃人肉。
5、《紅樓夢》第三回
縱然生得好皮囊,腹內原來草莽。
潦倒不通世務,愚頑怕讀文章。
釋義:
雖然生就壹副好面容,肚子裏卻沒有半點學問。
糊裏糊塗的連人情世故也不懂,愚笨頑劣不願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