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這個曾經叫做沙洲的小縣城

這個曾經叫做沙洲的小縣城

這個曾經叫做沙洲的小縣城,其實是長江三角洲地帶中的壹個沖擊帶。後來,人們在這個沖擊帶上建造起了壹座城市,就叫做沙洲。現在,這個城市叫做張家港。

現在,我坐在花園浜南村我的書房裏。花園浜是張家港這座小城的壹個社區。具體在哪裏,還真難有人說得清。當地人都知道,這地方大了去了。但究竟有多大,也還是沒有說得清。譬如,妳是壹個外地人,妳說,我找花園浜。那麽好,張家港人會給妳壹個白眼,隨即來壹句,切,花園浜大了去了,妳要說清楚的哎!

那白眼,委實不是沖妳來的。可妳臉紅了,有幾份尷尬。妳確實沒有搞懂這花園浜是個什麽所在。

花園浜其實就是張家港老城區。現在,城市大了,這壹來,老城區就被擠到了城東了。我在小說《面館》裏,曾寫到這個地方的壹個叫晴雲軒的面館。只不過,把這面館放到了壹個叫淞城的地方,路改成了梓亭路:

晴雲軒不是個什麽大不了的店,可是,少不了李晴雲吃的壹碗面,不管放什麽澆頭,鮑魚,雞翅,鴨脖子,荷包蛋,素雞,牛肉,東坡肉,仔排,醬爆雞丁,素炒豆腐幹,雪裏蕻炒肉絲,任妳點,妳壹個望七十上走的老人,再能吃又能吃多少?

……

晴雲軒在街東,面西。對面是梓亭街的菜場,往北,有各式各樣的雜貨店糧店煙酒店,壹家藥店,還有壹家銀行壹家郵局,郵局對面還有壹家中國電信。往南,也有壹家藥店,還有壹家不算小的超市。在這個叫做花園浜的街區,晴雲軒的市面是好得不能再好了。雖說中午過後,這街面也像睡午覺壹樣的睡著了,可午飯前是熱鬧得很,下午兩三點鐘的光景,街面也像是午覺睡醒似的開始熱鬧起來。這梓亭街,別看是條老街,人來客往的也不在少數,做飯店生意壹定紅火。真不知道當初老爺子為什麽當初只做這早餐的面條生意的。壹個早市,下個五六百碗面條,也才不過兩三千塊錢的毛利,有時候還做不到這麽多,更多的時候能下三百碗面就算不錯了。這人還累的都快要趴下。如果做了飯店,就不壹樣了,中午跟晚上,兩餐,按十人壹桌計算,每頓都能做上十桌飯菜。壹桌飯菜不算多,連香煙水酒在內,三百到五百總是能夠拿下來的。這壹天下來,毛利不到壹萬也不會差很遠了。

我得承認,這裏淞城就是張家港。在我的小說裏,張家港要麽叫淞城,要麽叫沙洲,要麽叫淞亭。我已經在很多小說裏寫到張家港了。但是,妳如果不是細心的讀者,不可能知道這就是張家港。在《對面》裏,也寫到了張家港。《水土不服》,寫的是壹個叫白蓮的地方,但妳如果理解成是張家港,也無妨。為什麽這麽叫?其實什麽理由也沒有,就是我喜歡。張家港人不是喜歡上海嗎?靠著上海,那就把松江的、昆山的名頭給全叫來,這才有點蘇味兒,有那麽點兒像。

說到底,我還真的不喜歡張家港這麽個名字。原來的沙洲多好聽!當然,如果改成梁豐,也不賴!老梁豐老梁豐的叫著,叫得多讓人有底氣啊!壹個“老”字,把底氣和那種久遠的味兒全叫出來了。

不說這事了。已經叫了張家港,喊也喊出來了,做也做出來了,幾十年下來了,是個地球人都曉得有個張家港,妳又有什麽法子?

但花園浜終究還是太大了,張家港有花園浜字樣的小區,大概有這麽壹些:花園浜2村、花園浜2村、花園浜3村、花園浜4村、花園浜南村、花園浜北村。再外帶壹個花園浜路。

這花園浜,有著這麽大的區域,只要妳是張家港人,都無法忽略她的存在了。

現在的華昌路以西、東環路以東,從南到北,都是花園浜的地盤。當然,南面也就是南環路這裏;北面哩,也就是暨陽路這壹條線,不,應該是這壹條路北邊的那條河,作為分界。壹個四四方方的所在。

那條河也是有名字的。叫東橫河橋。很長,是北宋天禧四年(1020),河南鄢陵人崔立任江陰軍知軍時用半年時間開鑿出來的。據說北宋詩人、時任江陰僉判的楊蟠,在隨知軍崔立督察東橫河工程時,被萬千民工齊心挖河的宏大場面所感奮,寫下《軍守按視橫河即事》七律壹首:

處處門開犬不驚,田間把酒聽啼鶯。

風吹柳渡春將晏,雲近花樹雨復晴。

工就千旗歸尚早,令齊萬鍤下無聲。

新流滿溝何時放,便擬浮船去入城。

這麽壹說,妳也就明白,我想要說的,是張家港這地方,其實是有了歷史了,並不是像有些人們認為的,張家港這地方是個新興的小城,沒有什麽文化底蘊。

並不是這樣的,只是因為我們還沒有發現而已。

詩歌裏寫到了,小說裏也寫到了。還有什麽地方能比這樣的地方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