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關於的態度的詩句

關於的態度的詩句

1.關於學習態度的詩句

讀書勤乃成,不勤腹中空。(韓愈)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勤能補拙是良訓,壹份辛苦壹份才。(華羅庚)

應知學問難,在乎點滴勤。(陳/毅)

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韓愈)

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孔子)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孔子)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樂府《長歌行》)

壹寸光陰壹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嶽飛《滿江紅》)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勸學》)

盛年不再來,壹日難再晨。(陶潛)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是教育妳要懂得學習書本與實踐相結合。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努力學習,免得以後後悔。

2.關於人生態度的詩句有哪些

1.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唐 李白《行路難》

——盡管前路障礙重重,但仍將會有壹天會乘長風破萬裏浪,掛上雲帆,橫渡滄海,到達理想的彼岸.引申為相信總有壹天會實現理想施展抱負,雖然苦悶但不失去信心,給人以激勵。

2. 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 唐 杜甫 《望嶽》

——我壹定要登上泰山的頂峰,俯瞰那眾山,而眾山就會顯得極為渺小。

3.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宋 範仲淹 《嶽陽樓記》

——應當在天下人憂愁之前先憂愁,在天下人都享樂之後才享樂。

4.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 《過零丁洋》

——自古以來,人終不免壹死!但死得要有意義,倘若能為國盡忠,死後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5.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宋 蘇軾《浣溪沙·遊蘄水清泉寺》

——誰說人老了不能再變少年,門前流水還能向西流哩.不要在老年的時候,感嘆時光流逝,而自傷衰老。

6.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宋 李清照 《夏日絕句》

——活著就要當人中的俊傑,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

7.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唐 李賀 《南園》

——男子漢大丈夫為什麽不腰帶吳鉤, 去收取那被藩鎮割據的關塞河山五十州?

8.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南西北風。 清 鄭燮 《竹石》

——千磨萬擊身骨仍堅勁,任憑妳刮東西南北風。

9.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唐 王維 《終南別業》

——間或走到水的盡頭去尋求源流,間或坐看上升的雲霧千變萬化

10.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清 譚嗣同 《獄中題壁》

——我橫刀而出,仰天大笑,因為去者和留者肝膽相照、光明磊落,有如昆侖山壹樣的雄偉氣魄。

現代人關於人生態度的名言:

1.世界如壹面鏡子:皺眉視之,它也皺眉看妳;笑著對它,它也笑著看妳。(塞繆爾)

2.什麽是失敗?無非是邁向更好境界的第壹步。(溫迪爾·菲利普斯)

3.我們醒來的每壹天都是壹個新的開始,又壹個機遇。為什麽要把時間浪費在自憐、懶散、自私上呢?(卡西·拜特)

4.差不多任何壹種處境--無論是好是壞--都受到我們對待處境的態度的影響。(西尼加)

3.關於態度的詩句

1. 機裏藏機,變外生變,智巧何足恃哉.————洪應明《菜根譚》

2.坐議立談,無人可及;臨機應變,百無壹能.————諸葛亮《舌戰群儒》

3.處治世宜方,處亂世當圓,處叔季之世方圓並用.————洪應明《菜根譚》

4.立者,發奮自強,站得住也;達者,辦事圓融,行得通也.————曾國藩《曾國藩家書》

5.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至千裏,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性非異也,善假於物也.————荀子《勸學篇》

6.不因喜怒舉兵,勿以思怨用人.————《孫子兵法》

7.無求備於壹人.————《論語》

8.齒剛則折,舌柔則剛.柔必勝剛,弱必勝強.————子路《忍經》

9.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弱.————老子《道德經》

10.讓禮壹寸,得禮壹尺.————曹操《禮讓金》

11.處事讓壹步為高,退步即為進步的根本;待人寬壹分則福,利人實利己的根基.————洪應明《菜根譚》

12.不與人爭者,常得多利,退壹步者,常進百步.————呂本中《官箴》

13.處利讓利,處名讓名,淡然恬然,方不與世忤.————呂坤《呻吟語》

14.愚者喑於成事,智者見於未蔭.————司馬遷《史記,商君列傳》

15.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莊子《莊子.天地》

16.蓋眾川合流,務欲以成其大;土石並砌,務以實其堅.是故大愚若愚焉耳.————李哲《焚書.卷三》

17.大勇若怯,大智若愚.————蘇軾《賀歐陽少師致仕啟》

18.大賢虎變愚不測,當年頗似尋常人.————李白《相各歌辭.梁甫吟》

19.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貌若愚.————老子《道德經》

20.謀無常形,以詭詐為道,變化之妙,可謂萬千.————曹操

21.聖智之謀,非揣情隱匿,無可索之,也謀之大本也,而說之法也.————《鬼谷子》

22.多算勝,少算不勝.————《孫子兵法》

23.益者三友.友直,友涼,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孔子《論語》

24.誤交真小人,其害猶淺;誤交偽君子,其禍為烈矣.————紀曉嵐《訓大兒》

25.巧詐不如拙誠.————《韓非子》

26.投我以桃,報之以李.————《詩經》

27.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韓愈

28.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杜甫

29.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恨讀書遲.————顏真卿

30.小不忍則亂大謀.————孔子

31.君子之所以取遠者,則必有所持,所就者大,則必有所忍.————蘇軾

32.忍壹時之氣,免百日之憂,壹切緒煩惱,皆從不忍生.莫之大禍,起於斯須之不忍.————王安石

33.憤欲忍與不忍,便見有德無德.————荀子

34.人無信不立.言而無信,不知其可.————孔子《論語》

35.信,國之寶矣,民之所憑也.————馮夢龍《東周列國傳》

36.以德服人,天下欣戴;以力服人,天下怨望.————範仲淹《範正公文集》

37.德者才之主,才者德之奴.有才無德,如家無主而奴用事矣.————洪應明《菜根譚》

38.德者,事業之基.————洪應明《菜根譚》

39.正己而後可以正物,自治而後可以治人.————嶽飛

40.公則無不明,正則無不達.————王陽明

41.公生明,偏生暗.————荀子

42.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孔子

43.心,是身體的主宰.天子以天受命於心,心不正則天下混亂;諸侯以國受命於心,心不正則國滅;平凡人

身體受命於心,心不正則受殺害.————孔子

4.有關學習態度的詩句

壹、[元] 許有壬 《沁園春 壽可行弟,次其見壽韻》 :讀書第壹當勤

譯文:讀書第壹應該努力

二、[唐] 杜甫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譯文:先後讀熟萬卷書籍,寫起文章,下筆敏捷好像有神。

三、戰國 孔子《論語》: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譯文:只學習而不思考,就會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學習,就會勞神無所得。

四、戰國 孔子《論語》: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譯文:學了又時常溫習和練習,不是很令人高興的嗎?

五、唐 韓愈《勸學解》: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

譯文:學業由於勤奮而精通,但它卻荒廢在嬉笑玩耍中,行成於思考毀於隨。

5.形容心態的古詩詞

1、粗茶淡飯飽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

2、草舍茅屋有幾間,行也安然待也安然。

3、布衣得暖勝絲綿,長也可穿短也可穿。

4、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陶淵明的《飲酒·結廬在人境》

5、病來心靜壹無思,老去身閑百不為。——白居易《齋月靜居》

6、安禪未必需山水,滅卻心頭火自涼。

7、鳥穿浮雲雲不驚,沙沈流水水尚清。任他塵世多喧囂,靜我凡心立功名。

8、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陶淵明的《飲酒·結廬在人境》

9、汲井漱寒齒,清心拂塵服。閑持貝葉書,步出東齋讀。 ——柳宗元《晨詣班超師院讀禪經》

10、官曹稱心靜,居處隨跡幽。——白居易《贈吳丹》

11、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12、凡事大半天註定,何必三更費心腸。

13、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王維《山居秋暝》

14、真源了無取,妄跡世所逐。 ——柳宗元《晨詣班超師院讀禪經》

15、心靜即聲淡,其間無古今。——白居易《船夜援琴》

20、智者樂山山如畫, 仁者樂水水無涯。 從從容容壹杯酒, 平平淡淡壹杯茶。 ——陶淵明

21、知足天地寬,貪得宇宙隘。——曾國藩

22、事能知足心常愜,人到無求品自高。——紀昀《訓次兒》

23、富貴貧賤,總難稱意,知足即為稱意。——張英曾《聰訓齋語》

24、知足不貪,安貧樂道,力行趣善,不失其常,舉動適時,自得其所者,所適皆安,可以長久。

25、雨過天晴駕小船,魚在壹邊,酒在壹邊。

26、壹個犁牛半塊田,收也憑天,荒也憑天。

27、尋常衣食隨時度,分外資財莫妄求。

28、能自得時還自樂,到無心處便無憂。

29、每把戲言多取笑,常口樂意莫生嗔。

30、天清江月白,心靜海鷗知 ——李白《贈漢陽輔錄事其壹》

31、石室人心靜,冰潭月影殘。——賈島《寄白閣默公》

32、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壹物,何處惹塵埃。

6.形容“心態”的詩句有哪些

1.老驥伏櫪,誌在千裏。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龜雖壽》

2.***把十千沽壹鬥,相看七十欠三年。閑征雅令窮經史,醉聽清吟勝管弦。——白居易《與夢得沽酒閑飲且約後期》

3,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劉禹錫《酬樂天詠誌見示》

4.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閑學少年。——程顥《春日偶成》

5.醉裏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辛棄疾《清平樂·村居》

6.壯心未與年俱老,死去猶能作鬼雄。——陸遊《書憤·其壹》

7.老夫聊發少年狂。——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