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賞析古詩的六個步驟

賞析古詩的六個步驟

第壹步:理解題目——生疑。

拿到壹首詩歌,首先是對詩歌的題目進行理解。理解題目的目的,就是“生疑”,即“產生疑問”。也就是說,拿到題目,學生必須緊接著就要做自己的大腦裏面產生壹些疑問,這些疑問是幫助、帶領學生理解詩歌的關鍵所在。

第二步:了解作者——溯源。

“了解作者”是為了知人論世,也就是追蹤作者寫作的歷史背景和歷史原因,這對學生理解詩歌有很大幫助。思路如下:

1.作者是誰?

2.生活在什麽時期?

3.什麽情況下寫這篇文章的?

示範:《長恨歌》

作者:白居易。

唐代,唐代宗“中唐時期”,其間發生了“安史之亂”。

和好友陳鴻壹起路過馬嵬驛相約寫作(直接觸發原因)。

第三步:梳理課文——翻譯。

如果要問孩子的學習有沒有效果,踏實不踏實,從這第三步“梳理課文”就可以看出來啦!因為這壹個任務完成起來非常累,比較花費時間,絕不是吊兒郎當就可以完成的。凡是吊兒郎當,不認真,不踏實的孩子,都會在這壹步“停滯不前”。然而,如果這壹步“斷”了,後面的幾步就沒法繼續啦。

梳理課文包括兩個內容:

1.翻譯:學生在翻譯詩歌的時候,可以借助的資料有:課文下方的註釋,翻譯書,練習冊,《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等工具書。

2.理解:這裏的“理解”只要是指“梳理結構”和“主題歸納”,其主要目的就是“化繁為簡”,將詩歌內容簡化,歸納出幾個要點,讓人看了之後壹目了然。

第四部:賞析名句——背誦。

壹篇詩歌,最終留在讀者心中的,不過是幾句名句罷了。無論長短,只要我們讀過的詩歌,都能夠記得其中壹兩句典型的名句。根據這個規律,我們就可以將詩歌“化整為零”,方便記憶和理解。

1.找出名句。每壹首詩歌都至少有1個名句,壹定要把那個名句找到,先勾畫出來,在理解之後再摘抄到筆記本上。

2.分析名句。很多時候,詩歌的名句就是“詩眼”,是理解整首詩歌的關鍵或中心。所以,在某種程度上講,當妳讀懂了這某個名句,就基本上理解了整首詩歌。

3.背誦名句。背誦名句實際上是對理解名句的深化和鞏固,如果我們不能背誦,就不能真正領會詩句其中的奧秘;當我們真正驚嘆並領略了某句詩的奧妙,肯定也能脫口而出。

第五步:體悟感情——釋疑。

要真正理解壹首詩歌,就不僅僅要去梳理詩歌的內容,更要去梳理詩中的情感,因為情感和主題緊密相連。體悟詩歌的情況包括兩種:壹種是“詩中人物的情感”,壹種是“作者的情感”。

第六步:分析手法——運用。

分析手法主要有兩個目的:壹是“閱讀識別”,二是“寫作運用”。

“閱讀識別”:就是為了在我們閱讀詩歌、賞析詩歌的時候,能夠準確地指出這首詩或者這句詩運用了什麽手法,起到了什麽效果。尤其是在考場上,妳要能快速的識別出來。

“寫作運用”:就是把在課文中所學過的技巧、手法運用到自己的作文寫作當中,以此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