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誌同道合興趣相投的詩句

誌同道合興趣相投的詩句

1. 關於興趣相投的詩句

關於興趣相投的詩句 1.古代趣味相投的人

1、劉禹錫與白居易 劉禹錫,字夢得,早年與柳宗元交住密切,人稱“劉柳”,後來與白居易交誼深厚,並稱“劉白”。

白居易,與劉禹錫同歲。 寶歷二年,任和州刺史的劉禹錫返回洛陽,白居易也正好從蘇州回洛陽,兩人在揚州相逢,白居易即席賦詩壹首贈劉禹錫,對劉禹錫被不幸貶職表示了深深的同情和慰藉,劉禹錫也回贈了著名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其中“沈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兩句白居易聽後稱之為“神妙”之句。

白居易曾寫《春詞》,劉禹錫也曾原韻相和,並有“蜻蜓飛上玉搔頭”的名句。開成二年,白居易和劉禹錫都在洛陽任職,兩人心心相印惺惺相惜,白居易的詩《與夢得沽酒閑飲且約後期》,感慨二人以67歲高齡把酒論詩,展望重陽佳節兩人能再“壹醉壹陶然”。

白居易還有《贈夢得》詩說“為我盡壹杯,與君發三願:壹願世清平,二願身強健,三願臨老頭,數與君相見。”劉禹錫71歲逝世,白居易寫了《哭劉尚書夢得二首》,詩中說“四海齊名白與劉,百年交分兩綢繆。

同貧同病退閑日,壹死壹生臨老頭。” 白居易對劉禹錫的詩非常推崇,稱他為“詩豪”。

白居易寫過《憶江南》詞三首,劉禹錫也和了兩首,劉禹錫在《白太守行》詩中稱贊白居易政績斐然,離任時“蘇州十萬戶,盡作嬰兒啼”。2、李清照與趙明誠 李清照,中國文學史上傑出的女作家。

趙明誠,字德甫,李清照之夫。 說起古代文壇誌同道合的朋友很多,但如果說到誌同道合的夫婦,人們第壹個想到的便是李清照和趙明誠。

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是學者,母親也很有文學修養,自幼在良好藝術氛圍裏成長起來的李清照有著過人的文學造詣,趙明誠身為宰相之子但毫無紈絝習氣,精通考古等藝術門類,是名滿天下的金石學家,李清照十八歲時與二十壹歲的趙明誠成婚,是壹對誌趣相投的愛侶,他們日常生活中的賞心樂事在於學問方面的***同研究,趙明誠編著的《金石錄》,便是由兩人長期***同搜集整理古籍器皿精心考證而完成的,李清照在後記裏敘述了編書的情形,同時也描寫了他們夫婦的情趣高雅的生活,他們常會進行些促進彼此技藝的小競賽,比如,指著壹堆史書說出某壹件事出在某書某頁甚至某行,誰說錯了必須要煮茶獻奉,賭書比賽中勝的往往會開懷大笑反而把茶杯傾翻在了懷中,這別具風趣的閨中樂事,是歷代稱頌的佳話。李清照趙明誠攜手遊賞相從賦詩,在創作上也相互砥礪,毫無疑問地,這樣的生活氛圍對李清照在詞學上取得突出成就有非常大的幫助。

趙明誠亡故後,李清照留下了許多情真意切的詩詞,終生追念著和趙明誠壹起度過的二十九年美滿知心的生活。在那個封建社會包辦婚姻的時代裏,這樣意氣相投的知心愛侶的確是珍貴的。

3、納蘭性德與顧貞觀 納蘭性德,字容若,原名成德,滿洲最傑出的詩人,清代第壹詞人。 顧貞觀,字華峰,號梁汾,江蘇人。

康熙十五年,顧貞觀四十歲,容若二十二歲,容若為相國長子,顧貞觀壹介寒儒,但容若壹向扶困濟貧古道熱腸對境遇坎坷的落迫才士壹腔真誠平等結納,與顧貞觀更是誌趣相投相見恨晚,慷慨揮灑寫下傳誦不衰的《金縷曲·贈梁汾》,“德也狂生耳。偶然間、緇塵京國,烏衣門第。

……青眼高歌俱未老,向樽前、拭盡英雄淚。……然諾重,君須記。”

詞中率真地表露了對榮華利祿的冷眼蔑視、對黑暗現實的清醒認識的和對高尚情操的執著追求,同時披肝瀝膽地表達了對朋友生死不渝的真摯友情。他們相互傾慕彼此的才華和品格,文學見解和創作上也十分契合,二人的“性情說”是清初詞壇上的重要文學主張,他們二人作品風格也相似,壹樣真純清新,容若的《飲水詞》和顧貞觀的《彈指詞》被視為當時的詞壇雙璧,名揚海內外。

在腐朽的官場裏容若更是不顧自身安危保護著摯友,貞觀的好友詩人吳兆騫曾被清初冤案牽累流放塞外二十多年,容若得知此事後,毅然挺身而出用他的智慧和真誠歷盡艱難營救了吳兆騫回京,不僅維護了正義,也為摯友貞觀完成了極力想實現但無力實現的心願,壹時傳為美談。有生之年,容若以生命的高尚和心地的純潔印證了他與顧貞觀的知音深情,而顧貞觀也同樣傾註全部真誠珍惜這份友情,成為容若生平第壹知己,容若英年早逝,貞觀撰寫了那篇感人肺腑的祭文,筆端吐露的是無盡的哀思,還有對容若價值的最深刻理解。

4、李白與杜甫 李白,唐代大詩人,世稱詩仙。 杜甫,比李白小十壹歲,晚去世八年,唐代大詩人,世稱詩聖。

李杜詩篇萬口傳,李白與杜甫齊名,號稱李杜,代表了唐詩的最高成就,李白杜甫的交情也尤為深厚,二人中年時在洛陽相見,結為知交,此後長期分別幾乎沒有機會重逢,但兩人的友情卻歷久彌珍,杜甫懷念親友的詩中,以懷念李白的最為突出,從與李白分手直到晚年,寫下了不少追念或談到李白的詩,表現了他對李白的推崇和情誼,字裏行間充滿作為知己對李白最深的理解和認知,杜甫在詩中說“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還有諸如“昔年有狂客,爾號‘謫仙人’。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這樣字字千鈞的評價更是成為文學史上對李白詩風的定論。

唐肅宗年間李白被流放夜郎,杜甫對李白的生死存亡魂縈。

2.形容興趣愛好相同的詞語有哪些

誌同道合、意氣相投、惺惺相惜、同心同德、氣味相投

壹、誌同道合 [ zhì tóng dào hé ]

解釋:道:途徑。誌趣相同,意見壹致。

出自:西晉 陳壽《三國誌·魏誌·陳思王植傳》:“昔伊尹之為媵臣,至賤也,呂尚之處屠釣,至陋也,乃其見舉於湯武、周文,誠道合誌同,玄漠神通,豈復假近習之薦,因左右之介哉。”

譯文:從前伊尹作媵臣,最低的,姜子牙處在屠釣,最簡陋的,於是他被推薦給湯武、文王,真是誌同道和,黑色沙漠神通,難道還用得著親近的推薦,由於左右的介紹呢。

二、意氣相投 [ yì qì xiāng tóu ]

解釋:意氣:誌趣性格;投:合得來。指誌趣和性格相同的人,彼此投合。

出自:元·官大用《範張雞黍》:“咱意氣相投,妳知我心憂。”

譯文:我們兩個人誌趣和性格相同,妳知道我的擔憂。

三、惺惺相惜 [ xīng xīng xī xīng xīng ]

解釋:惺惺:指聰慧的人;惜:愛惜。比喻同類的人互相愛惜。

出自: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壹本第三折:“方信道,惺惺的自古惜惺惺。”

譯文:方信說,同類的人從以前就開始互相愛惜。

四、同心同德 [ tóng xīn tóng dé ]

解釋:同德:為同壹目的而努力。指思想統壹,信念壹致。

出自:周 先秦諸子《尚書·泰誓中》:“予有亂臣十人,同心同德。”

譯文:我有亂臣十人,思想統壹,信念壹致。

五、氣味相投 [ qì wèi xiāng tóu ]

解釋:氣味:比喻性格和誌趣;投:投合。指人思想作風相同,彼此很合得來。

出自:明·馮惟敏《天香引·送陳震南》:“氣味相投,風情迥別。”

譯文:人思想作風相同,彼此很合得來,但是生活做風卻不壹樣。

3.形容興趣濃的樣子的詞語

津津樂道 津津:興趣濃厚。形容很有興趣地說個不停

津津有味 津:口液,唾液;津津:興趣濃厚。形容興味濃厚

幫閑鉆懶 指說話做事迎合別人的心意和興趣。

臭味相投 臭味:氣味;相投:互相投合。彼此的思想作風、興趣等相同,很合得來(常指壞的)。

漸入佳境 原指甘蔗下端比上端甜,從上到下,越吃越甜。後比喻境況逐漸好轉或興趣逐漸濃厚。

興致勃勃 興致:興趣;勃勃:旺盛的樣子。形容興頭很足。

興趣盎然 形容興趣濃厚。

4.求壹個趣味相投的故事

高山流水

春秋時代,有個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藝高超,是當時著名的琴師。俞伯牙年輕的時候聰穎好學,曾拜高人為師,琴技達到很高水平,但他總覺得自己還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現對各種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師知道他的想法後,就帶他乘船到東海的蓬萊島上,讓他欣賞大自然的景色,傾聽大海的波濤聲。伯牙舉目眺望,只見波浪洶湧,浪花激濺;海鳥翻飛,鳴聲入耳;山林樹木,郁郁蔥蔥,如入仙境壹般。壹種奇妙的感覺油然而生,耳邊仿佛響起了大自然那和諧動聽的音樂。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彈奏,音隨意轉,把大自然的美妙融進了琴聲,伯牙體驗到壹種前所未有的境界。老師告訴他:“妳已經學會了。”

有壹日他坐船來到川江峽口處,突遇狂風暴雨。船夫速將船搖到壹山崖下拋錨歇息,暴雨停後,伯牙見這高山之間的川江有別樣的風韻,不禁犯了琴癮就在船上借此情景彈奏起來。突然琴弦斷了壹根,擡頭壹看,就見不遠處的山崖上有個樵夫立在那裏聆聽!伯牙問到:小哥怎麽會在此處 那人答道:“小人打柴被暴雨阻於此崖。忽聽琴聲壹片,不覺聽上了癮!伯牙高興的問道:“妳既然聽琴,可知老夫適才彈的是什麽曲子?”樵夫說到:大人所彈,乃是您見到山中川江在雨後的感慨,琴聲就像那高山壹樣啊!琴聲裏我還聽到了山間江水流動的聲音。

俞伯牙驚呆了!他推琴而起,拱手作禮道:“真是荒山藏美玉,今天遍訪知音,今得遇小哥,此生心願已了!便拉他面對青山作拜。伯牙又說到;我與妳知音壹回,就把剛才彈壹曲起名叫《高山流水》吧!約定來年春暖花開之際在此聚首,以敘衷腸。

轉眼到了約定日期,俞伯牙又來到長江口,卻不見鐘子期來與他會面。壹打聽才知道,子期已於年前病世!伯牙聽了頓時熱淚長流。來到子期的墳前捶打著墓碑道:“可憐我遍訪才華才遇到這壹個知音,這麽年輕竟先我而去。俞伯牙跪在琴前,熱淚盈眶泣灑在琴上。仰天叫道:子期呀,且聽伯牙再為妳彈壹曲吧……! 俞伯牙彈完此曲,淚流滿面地說:“從此知音絕矣!”說完,他拿起琴,對著鐘子期墓前的石頭用力壹摔,琴身粉碎,從此俞伯牙再也不彈琴,卻給後人留下壹曲《高山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