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莫道桑榆晚出自哪裏?

莫道桑榆晚出自哪裏?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出自唐代劉禹錫的《酬樂天詠老見示》

。意思是說,不要說日落時光照桑榆樹端已近傍晚,它的霞光余輝照樣可以映紅滿天。

這兩句詩,氣勢豪放,詩人面對衰老,不消極,不悲觀,表達了詩人對生死問題的清醒而樂觀的認識。

全詩是:

人誰不顧老,老去有誰憐。

身瘦帶頻減,發稀冠自偏。

廢書緣惜眼,多灸為隨年。

經事還諳事,閱人如閱川。

細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劉禹錫和白居易晚年都患眼疾、足疾,看書、行動多有不便,從這點上說,他們是同病相憐了,面對這樣的晚景,白居易產生了壹種消極、悲觀的情緒,並且寫了《詠老贈夢得》壹首給劉禹錫(字夢得):“與君俱老矣,自問老何如?眼澀夜先臥,頭慵朝未梳。有時扶杖出,盡日閉門居。懶照新磨鏡,休看小字書。情於故人重,跡***少年疏。唯是閑談興,相逢尚有餘。”

劉禹錫讀了白居易的詩,寫了《酬樂天詠老見示》回贈:“人誰不顧老,老去有誰憐?身瘦帶頻減,發稀帽自偏。廢書緣惜眼,多灸為隨年。經事還諳事,閱人如閱川。細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