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觀祈雨 李白 這首詩歌主要用了什麽手法

觀祈雨 李白 這首詩歌主要用了什麽手法

《觀祈雨》是唐代詩人李約的作品。李白沒有寫過這個題目的詩。

這首詩主要運用了對比的手法。

觀祈雨

桑條無葉土生煙,簫管迎龍水廟前。

朱門幾處看歌舞,猶恐春陰咽管弦。

賞析:

通過大旱之日兩種不同生活場面、不同思想感情的對比,深刻揭露了封建社會尖銳的階級矛盾。《水滸傳》中“赤日炎炎似火燒”那首著名的民歌與此詩在主題、手法上都十分接近,但二者也有所不同。民歌的語言明快潑辣,對比的方式較為直截了當;而此詩語言含蓄曲折,對比的手法比較委婉。

這是壹首憫農詩,寫觀看春日祈雨的感慨,前兩句寫農民春旱祈雨的場面,後兩句寫朱門看歌舞的情景。此詩通過對久旱無雨時兩種不同生活的描繪,揭露了當時的階級對立和貧富的懸殊。農民們由於天旱而憂慮壹年生計,豪門權貴卻笙歌竟日,反而怕天陰下雨樂器受潮。如此鮮明的對比,反映了作者對豪門荒淫生活的無比憤慨以及對農民苦難生活的深切同情。全詩語言含蓄,風格委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