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寫出金庸文章中妳最喜歡的句子。

寫出金庸文章中妳最喜歡的句子。

金庸情語賞析

金庸小說,不僅是壹流的武俠小說,也是壹流的愛情小說。

金庸寫愛情之深,之廣,之奇,均可與世間任何言情大師壹決軒輊。本人撮取金庸小說中若幹與情有關之語,謬加評論,期與廣大金迷同賞也。

壹、和尚想不通

“這位少年夫人千嬌百媚,如花如玉,卻嫁了胡壹刀這麽個又粗魯又醜陋的漢子,這本已奇了,居然還死心塌地的敬他愛他,那更是教人說什麽也想不通。”----《雪山飛狐》第四章

這是《雪山飛狐》中壹個名叫寶樹的惡僧轉述當年胡壹刀和苗人鳳比武之情時所發表的見解。

依照這位高僧之見,凡嬌媚美貌的少女,便不該嫁粗魯醜陋之漢,而應該嫁與細巧俊美之奶油小生才是。即便迫不得已嫁給粗魯醜陋之漢了,也不該敬他愛他,而應罵他恨他,壹哭二鬧三上吊或者給他戴頂小綠帽之類,否則便是豈有此理,“教人說什麽也想不通”。

然而客觀事實卻常常不以和尚的意誌為轉移。愛情的密碼在於“和而不同”,急脾氣可能就愛慢性子,鬼精靈可能就愛馬大哈,關鍵要看二人是否和諧。只要和諧,愛情的奏鳴曲便婉轉悅耳。不和諧,即便兩人仿佛壹個模子刻出來的,也終覺無趣。

即以相貌而言,寶樹和尚大概以為“粗魯醜陋”屬於不美,然而在胡壹刀夫人看來卻未必。在她的心中,丈夫豪邁英武,頂天立地。臉黑髯濃,更添威猛;不修邊幅,淳樸灑脫。更何況她所敬所愛的是胡壹刀英雄蓋世的高尚心靈。胡壹刀的武功是真正的“打遍天下無敵手”,他講信義,重然諾,敬佩英傑,同情貧苦,更憐妻愛子,剛中有柔。胡夫人實乃天下最幸福夫人之屬,所以後來才甘願自殺殉情,剛烈英爽,令苗人鳳終生敬仰。胡氏夫婦的愛情實在是和諧完美,珍貴難得。壹對英雄兒女相親相愛,何奇之有?

可惜世間如胡夫人這般見識的,不免太少。而寶樹和尚的知音,卻車載鬥量。

二、嫌隙與唯壹

“在這世上,我只有妳壹人,倘若妳我之間也生了什麽嫌隙,那做人還有什麽意味?”----《笑傲江湖》第三十五章

這是令狐沖對愛侶任盈盈所講的肺腑之言。

令狐沖終生都默默地愛著小師妹嶽靈珊。然而嶽靈珊卻只把他視作風趣而又體貼的大哥哥,更因辟邪劍譜的風波對他產生了猜疑。這給令狐沖帶來了深深的痛苦。他悲憤,他佯狂,他自毀,他自傷,而這些,只有壹個人最理解,那就是任盈盈。盈盈與令狐沖是相知之愛,患難之愛,生死之愛。盈盈給了令狐沖愛的幸福和生的力量,所以令狐沖說:“在這世上,我只有妳壹人。”這唯壹的壹個人曾經是嶽靈珊,但無情的“嫌隙”毀滅了心中的沙塔。所以,令狐沖無比珍視他與任盈盈的愛情,倘若最親愛的知音也不能理解自己,那生命還有什麽意義?

令狐沖講這句話的背景,是他想去救援小師妹嶽靈珊夫婦,但在任盈盈面前不好開口。而盈盈卻道:“妳心中另有顧慮,生怕令我不快,是不是?”二人不但心意互通,而且均能為對方著想,其愛之深可見。

世上口口聲聲說“妳是我的唯壹”之人實在不少。但這些人能否自問壹句:妳和妳的唯壹相知到什麽程度?妳們從來不曾產生過嫌隙嗎?

令人遺憾的是,許多人是“嫌隙”埋在心裏,把“唯壹”堆在臉上。也許絕對沒有嫌隙的唯壹是現實中不存在的吧,那我們做人難道就真的沒有意味了麽?

三、等候的奇跡

“情網既陷,柔絲愈纏愈緊,她在無量山高峰上苦候七天七夜,於那望穿秋水之際,已然情根深種,再也無法自拔了。”----《天龍八部》第七章

等候能夠產生奇跡。

等候的對象也許最終並未出現,但等候本身卻足以使等候的主體超越到壹個神奇的境界。

原文中的“她”是段譽的情人之壹木婉清。她母親因為恨透了男人,便令女兒終日戴上面罩,並發下毒誓:若有第壹個男人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不是殺他,便是嫁他。木婉清巧遇段譽這個不會武功卻壹腔俠氣的書呆子,在被仇敵追殺途中患難與***。

木婉清在重傷之際行將遭受侮辱時,毅然讓段譽看了自己的真面目,並苦苦等候段譽前來救援。二人情投意合,本是壹對佳偶,不料天降厄運,他們被告知,二人乃是同父異母的兄妹。木婉清“胸口就如被人打了壹拳相似”。她想忘掉段譽,“以後當他是哥哥,也就是了”,然而情之為物,豈是說忘便能忘的。在那度日如年的七日七夜當中,這個剛強而又深情的姑娘把全部的生命都遙寄在那第壹個用目光映照她面容的青年身上。造化的惡作劇,實在是毀了她的全部靈魂。

也許是造化終有情,也許是金庸終不忍。最後段譽得知,他與木婉清並無血緣關系。真誠的等候有時的確能夠感動上帝!

愛,有時就意味著,等候。

四、只有小寶不傷心

“他在妓院之中長大,見慣了眾妓女迎新送舊,也不以為壹個女子心有別戀是什麽了不起的大事,什麽從壹而終,堅貞不二,他也沒聽見過。”----《鹿鼎記》第二十八章

此話說的乃是韋小寶。

在金庸十五部武俠小說的主人公裏,似乎要數韋小寶最為吉星高照,那真是“我要什麽就是什麽,我歡喜誰就是誰。”他所歡喜的女人都被他壹壹弄到了手,壹舉娶了七個老婆,真是“艷福永享”。於是有的讀者欣羨無比,有的讀者則批評金庸“大男子主義”,宣揚壹夫多妻制。

其實這些女人對於韋小寶來說,只不過具有壹種數量意義,“愛情是我所不知道的”。韋小寶在中國市井文化最集中的妓院長大,畸形的早熟使他永遠喪失了愛的機能。他混進皇宮當小太監是假的,但在愛情的宮殿裏,他卻是個不幸的天閹。他的處世哲學是妓院哲學,他看女人也永遠是用“婊子”的標準。對於漂亮的女人,他想到的只是占有,花言巧語,坑蒙拐騙,無所不用其極。他從未想到過愛憐、尊重、相知等感情因素。他對這些女子的喜歡實質上是壹種中國小市民對私有財務的欣喜。所以,即便他喜歡的女人不愛他而愛別人,韋小寶卻並不傷心,而只是像蝕本的商人壹樣絞盡腦汁再騙回來。韋小寶是天下第壹不會傷心之人。

也許,是因為金庸所寫傷心之人,已經太多了。

傷心太多的文化,也會變成麻木的文化。

五、壹聚無生死

“我二人就這樣壹起死了,那也好得很。我二人在臨死之前,終於是聚在壹起了。”----《越女劍》

這是《越女劍》中範蠡的心理活動。

範蠡為了輔佐越王勾踐報仇復國,派自己的心上人西施去迷惑吳王夫差,又請劍術通神的牧羊女阿青為越國武士示範。越國終於滅了吳國,範蠡與西施重逢與館娃宮,千般思念,萬種柔情,猶恐相逢是夢中。然而恰在此際,壹直暗暗喜歡範蠡的阿青趕來,要殺掉西施。阿青的劍術萬甲難敵,何況阿青於越國有大功,不能加害。壹生智勇瀟灑的範蠡無計可施,決定坐以待斃,與心上人壹同赴死。

相愛的人能夠長相廝守,當然是人生快事。但人生無常,命運多桀,長別離,難廝守,也是司空見慣,不能同生,但求同死,是不懂得愛情真諦者所很難理解的。長久的分離,無盡的等候,使那重逢的壹刻多麽珍貴。兩個相愛的生命相聚了,這變是愛情的勝利。“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平平常常的廝守壹百年,未必就勝於這令人蕩氣回腸的短暫的劫後相逢。相聚壹刻也好,壹百年也好,都將相聚的事實長存於宇宙天地之間了,剩下的只是相聚的質量如何了。兩心相知,兩心相悅,兩心相依,只要壹念甫通,便是最好的相聚,“便勝卻人間無數”。此後是攜手泛舟五湖,還是並肩***入天堂,只有生存方式之別,並無愛情深淺之異了。

範蠡明澈於此中的道理,所以決定與心上人同死時,心頭“感到壹陣溫暖”,那是愛情的暖流。

阿青驚詫於西施之美,慚愧而去。範蠡西施沒有死,但他們從此隱退,“再也不回來了”。

他們去哪兒了?

六、惡人的愛情

“妳不懊悔,我也不懊悔。”----《射雕英雄傳》第十章

這是“黑風雙煞”夫婦中丈夫陳玄風對妻子梅超風說的壹句普普通通卻含義很豐富的話。

《射雕英雄傳》中不僅有郭靖與黃蓉那種“正格”的愛情,單說梅超風的壹生,也足以令人出神嘆息。

梅超風與陳玄風同在桃花島主黃藥師門下學武,二人因相愛而偷偷結了夫妻。由於黃藥師性情古怪而喜怒無常,二人害怕責罰而離島逃走,從此開始了苦難的愛的旅途。

他們盜了半部“九陰真經”,久練不成,再返桃花島,發現自己連師父壹成的本事也沒有學到。梅超風說:“妳懊悔了嗎?若是跟著師父,總有壹天能學到他的本事”。陳玄風便說了:“妳不懊悔,我也不懊悔。”“黑風雙煞”夫婦在江湖上濫殺了壹些無辜,做了些壞事。

但是在愛情這個問題上,他們的精神還是十分可敬的。為了保全愛情,他們寧可喪失學到最高武功的最好條件,頑強地自修自練。

雖然誤入歧途,但他們無怨無悔,還是練出了威鎮江湖的“九陰白骨爪”和“催心掌”。他們口頭上互稱“賊漢子”,“賊婆娘”,內心裏卻非常互相敬愛。陳玄風始終不讓梅超風看那部“九陰真經”,為的是怕她練壞身體。

陳玄風被殺之後,梅超風本欲自殺相隨,但為了復仇而頑強地生存下來,她把刺在丈夫胸口的經文剝下來硝制好,日夜貼身帶著,這樣就如同日夜與心愛的丈夫在壹起。她眼睛已瞎了,性情也越來越陰冷,世人都把她看作惡人、壞人。但她剛強地活著,驕傲地活著。因為她心中永遠記著那個春天的晚上,桃花正開得紅艷艷的,在桃樹底下,那個粗眉大眼的二師兄,忽然緊緊抱住了她......她從不懊悔。

惡人的愛情,也許比善人的愛情更加淒婉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