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悲秋的詩句有哪些?

悲秋的詩句有哪些?

(1)壹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蘇軾《贈劉景文》

釋義:這首是詩人寫贈給好友劉景文的。詩的前兩句寫景,抓住“荷盡”、“菊殘”描繪出秋末冬初的蕭瑟景象。“已無”與“猶有”形成強烈對比,突出菊花傲霜鬥寒的形象。後兩句議景,揭示贈詩的目的。說明冬景雖然蕭瑟冷落,但也有碩果累累、成熟豐收的壹面,而這壹點恰恰是其他季節無法相比的。詩人這樣寫,是用來比喻人到壯年,雖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為的黃金階段,勉勵朋友珍惜這大好時光,樂觀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誌消沈、妄自菲薄。?

(2)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登高》

釋義:無邊無際的樹木蕭蕭地飄下落葉,望不到頭的長江水滾滾奔騰而來。集中表現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詩人仰望茫無邊際、蕭蕭而下的木葉,俯視奔流不息、滾滾而來的江水,在寫景的同時,便深沈地抒發了自己的情懷。“無邊”“不盡”,使“蕭蕭”“滾滾”更加形象化,不僅使人聯想到落木窸窣之聲,長江洶湧之狀,也無形中傳達出韶光易逝,壯誌難酬的感愴。透過沈郁悲涼的對句,顯示出神入化之筆力,確有“建瓴走阪”、“百川東註”的磅礴氣勢。前人把它譽為“古今獨步”的“句中化境”,是有道理的。

(3)多少綠荷相倚恨,壹時回首背西風。——杜牧《齊安郡中偶題二首》

釋義:水面上,荷葉亭亭、相簇相擁,壹陣西風吹過,滿溪荷葉隨風翻轉,似含無限愁情。寫從溪橋上所見的荷葉受風之狀。這兩句詩,除以問語“多少”兩字領起,使詩句呈現與所寫內容相表裏的風神搖曳之美外,上句用“相倚”兩字托出了青蓋亭亭、簇擁在水面上的形態,而下句則在“回首”前用了“壹時”兩字,傳神入妙地攝取了陣風吹來、滿溪荷葉隨風翻轉這壹剎那間的動態。在古典詩詞中,可以摘舉不少寫風荷的句子,其中最為人所熟知的是周邦彥《蘇幕遮》詞“葉上初陽幹宿雨,水面清圓,壹壹風荷舉”幾句。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稱贊這幾句詞是“真能得荷之神理者”。而如果只取其壹點來比較,應當說,杜牧的這兩句詩把風荷的形態寫得更為飛動,不僅筆下傳神,而且字裏含情。

(4)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柳永《八聲甘州》

釋義:到處紅花雕零翠葉枯落,壹切美好的景物漸漸地衰殘。詞意由蒼莽悲壯,而轉入細致沈思,由仰觀而轉至俯察,又見處處皆是壹片雕落之景象。“紅衰翠減”,乃用玉溪詩人之語,倍覺風流蘊藉。“苒苒”,正與“漸”字相為呼應。壹“休”字寓有無窮的感慨愁恨,接下“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寫的是短暫與永恒、改變與不變之間的這種直令千古詞人思索的宇宙人生哲理。“無語”二字乃“無情”之意,此句蘊含百感交集的復雜心理。

(5)長風萬裏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李白《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

釋義:萬裏長風,送走行行秋雁。面對美景,正可酣飲高樓。而對著寥廓明凈的秋空,遙望萬裏長風吹送鴻雁的壯美景色,不由得激起酣飲高樓的豪情逸興。這兩句在讀者面前展現出壹幅壯闊明朗的萬裏秋空畫圖,也展示出詩人豪邁闊大的胸襟。從極端苦悶忽然轉到朗爽壯闊的境界,仿佛變化無端,不可思議。但這正是李白之所以為李白。正因為他素懷遠大的理想抱負,又長期為黑暗汙濁的環境所壓抑,所以時刻都向往著廣大的可以自由馳騁的空間。目接“長風萬裏送秋雁”之境,不覺精神為之壹爽,煩憂為之壹掃,感到壹種心、境契合的舒暢,“酣飲高樓”的豪情逸興也就油然而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