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請妳再摘抄壹首冮河的詩歌

請妳再摘抄壹首冮河的詩歌

長江 運河

長江

渾然天成

妳源自遙遠的青藏

雪水、泉水、雨水混合成滔滔洪流

洗刷不盡歷史的滄桑

將泥沙匯聚在三角洲上

運河

人工完成

妳源自吳國的邗溝

淚水、汗水、血水流淌出多少憂愁

從春秋到明清

將鹽米絲綢漕運到四面八方

長江運河

在瓜洲古渡分手

東去大海、南下杭州

妳們是中華民族的搖籃

溝通起東西南北的來往

運河長江

孕育出沃土壹方

稻谷飄香、魚兒歡暢

被譽為魚米之鄉

讓我們在這裏茁壯成長

說不完煙花三月下揚州

看不清孤帆遠影碧空盡

想不明若無水殿龍舟事

道不盡風流皇帝下江南

古老的文明

訴說著昔日的繁華

沿江的開發

早已經遍地開花

濃煙滾滾、汙水橫流

我們賴以生存的土地

再也經不起汙染

我們期盼

讓綠色染遍沿江

讓資源得以保護

讓文明回歸自然

***同構建和諧美好的家園

漢江臨泛

王維

楚塞三湘接, 荊門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 山色有無中。

郡邑浮前浦, 波瀾動遠空。

襄陽好風日, 留醉與山翁。

這首《漢江臨泛》可謂王維融畫法入詩的力作。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語工形肖,壹筆勾勒出漢江雄渾壯闊的景色,作為畫幅的背景。泛舟江上,縱目遠望,只見莽莽古楚之地和從湖南方面奔湧而來的“三湘”之水相連接,洶湧漢江入荊江而與長江九派匯聚合流。詩雖未點明漢江,但足已使人想象到漢江橫臥楚塞而接“三湘”、通“九派”的浩渺水勢。詩人將不可目擊之景,予以概寫總述,收漠漠平野於紙端,納浩浩江流於畫邊,為整個畫面渲染了氣氛。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以山光水色作為畫幅的遠景。漢江滔滔遠去,好象壹直湧流到天地之外去了,兩岸重重青山,迷迷蒙蒙,時隱時現,若有若無。前句寫出江水的流長邈遠,後句又以蒼茫山色烘托出江勢的浩瀚空闊。詩人著墨極淡,卻給人以偉麗新奇之感,其效果遠勝於重彩濃抹的油畫和色調濃麗的水彩。而其“勝”,就在於畫面的氣韻生動。難怪王世貞說:“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是詩家俊語,卻入畫三昧。”說得很中肯。首聯寫眾水交流,密不間發,此聯開闊空白,疏可走馬,畫面上疏密相間,錯綜有致。

接著,詩人的筆墨從“天地外”收攏,寫出眼前波瀾壯闊之景:“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這裏,詩人筆法飄逸流動。明明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動,卻說是前面的城郭在水面上浮動;明明是波濤洶湧,浪拍雲天,卻說成天空也為之搖蕩起來。詩人故意用這種動與靜的錯覺,進壹步渲染了磅礴水勢。“浮”、“動”兩個動詞下得極妙,使詩人筆下之景都動起來了。

“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山翁,即山簡,晉人。《晉書·山簡傳》說他曾任征南將軍,鎮守襄陽。當地習氏的園林,風景很好,山簡常到習家池上大醉而歸。詩人要與山簡***謀壹醉,流露出對襄陽風物的熱愛之情。此情也融合在前面的景色描繪之中,充滿了積極樂觀的情緒。

這首詩給我們展現了壹幅色彩素雅、格調清新、意境優美的水墨山水畫。畫面布局,遠近相映,疏密相間,加之以簡馭繁,以形寫意,輕筆淡墨,又融情於景,情緒樂觀,這就給人以美的享受。王維同時代的殷璠在《河嶽英靈集》中說:“維詩詞秀調雅,意新理愜,在泉為珠,著壁成繪。”此詩很能體現這壹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