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形容武漢大學的詩句簡短

形容武漢大學的詩句簡短

1. 關於武漢大學的詩句

關於武漢大學的詩句 1.求關於武大的詩歌

1、武大的美,是不可言說的傷 作者:不詳 站在浮華終究落盡的路口 ,夜色浸染著寂寥的牌坊 。

“學大漢武立國”字字依舊蒼勁, 可當年雄渾的聲音早已哽咽。武大的美,是不可言說的傷。

武大的美,是壹種看盡紛繁的沈靜 。正如綠草如茵邊,老人手裏的風箏安然的飛翔。

她像春風,褶皺了整個炫目的午後。用枝條在鑒湖寫下了難解的文章,文章裏有鋪滿櫻頂琉璃的皓皓月華,也有被八角天井疏落的淡淡日光。

武大的美,是這樣的壹種傷。只有走近深處,才能讀懂她的詩行。

或是結群飛鳥流連於珞珈秋色的層層彩障,或是相伴蝴蝶停泊在睡蓮盛開的亭廊,或是壹個人走在晚櫻兀自開放的情人坡裏,而妳卻不在我的身旁。武大最美的時刻,是壹種遐想,是銀杏滿地,梧桐被西風渲染的金黃,是大雪輕籠,老圖被銀白輕盈的端莊,是夜深無人時,昏黃路燈下櫻花飛落飄舞的哀婉惆悵;是惺忪的清晨,無意邂逅滿坡鳶尾後壹個人的仿徨;武大的美是無人理解的孤獨的傷。

不會在遊人如織的櫻花絢爛下綻放,只是當所有被微風醺醉的時候,她微笑地灑落,壹路的迷惘。隆冬淩波之外,雪鎖東湖,初春梅園之內,花浮暗香。

清晨憑欄,遙見數千水鳥伴日升起飛磨山。深夜席地,臥看牽牛織女隔河相望在奧場。

武大的美,彌漫在珞珈的每壹寸土壤。武大的美,是蘸滿歷史血液的筆。

畫出的壹個個已逝的步伐,通向前方。騎驢的是誰的身影,種樹的是誰的蔭涼。

抗爭的是誰的呼喊,改革的是誰的輝煌。先賢們被歲月風化的嘶啞的嗓音呼喊著,武大的美,是弘毅,是自強。

武大的美,是弘毅,是自強。留給我們的,卻只是淡淡的傷。

但願珞珈之山還有求是的不屈脊梁,東湖之水還有浪漫的柔情波光,想找人訴說,妳卻早已遠去。武大的美,是不可言說的傷。

2、武漢鴻漸,珞珈櫻豐。克協漢家之雄業,允符武大之懋功。

群元以化,邦本其隆。涵四海,會八風。

崇明在內,興教居中。方家鹹萃,庠序昭融。

昔者弘毅明誠,雜然曰異;今之自強求是,信爾斯同。稽古參今,驅於國泰;陶風敦教,圖厥自強。

思學舍之初,肇開亹亹;化東湖之水,並作湯湯。百年信善,多士允臧。

人文顯耀,意蘊含藏。崇傑俊,納圭璋。

勛勒石,業流芳。若鯤鵬之正舉,非裨竈之可量。

會茲嘉績,薦乃龍驤。繼往賢之懿範,開來學而重光。

於是臨花徑,蕩波漣。迎山黛,破渚煙。

水因山而甚翠,山因水而逾鮮。何如淵明,隱遁南山之願;向使伯虎,不辭花下之眠。

誠山水之神工,鐘靈毓秀;信乾坤之優渥,誕傑育賢。上善敦行,令之翼翼;德音勉力,終以乾乾。

東湖之鴻勛,當於滋養;武大之壯魄,自在中天。至若林海聞濤,珞珈覽翠。

空彌淡馥,秋桂之芳襲盈盈;霞散朱丹,春櫻之枝繁累累。殿宇琳玢,樓臺列次。

中外紛呈,古今鹹萃。信能氣吐身輕,心馳神醉。

鵬誌於高天,涵荊楚之厚地。構梁之木,十載可成;治國之才,百年乃樹。

風之策,在以膠庠;弘化之興,關乎國祚。耀先習文考音,孟石審美成趣。

由理及文,在盛在昌;因材施教,以陶以鑄。是則業乃精,行不惰。

萬眾齊心,千帆競舸。海到無邊岸即天,山登絕頂峰為我。

豈效燕雀安以榆枋,壹似潛龍騰於淵壑。內修繁類,齊諸賢之所長;外涉異邦,探學海之廣博。

自強弘毅,卿自遠來而樂耽;求是拓新,吾當上下而求索。乃曰武大精神,珞珈雄魄。

於是蘇門嘯,流水琴。尤砥礪,復行吟。

長風壯誌,海嶽開襟。達則建功而濟世,學應博古而通今。

德觀賢者,身守良箴。長懷武大,永鐫吾心。

擴展資料:

武漢大學簡稱“武大”,是中華人民***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武漢大學位列國家985工程、211工程、世界壹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入選2011計劃、111計劃、珠峰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

同時也是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首批學位授權自主審核高校,是醫學“雙壹流”建設聯盟成員。武漢大學溯源於1893年湖廣總督張之洞在武昌創辦的自強學堂,歷經傳承演變,1928年定名國立武漢大學,1949年更為現名。

1999年,世界權威期刊《Science》雜誌將武漢大學列為“中國最傑出的大學之壹”。2000年,武漢大學與武漢水利電力大學、武漢測繪科技大學、湖北醫科大學合並組建新的武漢大學。

百度百科-武漢大學。

2.贊美武大“秋天”的詩有哪些

1、《夜雨》唐代·白居易

我有所念人,隔在遠遠鄉。

我有所感事,結在深深腸。

鄉遠去不得,無日不瞻望。

腸深解不得,無夕不思量。

況此殘燈夜,獨宿在空堂。

秋天殊未曉,風雨正蒼蒼。

不學頭陀法,前心安可忘。

2、《瀑布》唐代·施肩吾

豁開青冥顛,瀉出萬丈泉。

如裁壹條素,白日懸秋天。

3、《菩薩蠻·蕭蕭幾葉風兼雨》清代·納蘭性德

蕭蕭幾葉風兼雨,離人偏識長更苦。欹枕數秋天,蟾蜍下早弦。

夜寒驚被薄,淚與燈花落。無處不傷心,輕塵在玉琴。

4、《客夜》唐代·杜甫

客睡何曾著,秋天不肯明。

卷簾殘月影,高枕遠江聲。

計拙無衣食,途窮仗友生。

老妻書數紙,應悉未歸情。

5、《秋閨思二首》唐代·張仲素

碧窗斜月藹深暉,愁聽寒螀淚濕衣。

夢裏分明見關塞,不知何路向金微。

秋天壹夜靜無雲,斷續鴻聲到曉聞。

欲寄征衣問消息,居延城外又移軍。

3.求最唯美的句子 最好像武漢大學三行情書那種

時光請和他們散步

請和我奔跑

我想早些挑起那些擔子

知母心

莫等烏頭白

當歸

聽見妳笑了

我在電話這頭沈默了

壹張火車票,壹次媽媽的笑

我哭著來到,妳滿面春風

妳笑著離開,我淚眼朦朧

何幸讓妳,陪我壹生,培我壹生,賠我壹生

豆蔻澀年華

溫得壹壺青梅薄酒

賭您壹盞紅梅清茶

無論身在何方

願君長樂無央

自由長樂無疆

我,想妳懂

我想,妳懂

我想妳,懂

千裏寄只言片語

和淚成

壹念動,萬象生

純手打,望采納

4.武漢大學四大詩人是誰

1:張之洞2、聞壹多《七子之歌》他曾任武漢大學文學院院長,我們不再叫他老詩人,而改口叫他老院長。

整個大學時代,老院長都叼著那支著名的煙鬥,坐在山坡上看我們這班後生們寫詩。這也是壹種文學傳統吧,武大是壹所為詩人樹立有塑像的學校。

偌大的武漢,也只有兩位詩人以塑像的形式站立著,另壹個是東湖公園裏的屈原石像。我“野心勃勃”地想:第三尊塑像會留給誰呢?我可要加把勁啊。

有如此想法的也許不只我壹人。那個時代的詩人都有類似的雄心壯誌,我周圍的同學,有不少都是在聞壹多銅像前宣誓成為詩人的,譬如陳勇、李少君(後來去了海南),譬如低年級的邱華棟。

我們都是浪淘石文學社的。類似的社團,僅武大就有十來個,各自招兵買馬,舉辦朗誦會,油印詩刊,忙得不亦樂乎。

我們常去的桂園咖啡館裏,有售已畢業的校友王家新的詩集,其時王家新在《詩刊》,我們便覺得北京的《詩刊》跟武大有緣,談論王家新像談論壹個發達了的親戚。這種親近感是可以理解的。

沒準現在,武大的新詩人也帶著同樣的神情談論我呢。 3、李少君,1967年11月生,湖南湘鄉人,1989年畢業於武漢大學新聞系,大學時代即發起“珞珈詩派”。

主要著作有《草根集》、《詩歌讀本:三十二首詩》、《藍吧》、《在自然的廟堂裏》、《那些消失了的人》等,主編《21世紀詩歌精選》,詩作入選大學教材等數十種選本,並被翻譯成英文、韓文、瑞典文、塞爾維亞文等,曾多次應邀參加美國、德國、印度、越南、菲律賓、塞爾維亞等國國際詩歌及文化活動。被譽為“自然詩人”。

曾任《天涯》雜誌主編,現為《詩刊》副主編,中國作協詩歌委員會委員。 《抒懷》 樹下,我們談起各自的理想妳說妳要為山立傳,為水寫史我呢,只想拍壹套雲的寫真集畫壹幅窗口的風景畫 (間以壹兩聲鳥鳴) 以及壹幀家中小女的素描 當然,她壹定要站在院子裏的木瓜樹下 《碧玉》 國家壹大,就有回旋的余地妳壹小,就可以握在手中慢慢地玩味什麽是溫軟如玉啊他在國家和妳之間遊刃有余壹會兒是家國事大壹會兒是兒女情長焦頭爛額時,妳是壹帖他貼在胸口的清涼劑安寧無事時,妳是他纏綿心頭的壹段柔腸《傍晚》傍晚,吃飯了我出去喊仍在林子裏散步的老父親夜色正壹點壹點地滲透黑暗如墨汁在宣紙上蔓延我每喊壹聲,夜色就被推開推遠壹點點喊聲壹停,夜色又聚集圍攏了過來我喊父親的聲音在林子裏久久回響又在風中如波紋般蕩漾開來父親的答應聲使夜色似乎明亮了壹下 《春天裏的閑意思》 雲給山頂戴了壹頂白帽子小徑與藤蔓相互纏繞,牽掛些花花草草溪水自山崖濺落,又急吼吼地奔淌入海春風啊,盡做壹些無賴的事情吹得野花香四處飄溢,又讓牛羊和自駕的男男女女們在山間迷失……這都只是壹些閑意思青山兀自不動,只管打坐入定 《南渡江》每天,我都會驅車去看壹眼南渡江有時,僅僅是為了知道晨曦中的南渡江與夕陽西下的南渡江有無變化或者,煙雨朦朧中的南渡江與月光下的南渡江有什麽不同看了又怎麽樣?看了,心情就會好壹點點4磁州道中 二首選壹水入橫陂半淺深,煙絲掛樹路旁陰。

壹鞭驟響青驄馬,萬點驚飛雪色禽。 註釋磁州:磁縣古稱,是磁州窯文化的發祥地,隸屬河北省邯鄲市。

橫陂:(héng bēi):長坡。宋·王安石《薔薇·之三》:“北山輸綠漲橫陂,直壍回塘灩灩時。”

青驄馬:青白雜色的馬。 白話釋義騎著青驄馬涉過溪流時,流過長坡的溪水時淺時深。

早晨路旁的林蔭樹上還掛著壹縷縷煙霧。隨著壹聲清脆的鞭響,突然驚飛起千萬只雪白的鳥兒。

賞析這是壹首張之洞少有的淺顯小詩。寫得非常優美,儼然壹副水墨畫。

悲憤 五首悼亡室灤州石氏選壹龍具淒淒慣忍寒,篋中敞布剩衣單。留教兒女知家訓,莫作遺簪故鏡看。

背景鹹豐四年(1854)冬,張之洞成婚。新娘是嘉慶癸酉(1813年)拔貢、貴州都勻知府石煦之女。

石夫人給張之洞留下壹子(權)、壹女(檀)。婚後,張之洞仍留父親軍中。

鹹豐五年(1855)秋,張之洞攜夫人辭別父親,赴京就試。從此開始了十多年的科場比拼,直到同治二年(1863)中壹甲第三,即“探花”,賜進士及第。

授翰林院編修。然而到了同冶四年(1865)五月,結發夫人石氏病卒於京師寓所。

張之洞回想十年來的患難恩愛,石氏陪伴自己度過了最艱苦的歲月。如今自己即將步入宦途,正待壹展抱負,封妻蔭子,石氏竟撒手而去,不禁潸然淚下: 陽鐵廠 宿寧羌州歲晏單車獨北征,風催槁葉下邊城。

壹家骨肉同萍梗,四海親朋半死生。抒柚山中猶急稅,旌旗江上未休兵。

憂來無寐披衣起,霜月橫天櫪馬鳴。 背景鹹豐五年(1855)秋,張之洞攜妻子辭別父親,取道川、陜赴京就試。

也許是經歷了更多的人生磨難,此次北行,張之洞未見褪減的功名之心,又平添了幾分家國憂思。他由黔入川,渡江迤邐北行,經潼川、劍閣、寧羌,入陜南。

乘坐小馬車孤獨地向北京進發,途徑羌州地界,邊城四處是秋風吹落的枯黃樹葉。在這萬木雕零的季節更加讓我懷念壹家骨肉各處漂泊,四海之內親朋好友已經半死生,令人唏噓。

山村家家戶戶織布機正在繁忙地運轉,趕著完成急催的賦。

5.贊美武大“秋天”的詩有哪些

1、《夜雨》唐代·白居易我有所念人,隔在遠遠鄉。

我有所感事,結在深深腸。鄉遠去不得,無日不瞻望。

腸深解不得,無夕不思量。況此殘燈夜,獨宿在空堂。

秋天殊未曉,風雨正蒼蒼。不學頭陀法,前心安可忘。

2、《瀑布》唐代·施肩吾豁開青冥顛,瀉出萬丈泉。如裁壹條素,白日懸秋天。

3、《菩薩蠻·蕭蕭幾葉風兼雨》清代·納蘭性德蕭蕭幾葉風兼雨,離人偏識長更苦。欹枕數秋天,蟾蜍下早弦。

夜寒驚被薄,淚與燈花落。無處不傷心,輕塵在玉琴。

4、《客夜》唐代·杜甫客睡何曾著,秋天不肯明。卷簾殘月影,高枕遠江聲。

計拙無衣食,途窮仗友生。老妻書數紙,應悉未歸情。

5、《秋閨思二首》唐代·張仲素碧窗斜月藹深暉,愁聽寒螀淚濕衣。夢裏分明見關塞,不知何路向金微。

秋天壹夜靜無雲,斷續鴻聲到曉聞。欲寄征衣問消息,居延城外又移軍。

6.武漢大學四大詩人是誰

1:張之洞2、聞壹多《七子之歌》他曾任武漢大學文學院院長,我們不再叫他老詩人,而改口叫他老院長。

整個大學時代,老院長都叼著那支著名的煙鬥,坐在山坡上看我們這班後生們寫詩。這也是壹種文學傳統吧,武大是壹所為詩人樹立有塑像的學校。

偌大的武漢,也只有兩位詩人以塑像的形式站立著,另壹個是東湖公園裏的屈原石像。我“野心勃勃”地想:第三尊塑像會留給誰呢?我可要加把勁啊。

有如此想法的也許不只我壹人。那個時代的詩人都有類似的雄心壯誌,我周圍的同學,有不少都是在聞壹多銅像前宣誓成為詩人的,譬如陳勇、李少君(後來去了海南),譬如低年級的邱華棟。

我們都是浪淘石文學社的。類似的社團,僅武大就有十來個,各自招兵買馬,舉辦朗誦會,油印詩刊,忙得不亦樂乎。

我們常去的桂園咖啡館裏,有售已畢業的校友王家新的詩集,其時王家新在《詩刊》,我們便覺得北京的《詩刊》跟武大有緣,談論王家新像談論壹個發達了的親戚。這種親近感是可以理解的。

沒準現在,武大的新詩人也帶著同樣的神情談論我呢。3、李少君,1967年11月生,湖南湘鄉人,1989年畢業於武漢大學新聞系,大學時代即發起“珞珈詩派”。

主要著作有《草根集》、《詩歌讀本:三十二首詩》、《藍吧》、《在自然的廟堂裏》、《那些消失了的人》等,主編《21世紀詩歌精選》,詩作入選大學教材等數十種選本,並被翻譯成英文、韓文、瑞典文、塞爾維亞文等,曾多次應邀參加美國、德國、印度、越南、菲律賓、塞爾維亞等國國際詩歌及文化活動。被譽為“自然詩人”。

曾任《天涯》雜誌主編,現為《詩刊》副主編,中國作協詩歌委員會委員。 《抒懷》 樹下,我們談起各自的理想妳說妳要為山立傳,為水寫史我呢,只想拍壹套雲的寫真集畫壹幅窗口的風景畫 (間以壹兩聲鳥鳴) 以及壹幀家中小女的素描 當然,她壹定要站在院子裏的木瓜樹下 《碧玉》 國家壹大,就有回旋的余地妳壹小,就可以握在手中慢慢地玩味什麽是溫軟如玉啊他在國家和妳之間遊刃有余壹會兒是家國事大壹會兒是兒女情長焦頭爛額時,妳是壹帖他貼在胸口的清涼劑安寧無事時,妳是他纏綿心頭的壹段柔腸《傍晚》傍晚,吃飯了我出去喊仍在林子裏散步的老父親夜色正壹點壹點地滲透黑暗如墨汁在宣紙上蔓延我每喊壹聲,夜色就被推開推遠壹點點喊聲壹停,夜色又聚集圍攏了過來我喊父親的聲音在林子裏久久回響又在風中如波紋般蕩漾開來父親的答應聲使夜色似乎明亮了壹下 《春天裏的閑意思》 雲給山頂戴了壹頂白帽子小徑與藤蔓相互纏繞,牽掛些花花草草溪水自山崖濺落,又急吼吼地奔淌入海春風啊,盡做壹些無賴的事情吹得野花香四處飄溢,又讓牛羊和自駕的男男女女們在山間迷失……這都只是壹些閑意思青山兀自不動,只管打坐入定 《南渡江》每天,我都會驅車去看壹眼南渡江有時,僅僅是為了知道晨曦中的南渡江與夕陽西下的南渡江有無變化或者,煙雨朦朧中的南渡江與月光下的南渡江有什麽不同看了又怎麽樣?看了,心情就會好壹點點4磁州道中 二首選壹水入橫陂半淺深,煙絲掛樹路旁陰。

壹鞭驟響青驄馬,萬點驚飛雪色禽。 註釋磁州:磁縣古稱,是磁州窯文化的發祥地,隸屬河北省邯鄲市。

橫陂:(héng bēi):長坡。宋·王安石《薔薇·之三》:“北山輸綠漲橫陂,直壍回塘灩灩時。”

青驄馬:青白雜色的馬。 白話釋義騎著青驄馬涉過溪流時,流過長坡的溪水時淺時深。

早晨路旁的林蔭樹上還掛著壹縷縷煙霧。隨著壹聲清脆的鞭響,突然驚飛起千萬只雪白的鳥兒。

賞析這是壹首張之洞少有的淺顯小詩。寫得非常優美,儼然壹副水墨畫。

悲憤 五首悼亡室灤州石氏選壹龍具淒淒慣忍寒,篋中敞布剩衣單。留教兒女知家訓,莫作遺簪故鏡看。

背景鹹豐四年(1854)冬,張之洞成婚。新娘是嘉慶癸酉(1813年)拔貢、貴州都勻知府石煦之女。

石夫人給張之洞留下壹子(權)、壹女(檀)。婚後,張之洞仍留父親軍中。

鹹豐五年(1855)秋,張之洞攜夫人辭別父親,赴京就試。從此開始了十多年的科場比拼,直到同治二年(1863)中壹甲第三,即“探花”,賜進士及第。

授翰林院編修。然而到了同冶四年(1865)五月,結發夫人石氏病卒於京師寓所。

張之洞回想十年來的患難恩愛,石氏陪伴自己度過了最艱苦的歲月。如今自己即將步入宦途,正待壹展抱負,封妻蔭子,石氏竟撒手而去,不禁潸然淚下: 陽鐵廠宿寧羌州歲晏單車獨北征,風催槁葉下邊城。

壹家骨肉同萍梗,四海親朋半死生。抒柚山中猶急稅,旌旗江上未休兵。

憂來無寐披衣起,霜月橫天櫪馬鳴。 背景鹹豐五年(1855)秋,張之洞攜妻子辭別父親,取道川、陜赴京就試。

也許是經歷了更多的人生磨難,此次北行,張之洞未見褪減的功名之心,又平添了幾分家國憂思。他由黔入川,渡江迤邐北行,經潼川、劍閣、寧羌,入陜南。

乘坐小馬車孤獨地向北京進發,途徑羌州地界,邊城四處是秋風吹落的枯黃樹葉。在這萬木雕零的季節更加讓我懷念壹家骨肉各處漂泊,四海之內親朋好友已經半死生,令人唏噓。

山村家家戶戶織布機正在繁忙地運轉,趕著完成急催的賦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