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竹子的古詩鄭燮如下:
《竹石》是清代畫家鄭燮創作的壹首七言絕句。全詩: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翻譯:緊緊依傍著青山絕不放松,竹根深深紮進巖石的縫隙之中。歷經無數磨難依然那麽堅韌,不管是東風西風還是南北風。
創作背景:這首詩是鄭燮晚年之作,在他的多幅《竹石圖》上都題有此詩,落款內容與時間各有不同,且文字也略有差異。“破巖”時為“亂巖”“亂崖”“破崖”,“萬擊”又作“萬折”,“堅勁”又為“堅凈”,“東西南北風”曾為“東南西北風”“顛狂四面風”。可見他對此詩非常喜愛,常應邀作畫題詩贈友,旨在表情達意、借物抒懷。
作品鑒賞:
這首詩為題詠竹石圖之作。鄭燮畫竹,不但神理俱足,畫出竹的各種自然風采,而且常通過題詩賦予竹以人的剛毅風骨和高尚節操,從而表達自己的抱負和誌向。此詩側重寫竹,兼及於石,借歌頌竹子耐風寒和立根於青山破巖之中,寄托自己生活和道德的理想。
這首詩的語言通俗曉暢,但它的意義卻深刻宏遠。詩人運用正面描寫和反襯的手法,正面描寫竹子的剛健挺拔,反襯出詩人的高風亮節。寫竹子“堅勁”,也就是寫人的堅韌勁拔。詩中以屹立的青山,堅硬的巖石為背景和基礎,說竹子“咬定青山”,“立根”於“破巖”,經得起“千磨萬擊”,受得住四面狂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