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論平地與山尖, 無限風光盡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出自唐朝詩人的《 蜂》, 這首詩以洗煉的語言,通過描寫蜜蜂采花釀蜜供人享受這壹自然現象,寄寓著作者憤世嫉俗的思想感情。
2、遊飏下晴空,尋芳到菊叢。帶聲來蕊上,連影在香中。出自唐朝耿諱的《寒蜂采菊蕊》,詩人選取了蜜蜂為采蜜從空中落下到開始采集的這壹個瞬間,寫得有聲有色,使讀者似乎看到了它那在香氣氤氳中時隱時現、緊張忙碌的身影。
3、紛紛穿飛萬花間,終生未得半日閑。世人都誇蜜味好,釜底添薪有誰憐。出自明代詩人王錦的 《詠蜂》,蜜蜂們不辭辛勞地采蜜、釀蜜,卻不知他們純粹是在做無用功。千辛萬苦采來的蜂蜜成了人類口腹之欲的犧牲品,真的是為他人作嫁衣裳.但我們卻還覺得理所當然,毫無憐憫同情之心。
4、采釀春忙小蜜蜂, 何消振翅蟄鄰童。應愁百卉花時盡, 最恨燒煙取蠟翁。出自明朝詩人王欣的《詠蜂》。
5、三百天來九州跑,南疆北國采花嬌。終日釀蜜身心勞,甜蜜人間世人效。當代詩人葛顯庭的《詠蜂》,贊美了 蜜蜂的勤勞。
擴展資料:
蜜蜂(Bee/Honey bee)在昆蟲分類學上屬於膜翅目、細腰亞目、針尾部、蜜蜂總科、蜜蜂科昆蟲的統稱,是膜翅目重要的類群。
蜜蜂完全以花為生,包括花粉及花蜜,有時釀造儲存成蜂蜜。毫無疑問的是,蜜蜂在采花粉時亦同時對它授粉,當蜜蜂在花間采花粉時,會掉落壹些花粉到花上。這些掉落的花粉關系重大,因它常造成植物的異花傳粉。蜜蜂身為傳粉者的實際價值比其制造蜂蜜和蜂蠟的價值更大。
蜜蜂的築巢本能復雜,築巢地點、時間和巢的結構多樣。築巢時間壹般在植物的盛花期。
參考資料:
1.“采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蜂》唐代 羅隱
2.“帶聲來蕊上,連影在香中。”--《寒蜂采菊蕊》唐代 耿湋
3.“尋香粉蝶應隨夢,采蜜黃蜂不趁衙。”--《題水墨蓼花草蟲》--明代 劉基
4.“蜂采群芳釀蜜房,釀成猶作百花香。”--《蠟梅三絕》明代 陳棣
5.“百花頭上選群芳,收拾香腴入洞房。”--《詠峰》宋代 姚勉
1.《蜂》
唐代:羅隱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譯文
無論是在平地,還是在那高山,哪裏鮮花迎風盛開,哪裏就有蜜蜂奔忙。
蜜蜂啊,妳采盡百花釀成了花蜜,到底為誰付出辛苦,又想讓誰品嘗香甜?
賞析
這首詠蜂詩運用象征的手法、設問的形式反映了勞動者不能享受其勞動成果的社會現象,與張碧《農夫》中的“運鋤耕劚侵星起”“到頭禾黍屬他人”以及梅堯臣《陶者》中“陶盡門前土,屋上無片瓦”可作同壹理解,都是嘆苦辛人生之歷練,社會世道之多艱,於人於己都是壹番深省之言。
羅隱此篇歌詠“蜂”之作,在藝術表達形式上獨具特色。以“蜜蜂”為張本,所詠之物形神兼備,更為難得是所詠之物興寄明顯、寄慨遙深,“不粘不脫,不即不離,乃為上乘”(《帶經堂詩話》),追求“神似”的工藝正如嚴羽《滄浪詩話·詩辨》雲:“詩之極至有壹,曰入神。至矣,盡矣。蔑以加矣。”體物工妙,詞近旨遠,夾敘夾議的手法配合默契,語言敘述中不尚辭藻,平淡而具思致,清雅輔以言深。
2.《寒蜂采菊蕊》
唐代:耿湋
遊飏下晴空,尋芳到菊叢。帶聲來蕊上,連影在香中。
去住沾餘霧,高低順過風。終慚異蝴蝶,不與夢魂通。
3.《題水墨蓼花草蟲》
明代:劉基
為愛江頭紅蓼花,秋來獨作草蟲家。
尋香粉蝶應隨夢,采蜜黃蜂不趁衙。
絡緯語殘涼露滴,蜻蜓立困晚風斜。
畫圖水墨驚初見,卻似扁舟過赤沙。
4.《蠟梅三絕》
宋代:陳棣
蜂采群芳釀蜜房,釀成猶作百花香。
化工卻取蜂房蠟,剪出寒梢色正黃。
5.《詠蜂》
宋代:姚勉
百花頭上選群芳,收拾香腴入洞房。
但得蜜成甘眾口,壹身雖苦又何妨。
3.形容蜜蜂采蜜勤勞的詩句蜂
解題 這首詩以洗煉的語言,通過描寫蜜蜂采花釀蜜供人享受這壹自然現象,寄寓著作者憤世嫉俗的思想感情。
不論平地與山尖,
無限風光盡被占[1]。
采得百花成蜜後,
為誰辛苦為誰甜[2]?
註釋
[1] 占:占有,占據。這兩句說,蜜蜂占盡春光,到處辛勤采蜜。
[2] 為(wèi未):替,給。
簡析 無論是平地還是山尖,凡是鮮花盛開的地方,都被蜜蜂占領。它們采盡百花釀成蜜後,到頭來又是在為誰忙碌?為誰釀造醇香的蜂蜜呢?
這首詩贊美了蜜蜂辛勤勞動的高尚品格,也暗喻了作者對不勞而獲的人的痛恨和不滿。這首詩有幾個藝術表現方面的特點:欲奪故予,反跌有力;敘述反詰,唱嘆有情;寓意遙深,可以兩解。
這可算是壹篇寓言詩。詩中的蜜蜂就是封建社會中千千萬萬的普通農民。他們祖祖輩輩辛辛苦苦地勞動,可是勞動成果到頭來卻都被統潔者掠奪去了。“采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結句用反問式,說明辛勤釀蜜的蜜蜂,成年累月地勞動卻勞而不獲,這就暗示剝削者的不勞而獲,使詩的寓意深刻、有力。
4.形容”蜜蜂采蜜勤勞“的詩句有哪些形容”蜜蜂采蜜勤勞“的詩句: 《詠蜂》 唐五代·羅隱不論平地與山川,無限風光盡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2.《見蜂采檜花偶作》 宋·陸遊來禽海棠相續開,輕狂蛺蝶去還來。山蜂卻是有風味,偏采檜花供蜜材。
3.《詠蜂》 宋·姚勉 百花頭上選群芳,收拾香腴入洞房。但得蜜成甘眾口,壹身雖苦又何妨。
4.《詠蜂》 明·王錦紛紛穿飛萬花間,終生未得半日閑。世人都誇蜜味好,釜底添薪有誰憐。
5.《蜂兒詩》 宋·楊萬裏蜂兒不食人間倉,玉露為酒花為糧。作蜜不忙采蜜忙,蜜成又帶百花香。
蜜蜂(Bee/Honey bee)在昆蟲分類學上屬於膜翅目、細腰亞目、針尾部、蜜蜂總科、蜜蜂科昆蟲的統稱,是膜翅目重要的類群。根據化石資料,蜜蜂在第三紀晚始新世地層中己大量發現,蜜蜂科的許多種類具有巨大的經濟價值,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
在中國古代就有對蜜蜂及其用途的記載。不少種類的產物或行為與醫學(如蜂蜜、王漿、蜂毒)、農業(如作物傳粉)、工業(如蜂蠟、蜂膠)有密切關系,它們被稱為資源昆蟲。
參考資料:
壹、醉中天
元代:王和卿
彈破莊周夢,兩翅駕東風,三百座名園、壹采壹個空
誰道風流種,唬殺尋芳的蜜蜂。
輕輕飛動,把賣花人搧過橋東。
譯文:
掙破了那莊周的夢境,來到現實中,碩大的雙翅駕著浩蕩的東風。把三百座名園裏的花蜜全采了壹個空,誰知道它是天生的風流種,嚇跑了采蜜的蜜蜂。翅膀輕輕搧動,把賣花的人都搧過橋東去了。
二、偶成
宋代:饒節
松下柴門閉綠苔,只有蝴蝶雙飛來。
蜜蜂兩股大如繭,應是前山花已開。
譯文:
松下柴門緊閉長滿壹院子青苔,
只有那蝴蝶成雙成對地飛來飛去。
蜜蜂兩腿上的花粉團大的如蠶繭,
大概是前面山上春花又盛開
三、蜂
唐代:羅隱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譯文:
無論是在平地,還是在那高山,哪裏鮮花迎風盛開,哪裏就有蜜蜂奔忙。
蜜蜂啊,妳采盡百花釀成了花蜜,到底為誰付出辛苦,又想讓誰品嘗香甜?
四、雨晴
唐代:王駕
雨前初見花間蕊,雨後兼無葉裏花。
蛺蝶飛來過墻去,卻疑春色在鄰家。
譯文:
雨前初次見到新開花朵的花蕊,雨後連葉子底下也不見壹朵花。
蜜蜂和蝴蝶紛紛地飛過了墻去,讓人懷疑迷人的春色盡在鄰家。
五、芳心苦·楊柳回塘
宋代:賀鑄
楊柳回塘,鴛鴦別浦。綠萍漲斷蓮舟路。斷無蜂蝶慕幽香,紅衣脫盡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雲帶雨。依依似與騷人語。當年不肯嫁春風,無端卻被秋風誤。
譯文:
楊柳圍繞著曲折的池塘,偏僻的水渠旁,又厚又密的浮萍,擋住了采蓮的姑娘。沒有蜜蜂和蝴蝶,來傾慕我幽幽的芳香。荷花漸漸地衰老,結壹顆芳心苦澀。
潮水帶著夕陽,湧進荷塘,行雲夾著雨點,無情地打在荷花上。隨風搖曳的她呀,像是向騷人訴說哀腸:當年不肯在春天開放,如今卻在無端地在秋風中受盡淒涼。
6.關於蜂的詩句王駕 春晴
雨前初見花間蕊,雨後全無葉底花。 不芳心苦
賀鑄 [唐]
楊柳回塘,鴛鴦別浦,綠萍漲斷蓮舟路。斷無蜂蝶慕幽香,紅衣脫盡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雲帶雨,依依似與騷人語:當年不肯嫁春風,無端卻被秋風誤!
蜂兒妙,巧制糖,日間采蜜夜煽涼。足掃千嬌蕊,舌探百媚芳。勤蠕轉,慢封倉,雙腿毛籃集粉香。老幼銜食培後嗣,中青煉蠟築巢房。伸針不穴療重癥,關節風濕註王漿。此詩曾發表在《新芽》82年第壹期上
蜂
羅隱 唐代
不論平地與山尖,
無限風光盡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後,
為誰辛苦為誰甜?
清平樂·詠蜂
樊運寬(當代)
田間山坳,最是君行早。葉底枝頭頻裊繞,喚醒百花齊笑。
輕哼勞動歌謠,身懷絕技高招。為釀香甜奉獻,精心苦作連朝。
詠蜂
●明●吳承恩
穿花度柳飛如箭,粘絮尋香似落星。
小小微軀能負重,器器薄翅會乘風
葛顯庭(當代)
《詠蜂》:
三百天來九州跑,南疆北國采花嬌;
終日釀蜜身心勞,甜蜜人間世人效
詠蜂 (王錦)
紛紛穿飛萬花間,終生未得半日閑。
世人都誇蜜味好,釜底添薪有誰憐。
==================================
論平地與山尖, 無限風光盡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後, 為誰辛苦為誰甜。
小苑華池爛熳通,後門前檻思無窮。
宓妃腰細才勝露,趙後身輕欲倚風。
紅壁寂寥崖蜜盡,碧簾迢遞霧巢空。
青陵粉蝶休離恨,長定相逢二月中
蜂蝶紛紛過墻去,卻疑春色在鄰家。
杜甫 絕句
藹藹花蕊亂,飛飛蜂蝶多。
幽棲身懶動,客至欲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