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關於雨的古詩和賞析

關於雨的古詩和賞析

1,《春夜喜雨》

唐代: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賞析:

這是描繪春夜雨景,表現喜悅心情的名作。壹開頭就用壹個“好”字贊美“雨”。在生活裏,“好”常常被用來贊美那些做好事的人。如今用“好”贊美雨,已經會喚起關於做好事的人的聯想。接下去,就把雨擬人化,說它“知時節”,懂得滿足客觀需要。其中“知”字用得傳神,簡直把雨給寫活了。春天是萬物萌芽生長的季節,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來了。它的確很“好”。

2、《夜雨寄北》

唐代: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賞析:

這首詩所寄何許人,有友人和妻子兩說。前者認為李商隱居留巴蜀期間,正是在他三十九歲至四十三歲做東川節度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1333365633936使柳仲郢幕僚時,而在此之前,其妻王氏已亡。持者認為在此之前李商隱已有過巴蜀之遊。也有人認為它是寄給“眷屬或友人”的。從詩中所表現出熱烈的思念和纏綿的情感來看,似乎寄給妻子更為貼切。

3、《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其二》

宋代:蘇軾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賞析:

從詩題可知,詩人在西湖飲酒遊賞,開始時陽光明麗,後來下起了雨。兩種不同的景致,讓他都很欣賞。他說:天晴之時,西湖碧水蕩漾,波光粼粼,風景正好;下雨時,西湖周圍的青山,迷蒙蒼茫,若有若無,又顯出另壹番奇妙景致。“瀲灩”,波光閃動。“空蒙”,煙雨迷茫。這兩個詞都是疊韻詞,增強了詩歌語言的音樂性。

4、《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

五代:李煜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裏不知身是客,壹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賞析:

這首詞,情真意切、哀婉動人,深刻地表現了詞人的亡國之痛和囚徒之悲,生動地刻畫了壹個亡國之君的藝術形象。正如李煜後期詞反映了他亡國以後囚居生涯中的危苦心情,確實是“眼界始大,感慨遂深”。且能以白描手法訴說內心的極度痛苦,具有撼動讀者心靈的驚人藝術魅力。此詞就是壹個顯著的例子。

5、《虞美人·聽雨》

宋代:蔣捷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壹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賞析:

歷代詩人的筆下,綿綿不斷的細雨總是和“愁思”難解難分的,如:“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壹個愁字了得?”“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但是在蔣捷詞裏,同是“聽雨”,卻因時間不同、地域不同、環境不同而有著迥然不同的感受。詞人從“聽雨”這壹獨特視角出發,通過時空的跳躍,依次推出了三幅“聽雨”的畫面,而將壹生的悲歡歌哭滲透、融匯其中。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唐代,韓愈

天街小百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壹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譯文:

京城大道上空絲雨紛紛,它像酥油般細密而滋潤,遠望草色依稀連成壹片,近看時卻顯得度稀疏零星。

這是壹年中最美的季節,遠勝過綠柳滿城的春末。

賞析:

第壹句用“問潤如酥”來描寫小雨,生動形象的表達出初春答雨點的潤滑,點名了春雨溫柔的特點。而後描寫遠處的青青小草,遠看連成壹片,然而近看卻是稀疏的,形容了初春下雨時還帶有水霧,景色專在朦朧中十分美妙。最後兩句贊美了春天的景色,短短四句詩將初春的景色生動形象的描寫出來,仿佛讓人置身於初春的美妙景色中,表達了詩人對屬春天的喜愛之情,同時暗喻了詩人當時的心情很明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