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去尋找光明,這句話是什麽意思?或者說有什麽出處…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去尋找光明,這句話是什麽意思?或者說有什麽出處…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去尋找光明這句話出自顧城創作的詩歌《壹代人》。

作品原文:

壹代人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這首詩是新時期朦朧詩的代表作之壹,流傳較廣。它抒發了壹代人的心聲,也寄托了壹代人的理想與誌向——歷經“黑夜”後對“光明”的頑強的渴望與執著的追求。

擴展資料:

顧城(1956—1993),男,原籍上海,1956年9月24日生於北京壹個詩人之家,中國朦朧詩派的重要代表,被稱為當代的“唯靈浪漫主義”詩人。顧城在新詩、舊體詩和寓言故事詩上都有很高的造詣,其《壹代人》中的壹句“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成為中國新詩的經典名句。

《壹代人》全詩只有兩句,且詩中出現的意象都是日常生活中極為常見的現象:黑夜、眼睛、光明。正因如此,使得這首詩歌具有了深思的魅力。兩句新奇的組合,看似相悖的轉折,蘊含著奇妙的合理性。

這種相悖的邏輯正是這短短兩句詩的精華所在。這種相悖是在兩個層面上的。

第壹個層面是詩歌整體的意象呈現方式與人們日常經驗中它們的呈現方式相悖。這主要集中在眼睛的意象上。在茫茫的黑暗裏,眼睛是唯壹的明燈。

在人們的經驗中,眼睛始終是透明的象征。然而,詩中的眼睛卻是“黑色的眼睛”。這是詩人心中的感受,也是詩人的深刻反思。這感受是撕心裂肺的創痛,是壹種日積月累的沈澱。這反思是沈重的,後面潛藏著巨大的恐懼。而這些又都指向了“黑夜”——那個時代的背景。

第二個層次的相悖是詩歌內在的相悖。這主要集中在“光明”這壹意象上。那樣的時代,那樣的環境,那樣深沈的黑夜,詩人要尋找光明。詩人正要用那黑色的眼睛尋找光明。這是詩人奏響的反叛黑夜的壹聲號角。這個層次也是這首詩歌的主旨所在:詩人不僅要反思黑夜般的過去和傾訴心中的苦痛,更要尋覓。

所以詩人為這只有兩句話的詩起了壹個宏大而耐人尋味的標題:壹代人。但詩的內容似乎又指向了兩代人:既是對上壹輩的總結和反思,又是對下壹代的呼喚和定位。

這首詩在藝術手法上也充分地體現了顧城詩歌的藝術特色,在意象的營構上匠心獨具。詩人采用了與生活中生命感受密切相關的意象,用出人意料的組合表達了他對世界、生活、生命的新鮮體驗。他還盡量使用明確、簡單的詞匯和句子來表達心中的感受,避免詩歌的語言受到晦澀難懂等流弊的汙染。

這首詩在審美原則上是全新的。它避開了情感的直抒,棄置了景象的實敘,它沒有著意建構完整的意境,只是用意象、用隱喻,在濃重的黑色背景上凸現了壹雙不同尋常的“黑色的眼睛”,在眼睛的前方,似乎可以看到從烏雲的縫隙中射出壹束白光。

短短的兩句詩,概括出了壹代人的心理歷程,表達出對黑暗政治的否定、對光明的向往與追求。這首詩有力地證明了詩是精粹的藝術。它的思想內容的高度凝煉和藝術表現上的高度提純,使它具有小說、散文等文體所不能有的力度和容量。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壹代人

百度百科-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