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的修辭手法有哪些如下:
1、疊音詞的運用,疊音指的是具有相同音節的詞語重疊,通常情況下我們又稱為疊字。《詩經》給後人留下的最深刻印象在於擁有生動形象的語言,而疊音詞的大量使用是優美語言的最形象直觀的表現形式。
2、比喻修辭手法的運用,在《詩經》中盡管有多種多樣的修辭手法,但是比喻修辭是運用最多也是最經典的修辭手法之壹。《詩經》中最常用的喻體就是自然萬物,古代人們根據他們對大自然最直接的接觸以及深刻獨到的認識創造了許多新鮮特別的比喻。
3、興修辭手法的運用,興的修辭手法壹般放在發端部分,因此也稱作起興。興的修辭手法也是《詩經》中最具藝術特色的表現形式之壹,同時也是在《詩經》中被普遍運用的修辭手法之壹。《詩經》中屬於興詩的大約有幾百首,是所有詩歌總數的1/3。起興手法主要用於喚起讀者與作者之間***同的情感,還起到很好的承上啟下的作用。
4、《詩經》中風詩的作者大多數是民間的詩人,所描繪的內容大多數都是“小夫賤隸”、“婦人女子之言”、“俚巷歌謠”,擁有濃厚的社會色彩。通過興句的運用將這壹色彩氛圍賦予了傳神之筆,加強了詩歌的思想意義。
5、《詩經》中最耳熟能詳的興詩就是《秦風·蒹葭》中的“蒹葭蒼蒼,白露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唏”,“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整首詩歌中的每壹章開頭都有興起句。
6、第壹章的興起句“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描繪的是在壹個深秋的早晨,河邊蘆葦上的露水由於寒冷的天氣已經逐漸凝結成霜,此情此景之下,引發了下文的對伊人思念的壹系列情感描述。而“蒹葭萋萋,白露未唏”表明了詩人追求伊人的時刻從早晨到了日出,由於陽光初照在蘆葦上面,因此凝結的霜露慢慢的被沾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