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魏晉南北朝詩歌有哪些?魏晉南北朝詩歌介紹

魏晉南北朝詩歌有哪些?魏晉南北朝詩歌介紹

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政權更叠最頻繁的時期。由於長期的封建割據和連綿不斷的戰爭,使這壹時期中國文化的發展受到特別嚴重的影響。文學日益擺脫經學的影響,而獲得獨立的發展,開始進入文學的自覺時代。詩歌、散文、辭賦、駢文、小說等文學樣式,都取得了顯著的成就。但是,詩歌的地位仍然是最重要的。那麽,魏晉南北朝詩歌有哪些?現在我將壹壹為大家來介紹魏晉南北朝詩歌。 魏晉南北朝詩歌有哪些? 這壹時期以曹操,曹丕、曹植父子為核心,加上孔融、王粲、劉楨、陳琳等所謂“建安七子”組成的鄴下文人集團,創造了“建安文學”的輝煌。這壹時期的詩歌又分為五大塊系。 壹,建安詩歌,所謂的建安詩歌是指“三曹”、“七子”、“蔡琰”。 二,正始詩歌。所謂的正始詩歌是指以阮籍和嵇康為代表的詩歌著作; 三,西晉太康詩歌、所謂的西晉太康詩歌是指以“三張、二陸、兩潘、壹左”為代表的詩歌; 四,東晉詩歌。東晉詩歌是以陶淵明為代表和玄言詩為主的詩歌著作; 五,南北朝詩歌。以謝靈運、鮑照為代表以及“永明體”、宮體詩為主的著作; 建安詩歌介紹 建安,是漢獻帝劉協的年號(196~220)。建安文學,實際上是指曹氏三祖(曹操、丕、睿)時代的文學創作,大致包括漢獻帝和魏文帝、明帝時期的文學。建安文學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成就在詩歌。 重要詩人是曹氏父子,以及以他們為中心的“七子”,還有女詩人蔡琰。他們都經歷了長期的戰亂,目睹了割據者的燒殺搶掠,飽受亂離之苦,對世事與人生有深層的思索。他們的創作反映了時代特征與他們自身的風貌。而建安詩歌具有以下壹些基本傾向: 1、表現了建功立業、揚名後世的精神和要求統壹的願望。 2、抒寫了人生苦短的哀嘆,帶有濃郁的悲劇色彩。 3、反映了社會動亂的景象和人民流離失所的痛苦。 4、詩人創作個性得以高昂,文學開始走向自覺。 5、繼承並發揚了漢樂府民歌“感於哀樂,緣事而發”的現實主義精神,又有所創新。 6、把樂府舊題的四言、雜言敘事詩,改變為舊調新內容或另創新題的五言抒情詩; 7、語言由質樸剛健趨向華美; 總體而言,建安詩歌呈現了壹種慷慨悲涼、清新剛健的風格。被後人稱為“建安風骨”。 相關推薦: 漢高祖劉邦的另壹面:非文盲而且善於作詩歌 朱熹是哪個朝代的詩人?朱熹有哪些作品 正始詩歌介紹 正始,是魏齊王曹芳的年號(240~249)。文學史上的“正始”,應當包括從太和到司馬炎建立晉朝近四十年時間。正始詩人有所謂“竹林七賢”,即嵇康、阮籍、山濤、向秀、阮鹹、王戎、劉伶。而以阮籍、嵇康為代表。 阮籍,以憂生念亂之情寫下《詠懷詩》82首,第壹首、三十壹首、三十三首正始 文人苦悶心靈的象征。大量運用比興手法,寄托其人生實感,思隱而辭麗,呈現出瑰然特異的風貌。唐代陳子昂的《感遇》及李白的《古風》都是師承阮籍《詠懷詩》而作的人生實感的輯錄,不過色調較阮作樸素明朗。 嵇康――悲劇人生的代表。代表作《憂憤詩》和《贈秀才入軍》18首; 西晉太康詩歌介紹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國詩歌發展史上重要的轉型期,太康詩歌作為這壹轉變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其在詩歌發展史上的地位不容忽視。這壹時期的詩歌,逐漸由此前以儒家教化為主旨轉變為以抒發個人情性為主。就詩歌形式而言,五言詩是其創作主流,而秦漢以來處於衰式的四言詩再次得到文人青睞,七言詩亦在此時潛滋暗長。 這壹時期詩學理論空前繁榮,陸機等人提出的詩歌創作理論,既是對當時詩歌創作實踐的指導,也是對詩歌創作實踐的升華和總結。 這壹時期,社會上所表現出來的尚奢風氣、玄言清談以及唯美風尚等,造就了此時詩歌唯美化的獨特藝術特征,這從詩歌的辭藻、句式、聲韻以及構思方法等方面淋漓盡致地體現出來。用典亦是太康詩歌唯美追求的壹大特點,此時文人在詩歌中對典故的運用已經達到相對嫻熟的地步,並為此後詩歌創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鑒。這壹時期,詩歌模擬現象突出,然這並非所謂 *** 詩風的發展,實是文人在“師其意不師其辭”模擬觀的影響下,對詩歌創作所進行的積極探索。此外,在詩歌內容方面,這壹時期的贈答詩占據了較多的數量,招隱和哀挽等內容則與前代變化較大,通過對此詩歌內容的探討,可以揭示出動蕩社會環境下文人的復雜內心世界及其幻滅的生死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