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雪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詠梅》 陸遊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壹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早寒江上有懷 》孟浩然
木落雁南渡,北風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遙隔楚雲端。
鄉淚客中盡,孤帆天際看。
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
《嘲王歷陽不肯飲酒》李白
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
笑殺陶淵明,不飲杯中酒。
浪撫壹張琴,虛栽五株柳。
空負頭上巾,吾於爾何有。
《苦寒吟》劉駕
百泉凍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喬松,不覺滿衣雪。
竹竿有甘苦,我愛抱苦節。鳥聲有悲歡,我愛口流血。
潘生若解吟,更早生白發。
《賣炭翁》 白居易
序 苦宮市也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
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
夜來城外壹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
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
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
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
壹車炭,千余斤,宮使驅將惜不得。
半匹紅綃壹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2.關於蘇州詩句1、《橫塘》(宋)範成大
南浦春來綠壹川,石橋朱塔兩依然。
年年送客橫塘路,細雨垂楊系畫船。
2、《楓橋夜泊》(唐) 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3、《題破山寺後禪院》(唐)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聲。
4、《懷吳中馮秀才》(唐)杜牧
長洲苑外草蕭蕭,卻算遊程歲月遙。
唯有別時今不忘,暮煙秋雨過楓橋。
5、《正月三日閑行》(唐) 白居易
黃鸝巷口鶯欲語,烏鵲河頭冰欲銷。綠浪東西南北水,紅欄三百九十橋。
鴛鴦蕩漾雙雙翅,楊柳交加萬萬條。借問春風來早晚,只從前日到今朝。
6、《烏棲曲》(唐) 李白
姑蘇臺上烏棲時,吳王宮裏醉西施。吳歌楚舞歡未畢,青山欲銜半邊日。
銀箭金壺漏水多,起看秋月墜江波。東方漸高奈樂何!
7、《題破山寺後禪院》(唐)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聲。
8、《憶江南》(唐) 白居易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壹杯春竹葉,
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擴展資料
蘇州,古稱吳,簡稱為蘇,又稱姑蘇、平江等,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風景旅遊城市,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基地,長江三角洲城市群重要的中心城市之壹、G60科創走廊中心城市、江蘇長江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有“人間天堂”的美譽。
蘇州位於江蘇省東南部,長江三角洲中部,東臨上海,南接嘉興,西抱太湖,北依長江。 蘇州屬亞熱帶季風海洋性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種植水稻、小麥、油菜,出產棉花、蠶桑、林果,特產有碧螺春茶葉、長江刀魚、太湖銀魚、陽澄湖大閘蟹等。
蘇州素來以山水秀麗、園林典雅而聞名天下,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的美稱,又因其小橋流水人家的水鄉古城特色,有“東方水都”之稱。
蘇州古城遺存的古跡密度排名第三,蘇州古城14.2平方公裏。蘇州古城和蘇州園林為世界文化遺產和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雙遺產"集於壹身,而昆曲、陽澄湖大閘蟹、周莊是三張國際級、重量級的品牌。
蘇州園林甲天下,為中國十大名勝古跡之壹,其中九座園林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截止2009年有六項非物質文化遺產被列為世界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吳中第壹名勝”虎丘深厚的文化積澱,使其成為遊客來蘇州的必遊之地。
蘇州現有2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蘇州、常熟)、12個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昆山周莊、吳江同裏、吳江震澤、吳江黎裏、吳中甪直、吳中木瀆、太倉沙溪、昆山千燈、昆山錦溪、常熟沙家浜、吳中東山、張家港鳳凰)。
保存較好的古鎮(如吳江的黎裏、盛澤、平望,太倉瀏河等)、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吳中陸巷古村、明月灣),中國首批十大歷史文化名街之二的平江路、山塘街。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蘇州
3.描寫蘇州園林的詩句描寫蘇州園林的詩句有:
1、誰謂今日非昔日,端知城市有山林。——清 乾隆《獅子林得句》
釋義:誰說今天不比昨天好,才知道這座城市中還有蘇州園林的獅子林這個地方。
2、君到姑蘇間,人家皆枕河。故宮閑地少,水巷小橋多。——唐 杜荀鶴《送人遊吳》
釋義:妳到姑蘇時將會看到,那兒的人家房屋都臨河建造。姑蘇城中屋宇相連,沒有什麽空地;即使在河汊子上,也架滿了小橋。
3、俯水枕石遊魚出聽;臨流枕石化蝶忘機。——虎丘花雨亭聯
4、隔斷城西市語嘩,幽棲絕似野人家。——清 汪琬 《再題姜氏藝圃》
釋義:居住在世上獨壹無二的偏僻幽靜的山野,離開了城市的喧鬧幹擾。
5、江山如有待;花柳更無私。——唐 杜甫 《後遊》
釋義:美好的江山好像也在那兒等著我的;花也綻笑臉,柳也扭柔腰,無私地奉獻著壹切,歡迎我再度登臨。
6、壹逕抱幽山,居然城市間。——宋 蘇舜欽《滄浪亭》
釋義:壹條小徑盤旋在深山上,這個景象卻坐落在繁華的市井之中。
7、蒼松翠竹真佳客;明月清風是故人。——獅子林立雪堂聯
8、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唐 張繼 《楓橋夜泊》
釋義:月亮已落下烏鴉啼叫寒氣滿天, 對著江邊楓樹和漁火憂愁而眠。
姑蘇城外那寂寞清靜寒山古寺, 半夜裏敲鐘的聲音傳到了客船。
9、絕憐人境無車馬,信有山林在市城。——明 文徵明《拙政園圖詠·若墅堂》
釋義:是人居住的地方卻沒有車馬的喧鬧,雖然是城市卻有山有水。壹般形容環境好,幽靜。
10、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遠山皆有情。——滄浪亭聯
釋義:清新的風,皎潔的月亮,遠近的山水、風景,這些是花多少錢也買不到的,但我對他們的感情卻非常深厚。
4.描寫蘇州風景的美好句子有謂“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蘇州素以園林美景享有盛名,這些園林可分為宅地園林,市郊園林和寺廟園林三大類.蘇州園林多為宅地園林,由貴族、宦官、富商等所建,精致優雅.這些園林反映出歷代園林的不同風格,同為中國園林藝術的代表作.“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之所以獲得“天堂”的美稱,在很大的程度由於它擁有壹批全國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園林.蘇州園林 拙政園 拙政園與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蘇州留園並稱我國四大古典名園.初為唐代詩人陸龜蒙的住宅,後為明代監察禦史王獻臣歸隱之居,取古人築室種樹,灌園鬻蔬,此亦“拙者之為政”的語意而名,曾為太平天國忠王府的壹部分,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拙政園全園分東、中、西、住宅四部份.住宅是典型的蘇州民居,現布置為園林博物館展廳.東部明快開朗,以平岡遠山、松林草坪、竹塢曲水為主.主要景點有:蘭雪堂、綴雲峰、芙蓉榭、天泉亭、秫香館等.中部為拙政園精華所在,池水面積占三分之壹,以水為主,池廣樹茂,景色自然,臨水布置了形體不壹、高低錯落的建築,主次分明.主要景點有:遠香堂、香洲、荷風四面亭、見山樓、小飛虹、枇杷園等.西部主體建築為靠近住宅壹側的卅六鴛鴦館,水池呈曲尺形,其特點為臺館分峙、回廊起伏,水波倒影,別有情趣,裝飾華麗精美.主要景點有:卅六鴛鴦館、倒影樓、與誰同坐軒、水廊等.蘇州園林 滄浪亭 滄浪亭地處城南三元坊,在現存蘇州園林中,歷史最為悠久.全園布局,自然和諧,堪稱構思巧妙、手法得宜的佳作.與獅子林、拙政園、留園列為蘇州宋、元、明、清四大園林.全園景色簡潔古樸,落落大方,不以工巧取勝,而以自然為美.所謂自然,壹是不矯揉造作,不亡加雕飾,不露斧鑿痕跡;二是表現得法,力求山水相宜,宛如自然風景.滄浪亭園外景色因水而起,園門北向而開,前有壹道石橋,壹灣池水由西向東,環園南去清晨夕暮,煙水彌漫,極富山島水鄉詩意.而園內布局以山為主,入門即見黃石為主,土石相間的假山,山上古木新枝,生機勃勃,翠竹搖影於其間,藤蔓垂掛於其上,自有壹番山林野趣.建築亦大多環山,並以長廊相接.但山無水則缺媚,水無山則少剛,遂沿池築壹復廊,蜿蜒曲折,既將臨池而建的亭榭連成壹片,不使孤單,又可通過復廊上壹百余圖案各異的漏窗兩面觀景,使園外之水與園內之山相映成趣、相得益彰,自然地融為壹體,此可謂借景的典範.蘇州園林 獅子林 獅子林為蘇州四大名園之壹,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元代至正二年,名僧天如禪師維則的弟子“相率出資,買地結屋,以居其師.”因園內“林有竹萬固,竹下多怪石,狀如狻猊(獅子)者”;又因天如禪師維則得法於浙江天目山獅子巖普應國師中峰,為紀念佛徒衣缽、師承關系,取佛經中獅子座之意,故名“師子林”、“獅子林”.獅子林既有蘇州古典園林亭、臺、樓、閣、廳、堂、軒、廊之人文景觀,更以湖山奇石,洞壑深遂而盛名於世,素有“假山王國”之美譽.蘇州園林 留園 留園始建於明嘉靖年間,園中分四個景區:中部以山池為中心,風景明凈清幽;東部則廳堂宏麗軒敞,重樓疊閣;西部是土山楓林,景色天然清秀;北部是田園風采.全園建築布局結構嚴謹,尢以建築空間處理得當而居蘇州園林之冠,亦是中國四大名園之壹.蘇州園林 網師園 網師園,地處葑門內闊家頭巷,後門可達十全街.全園占地約八畝余,還不及拙政園的六分之壹,但小中見大,布局嚴謹,主次分明又富於變化,園內有園,景外有景,精巧幽深之至.建築雖多卻不見擁塞,山池雖小,卻不覺局促,因此被認為是蘇州古典園林中以少勝多的典範.網師園原稱“漁隱”,清代宋宗元購之,既借舊時“漁隱”之意,且與巷名“王思”諧音,更名“網師園”.蘇州園林 怡園 怡園,地處舊城區中心人民路中段.在蘇州園林中建造最晚,得以博采諸園之長,形成其集錦式的特點,由於其布局緊湊,手法得宜,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全園面積約九畝,東西狹長.園景因地制宜分為東西兩部,中以復廊相隔,廊壁花窗,溝通東西景色,得以增加景深,廊東以庭院建築為主,曲廊環繞亭院,綴以花木石峰,從曲廊空窗望去皆成意蘊豐富的國畫.廊西為全園主景區,池水居中,環以假山、花木及建築.中部水面聚集,東西兩端狹長,並建曲橋、水門,以示池水回環、涓涓不盡之意.池北假山,全用優美湖石堆疊,山雖不高而有峰巒洞谷,與樹木山亭相映.蘇州園林 耦園 耦園,地處婁、相二門間的小新橋巷,全園布局,頗為得法.黃石假山作為全園主題,堆疊自然,位置恰當,陡峭峻拔,氣象雄渾,為蘇州園林黃石假山中較為成功的壹座,此園因在住宅東西兩側各有壹園,故名耦園.古時兩人耕種稱為為“耦”,“耦”、“偶”相通,寓有夫婦歸田隱居之意.東園面積約四畝,以山為主,以池為輔,重點突出,配搭得當.主體建築坐北朝南,為壹組重檐樓廳,這在蘇州園林中較為少見.其東南角有小院三處,重樓復道,總稱“城曲草堂”.西園面積更小,以書齋及織老屋為中心,前有月臺,寬敞明亮,後有小院,幽雅清秀,隔山石樹木又建書樓壹座;其南亦有壹院,為不規則形狀,西南角設假山,。
5.描寫蘇杭美景的詩句呵呵~~看看吧我感覺蠻多了。
不夠我再找給妳吧。
妳都沒給分的呀雕幾塊中國的花窗,框起這天人合壹的融洽。
構壹道東方的長廊。連接那歷史文化的深邃。
是壹曲綿延的姑蘇詠唱,吟唱得這樣風風雅雅。是幾幅簡練的山林寫意,卻不是那般細細微微。
采幾塊多姿的湖畔奇山,分壹片迷蒙的吳門煙水,取數幀流動的花光水影,記幾個淡遠的歲月章回。 選自《蘇園六紀》文/ 王蒙 左邊是園,右邊是園。
是塔是橋,是寺是河,是詩是畫,是石徑是帆船是假山。 左邊的園修復了,右邊的園開放了。
有客自海上來,有客自異鄉來。塔更挺拔,橋更洗練,寺更幽疑,河更鬧熱,石徑好吟詩,帆船應人畫。
而重重疊疊的假山,傳至今天還要繼續傳下去的是妳的參差坎坷的魅力。 這是蘇州。
人間天上無雙不二的蘇州。中國的蘇州。
蘇州已經建成2500年。它已經老態龍鐘。
無怪乎七年前初次造訪的時候它是那樣疲勞,那樣憂傷,那樣強顏歡筆。失修的心靈似乎都在懷疑蘇州自身的存在。
蘇州,還是蘇州嗎? 蘇州終於起步,蘇州終於騰飛。為外鄉小兒熟知的江蘇四大名旦香雪海冰箱,春花吸塵器,孔雀電視機,長城電風扇全都來自蘇州。
人們曾經擔心工業的浪潮會把蘇州的歷史文化與生活情趣淹沒,看來,這個問題已經受到了蘇州人的關註,還不知道有哪個城市近幾年的修復復原了這麽多古建築古園林。在慶祝蘇州建成2500年的生日的時候,1986年,蘇州迎來了再生的青林。
1500年前的盤門修復了,是全國唯壹的精美完整的水陸城門。環秀山莊後面蓋起的“革文化之命”的樓房拆除了,秀美的山莊復原,應令她的建造者在天之靈欣慰,更令今天的遊客流連忘返,贊嘆不已。
戲曲博物館,民俗博物館,刺繡博物館……紛紛建成。寒山寺的鐘聲悠揚,虎丘塔的雄姿牢固,唐伯虎的新墳落成,蘇州又回來了!蘇州更加蘇州! 當我看到觀前街、太監巷前熙熙攘攘的人群,輝煌的彩燈裝飾的得月樓、松鶴樓的姿影,看到那些辦喜事的新人和他們親友,聽到他們的歡聲笑語,聞到聞名海內外的蘇州佳肴的清香的時候,不禁為她的太盛景而萬分感動。
當然還有許許多多年的麻煩、沖撞、緊迫、危機與危機的意識,然而今天的蘇州,得來是容易的嗎?會有人甘心失去嗎? 不,我不能再在蘇州停留。她的小巷使我神往,這樣的小巷不應該出現在我的腳下而只能出現在陸文夫的小說裏,夢見彈詞開篇的歌聲裏。
彈詞、蘇昆、蘇劇、吳語吳歌的珠圓玉潤使我迷失,我真怕聽這些聽久了便不能再聽得懂別的方言與別的旋律。也許會因此不再喜歡會講已經法定了推廣了許多年的普通話——國語。
那迷人的庭園,每壹棵樹與它身後的墻都使我傾倒,使我懷疑蘇州人究竟是生活在亞洲、中國、硬邦邦的地球上還是生活在自己營造編織的神話裏。這神話的世界比真的世界要小得也要美得多。
她太小巧,太嬌嫩,太優雅,她會使見過嚴酷的世界,手掌和心上都長著繭的人不忍去摸她碰她親近她。 壹雙飽經憂患的眼睛見到蘇州的園林還能保持自己的威嚴與老練嗎,他會不會覺得應該給自己的眼睛換上純潔的水晶?他會不會因秀美與巨大這兩個審美範疇的撕扯而折裂自己的靈魂,他會不會覺得自己和這個世界已經或者正在或者將要可能成為蘇州的留園、遇園、拙政園的對立面呢?他會不會產生消滅自己或者消滅蘇州這樣壹種瘋狂的奇想呢? 更不要說蘇繡乃蘇州的佳看美點了。
看到壹個個刺繡女工的驚人的技藝和耐心,優雅和美麗,我還能寫作和滔滔不絕地發言嗎?能不感到不好意思嗎?還有勇氣或者有涵養去傾聽那些壹知半解的牛皮清談、草率無涯的胡說八道嗎,在蘇州呆久了,還能承受那些乏味、枯燥與粗野的事情嗎? 蘇州的刺繡,沈靜的創造。蘇州的菜肴,明亮的喜悅。
蘇州的歌曲,不設防的溫柔。蘇州的園林,恬美的詩情。
蘇州的街道,寧靜的夢幻。而蘇州的企業和企業家,溫雅的外表下包含著洋溢的聰明生氣,這壹切都是怎麽發怎麽留存的?也怎麽樣經歷了那大起大落大嗡多災多難的時代。
蘇州是壹種誘惑,是壹種挑戰,是壹種補充。在我們的生活裏,蘇州式的古老、沈靜、溫柔已經變得越來越陌生。
而大言欺世、大鬧盜名、大轟趨時的“反蘇州”卻又太多了。蘇州更是壹種文化歷史現實未來的混合體。
蘇州是壹種珍惜,是壹種保護,對於壹切美善,對於壹切建設創造和生活本身的珍惜與保護。也是壹種反抗,是對壹切惡的破壞的無聲的反抗。
雖然,惡也是壹種時髦,而破壞又常常披上革命的或忽而又披上現代意識的虎皮。我真高興,七年以後,我有緣再訪蘇州。
我們終於能夠平靜下來,保護蘇州,復原蘇州,欣賞蘇州,愛戀蘇州了。我們終於能珍重蘇州的美,開始懂得不應該去做那些褻瀆美毀滅美的事情。
在歷史的驚濤駭浪和洶湧大潮當中,在壹個又壹個神聖的豪情與偏狂的爭鬧之中,在不斷時髦轉眼更替的巨輪與浪頭之中,蘇州保留下來了,蘇州復原了,蘇州在發展。蘇州是永遠的。
比許多雷霆萬鈞的炮聲更永遠。有謂“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
蘇州素以園林美景享有盛名,這些園林可分為宅地園林,市郊園林和寺廟園林三大類。蘇州園林多為宅地園林,由貴族、宦官、。
6.描寫山水的詩句這裏不是江南小鎮,自然沒有流水人家,也沒有碧水連天的景致。
這裏是誕生華夏民族的黃河流域,據說大禹治水時曾經跋涉這裏。 這裏的山水鐘靈毓秀,這裏的山寨幽靜古老,這裏的山林蔥翠濃郁,這裏的池塘波光粼粼,這裏的嵐靄悠悠縈繞在山間,這裏早晚的炊煙裊裊升騰於寨子的上空,這裏的山連著天,水連著山,山水草木、古老建築、民俗風情……都在淳樸自然的生態環境中靈動著。
壹 奔騰不息的渾黃河水,從寨子的前面咆哮著滾滾東逝,宛如壹條濃濁淫蕩的激流,瘋狂地肆虐、猥褻、侵蝕著承載重負而滄桑無語的河床。 寨子矗立於黃河南岸的山坡上,對岸是巍峨綿延的山嶽,險峰俊秀地深谷急流洶湧。
離南岸不遠處的水域裏自然形成壹個浪高淵深的漩渦,“嗚嗚”的漩流呼嘯聲晝夜不息地哀號著在山谷間回鳴,淒楚嗡嗡,仿佛向世代繁衍生息在這裏的子民訴說著“水患無情”。 寬大的水面像柔亮的綢,古樸簡陋的小舟似剪,壹點點把這綢給裁開。
無風的時候看那池塘,微瀾不驚,似在長睡不醒。采蓮、餵魚的簡陋小船攪醒了這裏,那裏又睡了。
只有壹場風雨過處,這裏那裏地吹了搔了,才能將那看似睡夢恬靜的池塘逗得發出笑聲。魚兒悠閑地遊在池塘裏,看似在淺處,伸手卻無法抓到,倒是攪動了壹池的平靜,蕩起了層層延伸開去的波波漣漪。
盤盤荷葉上總有那麽壹兩個水珠晶瑩地滾,間或被沈浸在塘裏的魚在水中偶然觸動了,晶瑩的水珠便“叭嗒”壹聲落入池中。綠荷、寨子、山峰、白雲的倒影在水中顫顫地動,凝眸窺視良久,宛如置身於迷幻般的水晶宮。
壹簇簇,壹片片碩大濃綠的荷葉漂浮在水面,說不上是水中的壹片荷,還是荷中的壹片水。乍然而起的水鳥,或是偶然躍水而跳的魚,會將山和寨子照映在水中的倩影攪得顫顫如醉。
濟南的秋冬,風倒很少,大概都留在春天刮呢。 有這樣的風在這兒等著,濟南簡直可以說沒有春天;那麽,大明湖之春更無從說起。
濟南的三大名勝,名字都起得好:千佛山,趵突泉,大明湖,都多麽響亮好聽!壹聽到“大明湖”這三個字,便聯想到春光明媚和湖光山色等等,而心中浮現出壹幅美景來。事實上,可是,它既不大,又不明,也不湖。
湖中現在已不是壹片清水,而是用壩劃開的多少塊“地”。“地”外留著幾條溝,遊艇沿溝而行,即是逛湖。
水田不需要多麽深的水,所以水黑而不清;也不要急流,所以水定而無波。東壹塊蓮,西壹塊蒲,土壩擋住了水,蒲葦又遮住了蓮,壹望無景,只見高高低低的“莊稼”。
艇行溝內,如穿高粱地然,熱氣騰騰,碰巧了還臭氣烘烘。夏天總算還好,假若水不太臭,多少總能聞到壹些荷香,而且必能看到些綠葉兒。
春天,則下有黑湯,旁有破爛的土壩;風又那麽野,綠柳新蒲東倒西歪,恰似掙命。所以,它即不大,又不明,也不湖。
話雖如此,這個湖到底得算個名勝。湖之不大與不明,都因為湖已不湖。
假若能把“地”都收回,拆開土壩,挖深了湖身,它當然可以馬上既大且明起來:湖面原本不小,而濟南又有的是清涼的泉水呀。這個,也許壹時作不到。
不過,即使作不到這壹步,就現狀而言,它還應當算作名勝。北方的城市,要找有這麽壹片水的,真是好不容易了。
千佛山滿可以不算數兒,配作個名勝與否簡直沒多大關系。因為山在北方不是什麽難找的東西呀。
水,可太難找了。濟南城內據說有七十二泉,城外有河,可是還非有個湖不可。
泉,池,河,湖,四者俱備,這才顯出濟南的特色與可貴。它是北方唯壹的“水城”,這個湖是少不得的。
設若我們遊湖時,只見溝而不見湖,請到高處去看看吧,比如在千佛山上往北眺望,則見城北灰綠的壹片——大明湖;城外,華鵲二山夾著彎彎的壹道灰亮光兒——黃河。這才明白了濟南的不凡,不但有水,而且是這樣多呀。
況且,湖景若無可觀,湖中的出產可是很名貴呀。懂得什麽叫作美的人或者不如懂得什麽好吃的人多吧,遊過蘇州的往往只記得此地的點心,逛過西湖的提起來便念叨那裏的龍井茶,藕粉與蒓菜什麽的,吃到肚子裏的也許比壹過眼的美景更容易記住,那麽大明湖的蒲菜,茭白,白花藕,還真許是它馳名天下的重要原因呢。
不論怎麽說吧,這些東西既都是水產,多少總帶著些南國風味;在夏天,青菜挑子上帶著壹束束的大白蓮花蓇葖出賣,在北方大概只有濟南能這麽“闊氣”。 泰山主峰玉皇頂海拔1545米,突起於華北平原,淩駕於齊魯丘陵,相對高差達1300米,視覺效果格外高大,具有通天拔地之勢,形成"壹覽眾山小"的高曠氣勢。
泰山綿亙200余公裏,盤臥方圓426平方公裏,形體集中,產生厚重安穩之感,正如"穩如泰山"壹詞所述。泰山巖性堅硬,節理發育。
古松與巨石相互襯托,雲煙和朝日彼此輝映,突兀峻拔,耀眼磅礴。 我見識過怪石嶙峋的張家界,瀏覽過風景秀美的桂林山,但卻從來沒有看到過西安這壹帶的山。
西安的華山真高啊,壹座座山拔地而起,直沖雲霄,從山腳往山上看,根本就看不到頭;西安的華山真奇啊,像壹朵盛開的蓮花,像壹匹奔騰的駿馬,又像壹位羞澀的少女,真是奇峰羅列,姿態萬千;西安的華山真陡啊,雖然每壹條路的兩旁都修築了鐵鏈和欄桿,但是壹個。
7.急1、蘇州是多水的。那穿城而過的條條小河,承載了多少無盡的相思!悠悠小河如詩般委婉,如歌般悠揚,如愛般纏綿!
壹路流淌,壹路演繹世事滄桑;壹路流淌,壹路訴說相思情懷……撐船的大娘給我們唱起了蘇州小調,溫軟的歌聲,將我們帶到遙遠的江南水鄉,那個采蓮何田田的夏日……站在小船之上,看看悠悠的河水,望望遠遠的路,遙想三生石上的夢幻情緣,亦花,亦霧……
2、小橋流水人家。“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古宮閑地少,水巷小橋多。”唐代詩人杜荀鶴給我們描繪了壹個令人迷醉的江南水鄉之夢。蘇州是壹座清麗婉約的小城,四處可見小橋、流水、人家。人家臨水而居,水上有著千姿百態的小石橋。那些石板橋、石拱橋大多構思精巧,形態各異,新穎別致,周莊的雙橋古樸簡潔,吳門橋高雅秀麗,江村橋如長虹臥波,寶帶橋似柔軟玉帶……它們和岸邊的那些樹木花草相互映襯著倒映在水中,成為蘇州最具特色的壹景。
3、不要問我陽澄湖有多大,我會告訴妳余霞有多美~總覺得陽澄湖在自然的深處?離現代都市很遠?其實,陽澄湖就在蘇州城區的東北部。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本來已經很美的蘇州,又有壹個後花園---陽澄湖,看來真真是天堂般的美好!
在微風的吹拂下,水波輕輕地、柔柔地湧向岸邊;岸柳和蘆葦,在湖風中猶如孩子那歡快的身影,愉快地跳動著;遠處的紅燈籠婀娜的身子在風中翩翩起舞起來。小船滿載而歸啦!壹群群白鷺鳥也回到了巢穴,開船人的身影與白鷺的翅膀在余霞的照耀下顯現出壹種超然的默契。
4、極目四望,蘇州古城盡收眼底,那壹片青瓦白墻飛檐走獸的古典建築,讓人陶醉。就在塔下不遠處,有壹座曲徑通幽的園林,古木參天蔽日,亭閣雕梁畫棟,特別引人註目,這便是蘇州園林的代表,著名的拙政園。據說當年文徵明設計拙政園時,在園內曾設計過壹座塔,後來由於園主王獻臣經費拮據,沒能建成。
5、國家級太湖風景名勝區石湖景區。位於江蘇省蘇州古城區西南約公裏處。是集吳越遺跡、江南田園山水風光壹體的山水型自然風景名勝區。春秋時為吳國貴族遊獵祀祝之地、吳越爭霸古戰場。兩宋明清時期,名人雅士常在此築墅隱居,縱情山水。留下眾多歷史人文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