燦爛的陽光投射在漫無邊際的大海上,遠處,高險危立的懸崖上,壹只蒼鷹抖落滿身的灰塵,張開翅膀,像風壹般飛向太陽,消失在壹片金色的日暉中。
雄鷹之所以能振翅高飛,是由於它的羽毛豐滿了,翅膀硬了,是因為它經過無數次嘗試,積累了足夠的自信心。由此可見,當羽翼漸漸豐滿時更要經受磨礪。
當代著名青年數學家陳景潤,在中學時代就顯露出超凡的數學天賦,在證明“歌德巴赫”猜想這個世界數學難題時,經常把自己關在屋子裏,潛心鉆研。無論是在寒冷的冬天還是酷熱的夏季。他用他的成功告訴我們:在羽翼漸漸豐滿時不忘腳踏實地的驗算。
清代小說家蒲松齡年輕的時候就在著手收集小說素材,經常來到集市附近處的壹棵大樹下,擺開壹塊布,布上放壹支煙桿以及壹杯茶水。每當有行人路過時,他總會恭敬地請他們來歇歇腳,喝上壹口茶水,抽上壹袋煙,然後請他們講壹些民間的神話故事,並自己做好記錄。這樣日復壹日,年復壹年。直到四十多歲,他終於完成《聊齋誌異》的創作。他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當羽翼漸漸豐滿時,要有勤奮和虛心求教的精神。
千裏之行,始於足下,當羽翼漸漸豐滿時,我們要力戒狂妄自大。
趙括是楚國大將趙奢之子,自幼熟諳兵法,談論用兵理論,連他的父親——壹代名將趙奢也難不住他。高傲的趙括便自以為精通兵法,天下無敵,於是在趙奢死後便冒然請纓,取代與乃父齊名的壹代大將廉頗。但是只長於空談兵法而無實戰能力的趙括斷送了趙國四十萬活生生的年輕將士。“紙上談兵”的教訓警示我們:羽翼漸漸豐滿的時候,壹個人最容易狂妄自大。
註重磨礪,當羽翼漸漸豐滿時,我們就會享受到翺翔於天空的樂趣。
加強基礎,當羽翼漸漸豐滿時,我們會領略到山之巍峨,海之博大。
充滿信心,當羽翼漸漸豐滿時,虛心向老壹輩學習,成功就在人生的前方。
日光下,山林間,人生之路上,我看到自己的壹雙羽翼漸漸豐滿,壹種奮力抗擊人生風浪的精神在心之高端漸生……
留在心底的風景
生活中,構成屬於我的角落裏永遠的風景是清茶,音樂,手機,電腦,柔暖的燈光,壹幅藍天白雲小橋流水的油畫,還有自己。在許多個晚飯後,就會走入這個小世界,或看書,或冥想,或聽音樂、或敲打些瑣碎的文字,壹種只有自己才能夠聞到的味道包圍在左右,日子平淡而靜謐。
其實,風景不光是水光山色,也是壹種精神。如三峽的神女峰,黃山的天都峰,新疆的天池,海南的鹿回頭……每壹處景點無論其大小都有個傳說。那聳立的奇峰怪石及碧水深潭本是鬼斧神工,但那些個寓意深刻、美妙動人的神奇傳說則是人類思想精神詮釋的最佳展現。假若沒有神奇的傳說,風景會是怎樣的黯然!見了靈動的景物不去寄托情思的人對生活壹定是冷漠木然的。
風景會因人的創造而變得神奇,人會經風景的陶冶而變得滋潤且有內涵。而在歲月的長河裏,即使走在最落魄的旅途中或在最偏僻貧困的地方,也會有壹兩處風景點綴生活,讓人可以賞且聊以自慰的。
記得當年下鄉的歲月裏,生活清苦,沒有電視,沒有娛樂,日子過得很沈悶。但住所外有壹排白楊樹,長勢茂盛,筆直的刺入雲端。在寂寞的日子裏,註目那樹,其感覺不亞於見到黃山奇松,瀟湘修竹。春天品賞樹上壹抹嫩綠,精神為之壹振,點燃意趣。夏季,有時站在樹蔭下,目光順著樹伸向天宇,陰天心逐流雲,晴日心遨太空,如果專註於大樹所指的那方遙遠而又逼近的蒼穹,心愁淡釋,會萌生出振翮高飛的意願。轉而會想:我所住的時日不長卻深感寂寞難耐,而生於斯長於斯的村民呢?繼而自慰:此處風景都市沒有,此時心情從今往後不會再來……霎時,胸懷如去茅塞,倏見晴朗,心底也生出稍許愜意……
當年,每遇我心思寧凝佇立樹下時,老柳就會走過來粲然壹笑對我說:“生活不習慣呀!”我則不敢承認。他是濟南知青,在鄉裏娶了妻子,生了兒子,是當時那地方寥寥幾個紮根的知青之壹。寂寞的生活被他營造了兩處風景:享受妻子的溫柔,親撫小兒的嬌嫩。心底的愛、樂、憂、惱皆傾註有處,日子的清苦便渾然不覺了。看到他這樣我心頭也豁然亮起壹片旖旎的風光,隨之就想:此心安處,便是我鄉了。
我又想起了我的父親,他老年患了腦萎縮,五六年不能自己行走,每天有我的母親陪伴身邊,父親的說話能力有所下降,母親就天天找話給他說,母親辛苦萬分,但在他的眼裏丈夫是她壹生中無法再找到的好風景,而父親呢?不也是由母親這片無比珍貴的風景相伴著而度日麼?
風景是美的,但風景不止有青山綠水、動物、植物,也有風暴、地震以及天外來物……風景因其豐富復雜才多姿多彩。人若能對所面臨的壹切都視作風景,靜心接納,安撫也就在其中,歡樂也在其中了。
不知道有用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