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帶有遊字的詩句

帶有遊字的詩句

1. 關於遊字的詩句(含有遊的詩句)

關於遊字的詩句(含有遊的詩句) 1.含有遊的詩句

含有遊的詩句

1. 遊豫思仁祖,庥和逮孝孫。

2. 遊蜂掠盡粉絲黃,落蕊猶收蜜露香。

3. 遊衍水邊追野馬,嘯歌林下應山君。

4. 遊山不待飛雙舄,翦水無因得快刀。

5. 遊罷睡壹覺,覺來茶壹甌。

6. 遊依二室成三友,住近雙林當四鄰。

7. 遊山不必眾,邂逅三五人。

8. 遊鯨厭海濁,出戲清江湄。

9. 遊雲落何山,壹往不見歸。

10. 遊馬行爭路,華燈賣滿城。

11. 遊僧不可逢,聊須問歸樵。

12. 遊山書半廢,耽酒睡常多。

13. 遊宦才能薄,還山日月長。

14. 遊山到處不擬出,幾向官程問山入。

15. 遊遍諸侯誌不伸,困窮幾與死為鄰。

16. 遊雲紛擾混太清,蒼茫萬裏晦月明。

含有遊字的詩句

1. 遊遍諸峰欲晚霞,倦投野寺覓煎茶。

2. 遊寺但知能自與,焚舟不復問何如。

3. 遊言張兇焰,巧諜移機會。

4. 遊篇歸來欄裏臥,三更半失蹤由。

5. 遊鯈不可數,空滿滄浪水。

6. 遊蜂競攢刺,鬥雀亦紛拏。

7. 遊想慈恩杏園裏,夢寐仁風花樹前。

8. 遊魚豈解和人意,孝子精誠壹念深。

9. 遊心太古初,得句萬物表。

10. 遊魚聞餌香,寧悟鉤入口。

11. 遊事壹番了,愁多鎖書長。

12. 遊魚驚餌總沈淵,壹任攜竿晚立船。

13. 遊梁度幾春,時譽藹天倫。

14. 遊蜂從何來,饑雀巧相遇。

15. 遊蜂識盡千紅紫,只這寒芳竟不聞。

16. 遊子如蜂蝶,紛紛詎識春。

17. 遊宴慵多廢,趨朝老漸難。

18. 遊蜂釀蜜竊春歸,金屋無人風竹亂。

19. 遊女謾能歌白纻,使君不學野鴛鴦。

20. 遊宦人間身愈困,讀書燈下目幾盲。

21. 遊鞍縱所如,寧能困圭竇。

2.含有遊字的古詩

含有遊字的古詩:承歡侍宴無閑暇,春從春遊夜專夜《長恨歌》唐 · 白居易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念奴嬌·赤壁懷古》宋 · 蘇軾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遊子吟》唐 · 孟郊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唐 · 李白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 · 王勃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渡荊門送別》唐 · 李白問君西遊何時還《蜀道難》唐 · 李白羿淫遊以佚畋兮,又好射夫封狐《離騷》先秦 · 屈原保厥美以驕傲兮,日康娛以淫遊《離騷》先秦 · 屈原和調度以自娛兮,聊浮遊而求女《離騷》先秦 · 屈原溘吾遊此春宮兮,折瓊枝以繼佩《離騷》先秦 · 屈原欲遠集而無所止兮,聊浮遊以逍遙《離騷》先秦 · 屈原忽反顧以遊目兮,將往觀乎四荒《離騷》先秦 · 屈原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題臨安邸》宋 · 林升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宋 · 歐陽修鳳兮鳳兮歸故鄉,遨遊四海求其凰《鳳求凰》漢 · 司馬相如借問誰家子,幽並遊俠兒《白馬篇》魏晉 · 曹植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登金陵鳳凰臺》唐 · 李白落日樓頭,斷鴻聲裏,江南遊子《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宋 · 辛棄疾……。

3.尋帶“遊”字的詩詞

帶“遊”字的古代詩詞很多,多是遊子思歸之類的文章。

列舉幾首:

1、送人遊嶺南

朝代:唐代

作者:司空曙

原文:

萬裏南遊客,交州見柳條。逢迎人易合,時日酒能消。

浪曉浮青雀,風溫解黑貂。囊金如未足,莫恨故鄉遙。

2、豐樂亭遊春·其三

朝代:宋代

作者:歐陽修

原文:

紅樹青山日欲斜,長郊草色綠無涯。

遊人不管春將老,來往亭前踏落花。

3、觀遊魚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繞池閑步看魚遊,正值兒童弄釣舟。

壹種愛魚心各異,我來施食爾垂鉤。

4、樂遊原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隱

原文:

萬樹鳴蟬隔岸虹,樂遊原上有西風。

羲和自趁虞泉宿,不放斜陽更向東。

5、思帝鄉·春日遊

朝代:唐代

作者:韋莊

原文:

春日遊,杏花吹滿頭。

陌上誰家年少足風流?

妾擬將身嫁與壹生休。

縱被無情棄,不能羞。

4.古詩題目帶遊字的有哪些

少年遊 周邦彥

並刀如水,吳鹽勝雪,纖手破新橙。錦幄初溫,獸煙不斷,相對坐調笙。

低聲問:向誰行宿?城上已三更。盯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偶影獨遊 周遊列國 衣繡夜遊 衣錦晝遊

衣錦夜遊 戲蝶遊蜂 矯若遊龍 登界遊方

魚遊濠上 魚遊釜內 魚遊釜底 魚遊燋釜

魚遊沸釜 魚遊沸鼎 悠哉遊哉 優哉遊哉

優遊卒歲 悠遊自在 優遊自在 優遊自適

優遊自若 優遊自如 悠遊自得 優遊自得

優遊歲月 優遊涵泳 遊移不定 遊心寓目

遊心駭耳 遊戲人世 遊戲翰墨 遊戲塵寰

遊戲筆墨 遊談無根 遊思妄想 遊手偷閑

遊山玩景 遊刃餘地 遊刃有餘 遊目騁觀

遊回磨轉 遊光揚聲 遊蜂戲蝶 遊蕩不羈

息交絕遊 烏衣之遊 喪膽遊魂 鵬遊蝶夢

念昔遊三首

其壹

十載飄然繩檢外⑴,樽前自獻自為酬。

秋山春雨閑吟處,倚遍江南寺寺樓。

其二

雲門寺外逢猛雨⑵,林黑山高雨腳長。

曾奉郊宮為近侍,分明?羽林槍⑶。

其三

李白題詩水西寺⑷,古木回巖樓閣風。

半醒半醉遊三日,紅白花開山雨中⑸。[1]

5.遊字吟詩句

遊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

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

註釋譯文

註解

⑴遊子:出門遠遊的人.詩中指孟郊

⑵ 吟:吟誦.吟:詩歌的壹種名稱.

⑶臨:將要.

⑷意恐:擔心.

⑸寸草:萱草.萱草(花)是我國傳統的母親花,相對於西方的康乃馨.寸草心:以萱草(花)來表達的子女的孝心.

⑹三春暉:比喻指慈母之恩.三春:春季的三個月.舊稱農歷正月為孟春,二月為仲春,三月為季春;暉,陽光;形容母愛如春天和煦的陽光.

(7)歸:回來,回家.

翻譯

慈祥的母親手裏把著針線,

為將遠遊的孩子趕制新衣.

臨行時她忙著縫兒子遠征的衣服,

是擔心孩子此去難得回歸.

誰能說像萱草的那點孝心,

可報答春暉般的慈母恩惠?

6.遊字呤的全詩

呃那個不是遊子吟麽…… 唐代詩人孟郊早年漂泊無依,窮困不堪。

知天命時才獲微職,並在溧陽寫下了這壹首《遊子吟》。《遊子吟》***6句,長30個字。

全詩通過回憶壹個看似平常的臨行前縫衣的場景,凸顯並歌頌了母愛的偉大與無私,表達了詩人對母愛的感激以及對母親深深的愛與尊敬。 遊子吟 ( 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註解 1、遊子:出門遠遊的人。

2、吟:吟誦。吟:詩歌的壹種名稱。

3、臨:將要。 4、意恐:擔心。

5、寸草:小草,比喻子女。 6、寸草心:子女的孝心。

心:草木的基幹叫做心。在這裏“心”字雙關。

7、三春暉:比喻指慈母之恩。三春:春季的三個月。

舊稱農歷正月為孟春,二月為仲春,三月為季春;暉,陽光;形容母愛如春天和煦的陽光。 8、歸:回來,回家。

慈祥的母親手裏拿著針線,為及將遠行的孩子趕制新衣。 臨行前,她忙著把衣服縫得嚴嚴實實, 擔心孩子壹走很久才會回來。

誰能明白母親無私的愛? 正像小草難以報答春天的陽光壹樣, 兒子怎能報答母親那深重的恩情呢? 韻譯: 慈祥的母親手裏把著針線。 為將遠遊的孩子趕制新衣。

臨行她忙著縫得嚴嚴實實, 是擔心孩子此去難得回歸。 誰能說像小草的那點孝心, 可報答春暉般的慈母恩惠? 英文版 A TRAVELER'S SONG The thread in the hands of a fond-hearted mother Makes clothes for the body of her wayward boy; Carefully she sews and thoroughly she mends, Dreading the delays that will keep him late from home. But how much love has the inch-long grass For three spring months of the light of the sun? 另外的壹個英文版 A thread is in my fond mother's hand moving. For her son to wear the clothes ere leaving. With her whole heart she's sewing and sewing. For fear I'll e'er be roving and roving. Who says the little soul of grass waving. Could for the warmth repay the sun of spring. 是壹首母愛的頌歌。

詩中親切真淳地吟頌了偉大的人性美——母愛。 詩的開頭四句,所寫的人是母與子,所寫的物是線與衣,然而卻點出了母子相依為命的骨肉之情。

中間兩句集中寫慈母的動作和意態,表現了母親對兒子的深篤之情。雖無言語,也無淚水,卻充溢著愛的純情,扣人心弦,催人淚下。

最後兩句是前四句的升華,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熾烈的情懷,對於春日般的母愛,小草似的兒女,怎能報答於萬壹呢? 全詩無華麗的詞藻,亦無巧琢雕飾,於清新流暢,淳樸素淡的語言中,飽含著濃郁醇美的詩味,情真意切,千百年來撥動多少讀者的心弦,引起萬千遊子的***鳴。 孟郊壹生貧困潦倒,直到五十歲時才得到了壹個溧陽縣尉的卑微之職。

詩人自然不把這樣的小官放在心上,仍然放情於山水吟詠,公務則有所廢弛,縣令就只給他半俸。本篇題下作者自註:“迎母溧上作”,當是他居官溧陽時的作品。

詩中親切而真淳地吟頌了壹種普通而偉大的人性美——母愛,因而引起了無數讀者的***鳴,千百年來壹直膾炙人口。 計劃反對深摯的母愛,無時無刻不在沐浴著兒女們。

然而對於孟郊這位常年顛沛流離、居無定所的遊子來說,最值得回憶的,莫過於母子分離的痛苦時刻了。此詩描寫的就是這種時候,慈母縫衣的普通場景,而表現的,卻是詩人深沈的內心情感。

開頭兩句“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實際上是兩個詞組,而不是兩個句子,這樣寫就從人到物,突出了兩件最普通的東西,寫出了母子相依為命的骨肉之情。緊接兩句寫出人的動作和意態,把筆墨集中在慈母上。

行前的此時此刻,老母壹針壹線,針針線線都是這樣的細密,是怕兒子遲遲難歸,故而要把衣衫縫制得更為結實壹點兒罷。其實,老人的內心何嘗不是切盼兒子早些平安歸來呢!慈母的壹片深篤之情,正是在日常生活中最細微的地方流露出來。

樸素自然,親切感人。這裏既沒有言語,也沒有眼淚,然而壹片愛的純情從這普通常見的場景中充溢而出,撥動了每壹個讀者的心弦,催人淚下,喚起普天下兒女們親切的聯想和深摯的憶念。

最後兩句,以當事者的直覺,翻出進壹層的深意:“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誰言”有些刊本作“誰知”和“誰將”,其實按詩意還是作“誰言”好。

詩人出以反問,意味尤為深長。這兩句是前四句的升華,通俗形象的比興,加以懸絕的對比,寄托了赤子熾烈的情意:對於春天陽光般厚博的母愛,區區小草似的兒女怎能報答得了呢。

真有“欲報之德,昊天罔極”之意,感情是那樣淳厚真摯。 這是壹首母愛的頌歌,在宦途失意的境況下,詩人飽嘗世態炎涼,窮愁終身,故愈覺親情之可貴。

“詩從肺腑出,出輒愁肺腑”(蘇軾《讀孟郊詩》)。這首詩,雖無藻繪與雕飾,然而清新流暢,淳樸素淡中正見其詩味的濃郁醇美。

全詩最後用壹雙關句,寫出兒子對母親的深情。 此詩寫在溧陽,到了清康熙年間,有兩位溧陽人又吟出這樣的詩句:“父書空滿筐,母線尚縈襦”(史騏生《寫懷》);“向來多少淚,都染手縫衣”(彭桂《建初弟來都省親喜極有感》)。

可見《遊子吟》留給人們的深刻印象,是歷久而不衰的。這首詩。

7.10個帶遊的古詩

五律·少年遊

文/玉衡

浪子別家灣,

遊觀四海顏。

人間多少景,

天下幾重關。

歷遍無名水,

尋窮不到山。

煙波塵往事,

莫讓少年閑。

送杜少甫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沾巾。

遊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憶秦娥 (唐)李白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

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

樂遊原上清秋節,鹹陽古道音塵絕。

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蒹葭 (春秋)詩經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壹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

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

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

溯遊從之,宛在水中沚。

念奴嬌·赤壁懷古 (宋)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壹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人生如夢,壹尊還酹江月。

感遇·其三 張九齡

孤鴻海上來, 池潢不敢顧;

側見雙翠鳥, 巢在三珠樹。

矯矯珍木巔, 得無金丸懼?

美服患人指, 高明逼神惡。

今我遊冥冥, 弋者何所慕

月下獨酌 李白

花間壹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夢李白·其二 杜甫

浮雲終日行,遊子久不至。

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

告歸常局促,苦道來不易。

江湖多風波,舟楫恐失墜。

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誌。

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孰雲網恢恢? 將老身反累!

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

塞上曲 王昌齡

蟬鳴空桑林,八月蕭關道。

出塞復入塞,處處黃蘆草。

從來幽並客,皆向沙場老。

莫學遊俠兒,矜誇紫騮好

遊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送陳章甫 李頎

四月南風大麥黃,棗花未落桐葉長。

青山朝別暮還見,嘶馬出門思故鄉。

陳侯立身何坦蕩?虬須虎眉仍大顙。

腹中貯書壹萬卷,不肯低頭在草莽。

東門酤酒飲我曹,心輕萬事皆鴻毛。

醉臥不知白日暮,有時空望孤雲高。

長河浪頭連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

鄭國遊人未及家,洛陽行子空嘆息。

聞道故林相識多,罷官昨日今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