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與愛情》是七十年代末新相聲的代表作,作品中擺脫了動亂年代對人性自由的束縛,熱情謳歌了愛情與理想,贊揚了人性中的真善美,是壹篇極佳的藝術作品。1979年,該作品在第四次全國文代會上演出,頓時引起了轟動,姜昆李文華也隨之步入了藝術的巔峰。
在表演《詩歌與愛情》中,姜昆老師以唱為主,大多采用平鋪直敘,而作為捧哏的李文華老師,通過精練的語言和高超的表演技巧,把各種類型、各種風格的愛情歌曲聯為壹體,而且起承轉合,不露痕跡,其中妙語連珠,包補不斷。李老師的藝術造詣,在這部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表達。也正是這部作品,使得“老叟嬉頑童”的藝術形象深入人心,奠定了姜李壹對黃金搭檔的藝術地位。
神情緬懷優秀的相聲表演藝術家李文華老師!
《詩歌與愛情》文本收錄如下:
甲:(唱)“九九那個艷陽天,十八歲的哥哥想把那軍來參。風車跟著那東風轉,哥哥惦記著呀小英蓮。”二妹子!
乙:哎……三娃子!
甲:誰是三娃子?
乙:那妳叫我二妹子?!
甲:我唱的這是電影《柳堡的故事》的插曲。
乙:這曲子太有感情,我都聽入迷了。
甲:妳看,壹首好的歌曲讓人唱不煩,聽不厭。
乙:隔多少年都愛聽。
甲:可就這首歌,“四人幫”說它是“黃色歌曲”,不讓唱了。
乙:因為什麽?
甲:因為歌裏描寫了男女的愛慕之情。
乙:噢,歌裏有愛情。
甲:其實,妳說生活中能沒愛情嗎?
乙:不能。
甲:為什麽不能?
乙:因為……沒愛情……多沒勁呀!
甲:結果歌曲裏不許有姑娘、小夥、阿哥、阿妹的字樣。
乙:不許寫姑娘、小夥?
甲:寫可以。寫鐵姑娘、鋼小夥。
乙:謔!那寫我們就得銅老頭,鋼種老太太。
甲:那時有這樣壹首歌。
乙:您給唱唱。
甲:(唱)“俺隊有個鐵姑娘,鐵手、鐵腳、鐵肩膀,拳頭壹攥嘎嘣嘣,走起路來震天響,壹拳能把山砸開,壹腳能讓水倒淌!”
乙:這是大姑娘?
甲:這是二郎神。這樣的姑娘妳敢喜歡嗎?
乙:不敢。
甲:怎麽呢?
乙:我怕他踹我壹腳。
甲:結果他們連外國人都給蒙了,那時候國外的輿論說我們中國沒有真正的情歌。
乙:這可是偏見。
甲:其實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有著世界上最為悠久的歷史。
乙:文明古國嘛。
甲:我們的人民有著純潔、高尚的愛情。
乙:是呀。
甲:有詩為證。
乙:那妳給說壹說。
甲:早在中國的《詩經》裏。
乙:這是我國最早的壹部詩作。
甲:就有這樣的詩句:“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求。”
乙:噢,“君子好逑”,我聽懂了。
甲:怎麽講?
乙:凡是君子人,都的踢足球。
甲:那“窈窕淑女”呢?
乙:那時候他們踢得不好,凈輸給女的。
甲:妳這都是幹什麽呀?
乙:不是這麽講?
甲:這是詩人看到水中洲上的壹對對雎鳩,聯想到淑女是君子的好配偶哇!
乙:噢,簡短的情歌。
甲:漢代樂府民歌《上邪》,為了表達生死不渝的愛,詩中呼天為誓:除非山可成平地,江水可枯竭,冬天雷打震耳,夏天大雪紛飛,天地合在壹起,才能把我和我的那個她分開。
乙:嘿!這愛的多瓷實啊!
甲:宋代詩人李之儀寫的《蔔算子》詞,那是愛情的漂亮詩篇。
乙:您給念壹念。
甲:“我住長江頭,君子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飲長江水。”聽壹聽,“我住長江頭”,長江頭在什麽地方?
乙:哎喲,北源在可可西裏山,南源在唐古拉山哪。
甲:“君住張長江尾”,長江尾在什麽地方?
乙:在上海入東海,那是蒲江口哇。
甲:“日日思君不見君”……
乙:“***飲長江水。“
甲:“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原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乙:唉!
甲:嘆什麽氣呀?
乙:敢情宋朝那時侯就有兩地生活的呀。
甲:但是,山水隔不住友誼。
乙:他們怎麽不往壹塊兒調呀?
甲:怎麽調?
乙;找勞動局唄。
甲:宋朝有勞動局嗎?
乙:沒有就更好辦了。自己回來呀。
甲:壹個青藏,壹個江蘇,怎麽回?
乙:坐火車。
甲:妳給開車?
乙:對,沒火車……那幹脆就走著呀。
甲:不行,跟本就沒路。
乙:喲,那當初他們怎麽調開的?
甲:妳管得著嗎?詩,這是比喻。
乙:我看他們分那麽遠住,我難受。
甲:怎麽樣?
乙;我們中國人民的感情太豐富了。
甲:漂亮動聽的詩句、歌曲證實我們的人民感情豐富,愛情純真。
乙:對,是這麽回事。
甲:不說別的,妳拿歷史上記栽、編寫是民間傳說和愛情的故事來說吧,為什麽多少年在我們人民中流傳,那麽膾炙人口?
乙:為什麽?
甲:因為描寫愛情的純真、高尚,為人們所向往。
乙:您能舉例子嗎?
甲:漢朝聞名的敘事詩《孔雀東南飛》,歌頌了焦仲、劉蘭芝反抗封建禮教、堅貞不渝的愛情。
乙:這是古代聞名的敘事長詩《古詩無名氏為焦仲卿妻作》。
甲:描寫愛情的《柳毅傳》,柳毅傳書。
乙:這是唐朝的作品。
甲:《西廂記》、《張生與崔鶯鶯》。
乙:元朝的。
甲:《梁山伯與祝英臺》。
乙:宋朝的。
甲:《羅密歐與朱麗葉》。
乙:清朝的。
甲:唔?
乙:不是……是明朝……明末清初的。
甲:羅密歐與朱麗葉。
乙:李自成和吳三桂。
甲:妳提他們倆幹嗎?
乙:那妳提外國人幹嗎?
甲:我想作個比較,外國人感情也豐富,但那表達方式和中國人不同。
乙:他們怎麽表示?
甲:我看過壹個歌劇,有個小姐站在窗前,身邊站著壹個人:(唱)“啊——啦,啦——噢——”
乙:咬我!
甲:咬妳幹什麽?讓妳看看什麽感情。
乙:這可看不出來。
甲;生活方式不同,表達方式不壹樣。妳看咱們中國歌劇也有描寫愛情的。
乙:哪出呀?
甲:《小二黑結婚》。
乙:小芹那段?
甲:那心情描寫的很復雜。
乙:妳來來。
甲:(唱)“清淩淩的水來,藍格瑩瑩的天——”
乙:好天氣。
甲:(唱)“小芹我洗衣衫,來到了河邊。”
乙:好環境。
甲:(唱)“有心對妳說呀,”
乙:說吧。
甲:(唱)“說上那幾句話。”
乙:講吧。
甲:(唱)“人多……”
乙:那怕什麽。
甲:(唱)“眼雜……”
乙:不要緊的。
甲:(唱)“人多嘴雜我沒敢靠前。”
乙:這不是瞎耽誤工夫嘛。
甲:什麽叫瞎耽誤工夫呀?
乙:什麽全沒說呀。
甲:妳看這心情描寫的怎麽樣?
乙:心情描寫的細膩入微。
甲:妳看這愛情描寫的好有原因。
乙:什麽原因?
甲:因為真正的愛情本身就高尚。
乙:不象現在有的人那樣,又要錢,又要八大件。
甲:真正的愛情和人們的理想和社會鬥爭都有聯系。
乙:是嗎?
甲:妳拿咱們剛才說的《孔雀東南飛》來說吧,那就是反革封建鬥爭的代表作。
乙:那個時代的作品。
甲:近代作品也有反映。
乙:哪些呀?
甲:有壹首歌叫《送郎當紅軍》。
乙:這是第壹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歌曲。
甲:張曙同誌的《日落西山》聽過沒有。
乙:聽過。
甲:(唱)“哪壹個山上沒有樹,哪壹個田裏沒有瓜,哪壹個男子心裏沒有意,要打鬼子就顧不上她。”
乙:抗日戰爭時期的。
甲:反映了革命誌士是思想境界。
乙:要保衛祖國就顧不了愛。
甲:就是在為實現四個現代化的今天,青年人唱的愛情歌曲就描寫了青年人的理想和抱負。
乙:妳舉個例子。
甲:有壹位業余歌手寫了這樣壹首歌詞:
“親愛的小夥不要把窗戶敲,
姑娘啊正在把藍圖繪描。
當明天壹起散步在林蔭道,
請聽姑娘——
把心裏的話相告:
我繪的是現代化的美景,
它象金子在雪白的紙上跳躍。
它將喚起我們青年夥伴的熱情,
壹起在新長征路上奔跑。
呵!親愛的小夥不要把窗戶敲。”
乙:這小夥子也是,幹嗎緊著敲窗戶呀?
甲:依著妳 的意思。——
乙:推門兒進去吧。
甲:象話嗎。
乙:兩人談談。
甲:談什麽呀。小夥聽見這歌聲趕緊跑了。
乙:喲,別吹了。
甲:吹了?回去搞革新去啦。
乙:受教育了。
甲:再見壹面,姑娘就換歌了。
乙:怎麽唱?
甲:(唱)“妳唱呀,妳在我是眼睛裏。妳呀妳,我愛妳革新著了迷。我知道,我知道,眼睛傳神會言語。告訴妳、告訴妳,誰不愛小夥有出息。”
乙:妳幹嘛呢?
甲:(指乙)多有出息的小夥兒呀!
乙:我呀?!
甲:在我們祖國漂亮的詩句、動聽的歌聲中,妳不僅能看到我們民族用人類最豐富的情感來歌頌愛情,而且妳在 愛情的歌聲中可以聽到大自然的壹切壹切。
乙:“壹切壹切”包括什麽?
甲:那太多了,大自然有什麽。愛情的歌曲有什麽。
乙:生活當中的東西,那歌裏都有?
甲:妳可以隨便問,我用愛情的歌往返答。
乙:愛情的歌裏有花兒嗎?
甲:(唱)“好壹朵茉莉花,好壹朵茉莉花,滿園花草香也香不過它。”
乙:噢,這是江浙壹帶流行的民歌《茉莉花》。有唱山的嗎?
甲:(唱)“跑馬溜溜的山上,壹朵溜溜的雲喲。”
乙:噢,這是《康定情歌》。有鳥兒嗎?
甲:(唱)“百靈鳥雙雙的飛,是為了愛情來歌唱。”
乙:嘿,愛情歌裏什麽都有。有家雀兒嗎?
甲:(唱)“陽雀飛過高山頂……”
乙:等等,我沒問陽雀,我問家雀兒。
甲;麻雀?
乙:這沒有了吧!
甲:咱們先不唱家雀兒我就能聽得懂。
乙:只要有家雀兒我就能聽得懂。
甲:那好,妳聽著:(唱)“伊犁尤裏,阿格夜爾杜喀伊。杜喀伊列赫達,撒依來都,波爾鳩布杜拉伊艾提幹定,多喀夜徹夜,撒依來都。撒衣拉頗烏尼夜頌,帶姆的安都。”什麽意思?
乙:這……不知道。
甲:妳不是聽得懂嗎?
乙:我知道,沒家雀兒妳拿這蒙我。
甲:哎,這是維吾爾族民歌:“伊犁道路彎彎曲曲,有兩只麻雀在唱,它從早唱到晚,是否在唱我愛人的命運?”有家雀兒沒有?
乙:嘿,真是什麽都有。歌裏有唱夜貓虎的嗎?
甲:夜貓虎?
乙:就是蝙蝠。
甲:唱拉拉蛄好不好。
乙:拉拉蛄也行。
甲:什麽呀!到妳這兒凈惡心的。愛情的歌曲唱的東西得美,得招人喜歡,妳心裏喜歡什麽唱什麽。妳說妳喜歡什麽?
乙:我喜歡吃!
甲:喜歡吃呀?
乙:行不行?
甲:吃點什麽?
乙:水果行嗎?
甲:(唱)“滿山的葡萄哎,紅艷艷。摘串葡萄哎,妹妹妳嘗鮮,靠進身邊問壹句,這串葡萄甜不甜?”妳怎麽不說話。
乙:這麽甜的葡萄我得吃會兒呢。
甲:妳看,問什麽有什麽。
乙:愛情的歌裏有蔬菜嗎?
甲:談戀愛唱茄子、辣椒、西紅柿?
乙:別價,有蘑菇沒有?
甲:有。(唱)“滿山的香菇香噴噴。好象花開遍地香,巧手的姑娘采壹朵,送給哥哥聞壹聞。”
乙:這怎麽不讓吃,就讓聞呀?
甲:生蘑菇妳就吃?
乙:噢,還沒做熟呢。
甲:得擱上肉,佐料,抓壹把鹽,放上醬油,做好了盛上壹碗,嘗壹嘗。
乙:沖這香勁,我能吃兩碗。
甲:愛情的歌曲唱到香菇美磨。
乙:有沒有長唱水的。
甲:怎麽又想水了?
乙:那兩碗磨菇太鹹,得喝點水啦。
甲:(唱)“阿歌阿妹友誼長,好象那流水日夜響。流水也會有時盡,阿哥永遠在我身旁。”
乙:太美了。有唱巴豆的嗎?
甲:巴豆?
乙:就是壹種中藥,肚子不好,吃那打壹打。
甲:妳吃什麽了?
乙:就那兩碗蘑菇鬧的。
甲:有壹首佤族民歌叫《巴豆開花》,
乙:怎麽唱?
甲:(唱)“巴豆在什麽地方開花,巴豆在藤子上開花,我想摘花又沒摘,愛情叫我留住它。“
乙:敢情談戀愛得留著巴豆。
甲:什麽呀,人家把巴豆花看成是最漂亮的花,所以這麽唱。
乙:太美了。哎,愛情歌裏有動物嗎?
甲:動物?壹見面這麽唱:“我愛妳呀我愛妳,愛情就在咱心中。我象壹只大老虎,妳象壹只大狗熊!”
乙:哎,別比這個,比那老實點的。、
甲:老實點兒的?
乙:啊,象那綿羊有沒有?
甲:哎,羊還真有。(唱)“我願做壹只小羊,靠在妳身旁。”
乙:太可愛了。
甲:咩——
乙:嗬,還叫喚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