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2.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3.庭中有奇樹,綠葉發華滋。
4.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5.碧玉妝成壹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6.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7.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8.沈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9.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10.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11.昨夜西風雕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12.岸頭樹子直如筠,誰遣相招住水濱。 3有關樹的歇後語 千年大樹百年松——根深蒂固 汽車爬大樹——瞎來 蜻蜓撼樹——紋絲不動 牽牛花上樹——順桿爬 青門柳 唐白居易 青青壹樹傷心色,曾入幾人離恨中。
為近都門多送別,長條折盡減春風。 長安新柳 唐陳光 九陌雲初霽,皇衢柳已新。
不同天苑景,先得日邊春。 色淺微含露,絲輕未惹塵。
壹枝方欲折,歸去及茲晨。 臨川見新柳 唐崔櫓 不見江頭三四日,橋邊楊柳老金絲。
岸南岸北往來渡,帶雨帶煙深淺枝。 何處故鄉牽夢想,兩回他國見榮衰。
汀洲草色亦如此,愁殺遠人人不知。 柳 唐崔櫓 風慢日遲遲,拖煙拂水時。
惹將千萬恨,系在短長枝。 骨軟張郎瘦,腰輕楚女饑。
故園歸未得,多少斷腸思。 題柳 唐狄煥 天南與天北,此處影婆娑。
翠色折不盡,離情生更多。 雨余籠灞岸,煙暝夾隋河。
自有佳名在,秦松繼得麽。 新柳 唐杜牧 無力搖風曉色新,細腰爭妒看來頻。
綠蔭未覆長堤水,金穗先迎上苑春。 幾處傷心懷遠路,壹枝和雨送行塵。
東門門外多離別,愁殺朝朝暮暮人。 柳絕句 唐杜牧 數樹新開翠影齊,倚風情態被春迷。
依依故國樊川恨,半掩村橋半拂溪。 柳 唐方幹 搖曳惹風吹,臨堤軟勝絲。
態濃誰為識,力弱自難持。 學舞枝翻袖,呈妝葉展眉。
如何壹攀折,懷友又題詩。 柳 唐韓偓 壹籠金線拂彎橋,幾被兒童損細腰。
無奈靈和標格在,春來依舊褭長條。 柳 唐韓琮 折柳歌中得翠條,遠移金殿種青霄。
上陽宮女含聲送,不忿先歸舞細腰。 柳 唐韓溉 雪盡青門弄影微,暖風遲日早鶯歸。
如憑細葉留春色,須把長條系落暉。 彭澤有情還郁郁,隋堤無主自依依。
世間惹恨偏饒此,可是行人折贈稀。 詠柳 唐韓偓 褭雨拖風不自持,全身無力向人垂。
玉纖折得遙相贈,便似觀音手裏時。 詠柳 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壹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柳 唐李嶠 楊柳郁氤氳,金堤總翠氛。
庭前花類雪,樓際葉如雲。 列宿分龍影,芳池寫鳳文。
短簫何以奏,攀折為思君。 垂柳 唐李商隱 娉婷小苑中,婀娜曲池東。
朝佩皆垂地,仙衣盡帶風。 七賢寧占竹,三品且饒松。
腸斷靈和殿,先皇玉座空。 柳 唐李商隱 江南江北雪初消,漠漠輕黃惹嫩條。
灞岸已攀行客手,楚宮先騁舞姬腰。 清明帶雨臨官道,晚日含風拂野橋。
如線如絲正牽恨,王孫歸路壹何遙。 柳 唐李商隱 曾逐東風拂舞筵,樂遊春苑斷腸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帶斜陽又帶蟬。 題柳 唐李中 折向離亭畔,春光滿手生。
群花豈無艷,柔質自多情。 夾岸籠溪月,兼風撼野鶯。
隋堤三月暮,飛絮想縱橫。 柳 唐羅隱 壹簇青煙鎖玉樓,半垂闌畔半垂溝。
明年更有新條在,繞亂春風卒未休。 柳 唐慕幽 今古憑君壹贈行,幾回折盡復重生。
五株斜傍淵明宅,千樹低垂太尉營。 臨水帶煙藏翡翠,倚風兼雨宿流鶯。
隋皇堤畔依依在,曾惹當時歌吹聲。 柳 唐裴說 高拂危樓低拂塵,灞橋攀折壹何頻。
思量卻是無情樹,不解迎人只送人。 詠柳 唐吳融 自與鶯為地,不教花作媒。
細應和雨斷,輕只愛風裁。 好拂錦步障,莫遮銅雀臺。
灞陵千萬樹,日暮別離回。 柳 唐徐夤 漠漠金條引線微,年年先翠報春歸。
解籠飛靄延芳景,不逐亂花飄夕暉。 啼鳥噪蟬堪悵望,舞煙搖水自因依。
五株名顯陶家後,見說辭榮種者稀。 詠柳 唐薛逢 弱植驚風急自傷,暮來翻遣思悠揚。
曾飄紫陌隨高下,敢拂朱闌競短長。 縈砌乍飛還乍舞,撲池如雪又如霜。
莫令岐路頻攀折,漸擬垂陰到畫堂。 庭柳 唐姚系 裊裊柳楊枝,當軒雜佩垂。
交陰總***密,分條各自宜。 因依似永久,攬結更傷離。
愛此陽春色,秋風莫遽吹。 柳 唐張旭 濯濯煙條拂地垂,城邊樓畔結春思。
請君細看風流意,未減靈和殿裏時。 柳 唐鄭谷 半煙半雨江橋畔,映杏映桃山路中。
會得離人無限意,千絲萬絮惹春風。
2.關於樹的詩詞有哪些1、原文:六曲闌幹偎碧樹,楊柳風輕,展盡黃金縷。誰把鈿箏移玉柱,穿簾海燕雙飛去。滿眼遊絲兼落絮,紅杏開時,壹霎清明雨。濃睡覺來鶯亂語,驚殘好夢無尋處。
出自:五代·馮延巳《鵲踏枝·六曲闌幹偎碧樹》
釋義:在綠陰叢中,壹座別致、幽靜的小樓悄然獨立,曲曲折折的欄桿緊緊依偎著碧樹,兩者相映成趣。春風和煦輕柔,鵝黃嫩綠、如絲如縷的楊柳在風中款款擺動腰肢,搖曳多姿。
春光明媚,晴空萬裏,遊絲裊裊,柳絮翻飛,這已是暮春景象了,正當杏花盛開,嬌艷無比之際,卻下起了壹陣小雨。在如此深重的幽情之中,她不由沈沈睡去,正在睡酣夢甜之際,卻被窗外清脆的鶯啼聲驚起,而美夢也再也無尋處了。
2、原文:庭中有奇樹,綠葉發華滋。攀條折其榮,將以遺所思。馨香盈懷袖,路遠莫致之。此物何足貴,但感別經時。
出自:兩漢·佚名《庭中有奇樹》
釋義:庭院裏壹株佳美的樹,滿樹綠葉襯托著茂密的花朵,顯得格外春意盎然。我攀著樹枝,摘下了最好看的壹串花朵,想把它贈送給日夜思念的親人。花香充滿了我的衣服襟袖之間,可是天遙地遠,沒人能送到親人的手中。
並不是此花有什麽珍貴,只是別離太久,想借著花兒表達懷念之情罷了。
3、原文:樹繞村莊,水滿陂塘。倚東風、豪興徜徉。小園幾許,收盡春光。有桃花紅,李花白,菜花黃。遠遠圍墻,隱隱茅堂。飏青旗、流水橋旁。偶然乘興、步過東岡。正鶯兒啼,燕兒舞,蝶兒忙。
出自:宋代·秦觀《行香子·樹繞村莊》
釋義:綠樹繞著村莊,春水溢滿池塘,淋浴著東風,帶著豪興我信步而行。小園很小,卻收盡春光。桃花正紅,李花雪白,菜花金黃。
遠遠壹帶圍墻,隱約有幾間茅草屋。青色的旗幟在風中飛揚,小橋矗立在溪水旁。偶然乘著遊興,走過東面的山岡。鶯兒鳴啼,燕兒飛舞,蝶兒匆忙,壹派大好春光。
4、原文:窗前誰種芭蕉樹,陰滿中庭。陰滿中庭。葉葉心心,舒卷有餘清。(餘清 壹作:情)傷心枕上三更雨,點滴霖霪。點滴霖霪。愁損北人,不慣起來聽。
出自:宋代·李清照《添字醜奴兒·窗前誰種芭蕉樹》
釋義:不知是誰在窗前種下的芭蕉樹,壹片濃陰,遮蓋了整個院落。葉片和不斷伸展的葉心相互依戀,壹張張,壹面面,遮蔽了庭院。滿懷愁情,無法入睡,偏偏又在三更時分下起了雨,點點滴滴,響個不停。雨聲淅瀝,不停敲打著我的心扉。我聽不慣,於是披衣起床。
5、原文:參差煙樹灞陵橋,風物盡前朝。衰楊古柳,幾經攀折,憔悴楚宮腰。 夕陽閑淡秋光老,離思滿蘅臯。壹曲陽關,斷腸聲盡,獨自憑蘭橈。
出自:宋代·柳永《少年遊·參差煙樹灞陵橋》
釋義:高低不壹好像煙壹樣的柳樹掩映著灞陵橋。此處風俗依舊和往朝壹樣,送別的人們,折柳送親人。衰敗古楊柳,攀折已憔悴,如同楚宮中,如柳細腰女。夕陽悠閑照大地,秋光漸消去,離別的憂思如蘅草鋪滿江岸望不盡。壹首送別《陽關》曲,曲盡人腸斷,獨自倚靠著船欄桿久久行。
3.有哪些關於樹木的詩句妳好,關於樹木的古詩有:
柳
唐鄭谷
半煙半雨江橋畔,映杏映桃山路中。
會得離人無限意,千絲萬絮惹春風。
青門柳
唐白居易
青青壹樹傷心色,曾入幾人離恨中。
為近都門多送別,長條折盡減春風。
詠柳
唐韓偓
褭雨拖風不自持,全身無力向人垂。
玉纖折得遙相贈,便似觀音手裏時。
柳絕句
唐杜牧
數樹新開翠影齊,倚風情態被春迷。
依依故國樊川恨,半掩村橋半拂溪。
4.關於樹的詩句1.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曹操:《觀滄海》)
2.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過故人莊》)
3.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賈島:《題李凝幽居》)
4.碧玉妝成壹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賀知章:(詠柳))
5.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6.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崔顥:《黃鶴樓》)
7.沈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8.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楊萬裏:《小池》)
9.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10.昨夜西風雕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晏殊:《蝶戀花》)
11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
12.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韋應物:《滁州西澗》)
5.和樹有關的詩句有哪些和樹有關的詩句如下:
1. 庭中有奇樹,綠葉發華滋。——《庭中有奇樹》 佚名
釋義:
庭院裏壹株佳美的樹,滿樹綠葉襯托著茂密的花朵,顯得格外春意盎然。
2. 樹繞村莊,水滿陂塘。倚東風、豪興徜徉。——《行香子·樹繞村莊》秦觀
釋義:
綠樹繞著村莊,春水溢滿池塘,淋浴著東風,帶著豪興我信步而行。
3. 窗前誰種芭蕉樹,陰滿中庭。——《添字醜奴兒·窗前誰種芭蕉樹》李清照
釋義:
不知是誰在窗前種下的芭蕉樹,壹片濃陰,遮蓋了整個院落。
4. 參差煙樹灞陵橋,風物盡前朝。衰楊古柳,幾經攀折,憔悴楚宮腰。——《 少年遊·參差煙樹灞陵橋》柳永
釋義:
高低不壹好像煙壹樣的柳樹掩映著灞陵橋。此處風俗依舊和往朝壹樣,送別的人們,折柳送親人。衰敗古楊柳,攀折已憔悴,如同楚宮中,如柳細腰女。
5. 綠樹始搖芳,芳生非壹葉。——《芳樹》蕭衍
釋義:
轉眼間樹木就變綠了,微風過處,散發著滿樹的芳香。這芳香並非壹片葉子所能發出來的。
6. 芳樹千株發,搖蕩三陽時。——《芳樹》李爽
釋義:
春來時,千株樹木都競相發出新芽,在夏日照耀下隨風搖蕩。
7. 江水西頭隔煙樹。望不見、江東路。思量只有夢來去。更不怕、江闌住。——《望江東·江水西頭隔煙樹》黃庭堅
釋義:
站在西岸向東岸眺望,視線被如煙似霧的樹林隔斷,看不到江東路上走來的情人。我想只有在夢中往來相會,才不怕被江水阻攔。
8. 霜樹重重青嶂小,高棟飛雲,正在霜林杪。九日黃花才過了,壹尊聊慰秋容老。——《鳳棲梧·霜樹重重青嶂小》趙可
釋義:
霜樹重重疊疊遠山顯得越來越小,流動的雲團高高的樓閣仿佛就在林梢之上,九月九日重陽節剛剛過去。壹杯菊花酒聊以自慰衰老的容顏。
9. 枯藤老樹昏鴉,——《天凈沙·秋思》馬致遠
釋義:
天色黃昏,壹群烏鴉落在枯藤纏繞的老樹上,發出淒厲的哀鳴。
10. 碧玉妝成壹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詠柳》賀知章
釋義:
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輕柔的柳枝垂下來,就像萬條輕輕飄動的綠色絲帶。
6.描寫樹木的詩有哪些描寫樹木的詩有:壹、《感遇·江南有丹橘》唐 張九齡 江南有丹橘,經冬猶綠林。
豈伊地氣暖 , 自有歲寒心。可以薦嘉客,奈何阻重深。
運命唯所遇,循環不可尋。徒言樹桃李,此木豈無陰。
二、《柳絕句》唐杜牧 數樹新開翠影齊,倚風情態被春迷。依依故國樊川恨,半掩村橋半拂溪。
三、《柳》唐方幹 搖曳惹風吹,臨堤軟勝絲。態濃誰為識,力弱自難持。
學舞枝翻袖,呈妝葉展眉。如何壹攀折,懷友又題詩。
四、《柳》唐韓偓 壹籠金線拂彎橋,幾被兒童損細腰。無奈靈和標格在,春來依舊褭長條。
五、《柳》唐韓琮 折柳歌中得翠條,遠移金殿種青霄。上陽宮女含聲送,不忿先歸舞細腰。
《感遇·江南有丹橘》唐 · 張九齡 江南有丹橘,經冬猶綠林。豈伊地氣暖 , 自有歲寒心。
可以薦嘉客,奈何阻重深。運命唯所遇,循環不可尋。
徒言樹桃李,此木豈無陰。壹、鑒賞1、詩開頭兩句,詩人就以飽滿的熱情,頌揚橘樹經得起嚴冬考驗,繪制了壹幅江南橘林的美麗圖景,形成了壹個優美的藝術境界。
橘樹是果樹中的上品,又能經得起嚴冬風霜的熬煎,終年常綠,因此詩人以丹橘自喻是有深刻含意的。這是詩人借用橘樹來比喻自己“受命不遷”、“橫而不流”的人格。
這裏,詩人不僅寫了橘樹的外形,而在著意表現它堅強不屈的精神,達到了形神的有機結合。同時呈獻在讀者面前的,並非壹棵橘樹,而是壹片橘林。
詩人是在描寫包括他自己在內的“群像”。這就使得詩的意境更為深遠開闊,形象更為高大生動。
2、三、四兩句,寫橘樹的特點。詩人告訴讀者橘樹的經冬翠綠,並非因為江南氣候暖和,而是因為它有著耐寒的本性。
在這裏,詩人采用的是問答的形式,問得自然出奇,答得分外有味,把橘樹本身的特性簡明地概括出來。詩人通過“歲寒心”的雙關語,壹方面巧妙地指出橘樹的耐寒本性,同時又用以比喻詩人的高尚美德。
這是借橘樹的本性寫詩人的心靈之美,既是詩中主人公的自我畫像,也是當時千萬個正直知識分子的品德的寫照。從而使詩的主旨又深化了壹層。
3、下面六句,是敘事,也是抒情。五、六兩句是說:這些甜美的丹橘本可以送到遠方呈獻給尊貴的客人,無奈關山重疊,通道受阻。
言下之意,他本可以將賢者推薦給朝廷,可惜道路被阻塞。這兩句妙喻天成,不露痕跡。
詩人借用眼前的景物,通過豐富的想象,表現了封建社會壹個忠君愛國的知識分子,在遭貶的情況下,仍然不甘沈淪,依舊關心國家前途和命運的可貴品質。七、八兩句是詩人從感慨中得出的判斷:命運的好壞,只是因為遭遇的不同;而這又如同周而復始的自然規律壹樣,其中的道理實在難以捉摸。
這是詩人根據自身經歷所發出的感嘆。最後兩句是緊承“運命”兩句而來。
詩人大聲疾呼:不要只說種桃李,橘樹難道不能供人乘涼嗎?很清楚,詩人在為橘樹鳴不平,也是在為賢者鳴不平。也就是說,賢者能人,不會不如李林甫之流。
這兩句是對朝廷聽信讒言、邪正不辨、嚴厲斥責,也是全詩的主旨所在。由於詩人有深刻的洞察力和高度的藝術概括力,因此這兩句議論寫得十分親切自然,深刻有力,大大增加了詩的內涵。
這裏運用暗喻來抨擊時弊,能發人深思,給人以很大的啟迪。4、從結構上看,這首詩短短五十字,構思精巧,結構嚴密,抒情寫意,回環起伏。
開頭以橘起,最後以橘結,前呼後應,且深化主題。尤其是最後出人意料的設問,震人心弦,增添了詩的藝術魅力. 張九齡詩歌語言生動、比喻貼切,毫無矯揉造作、雕琢晦澀之病。
劉熙載在《藝概》中,稱張九齡的詩歌“獨能超出壹格,為李、杜開先”。這壹評價是非常恰當的。
劉禹錫說九齡“自內職牧始安(今桂林),有瘴癘之嘆;自退相守荊戶,有拘囚之思。托諷禽鳥,寄詞草樹,郁然與騷人同風。”
就是指這類《感遇詩》。二、作者簡介:張九齡(678年—740年)字子壽,壹名博物,謚文獻。
漢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廣東省韶關市)人,世稱“張曲江”或“文獻公”。唐朝開元年間名相,詩人。
西漢留侯張良之後,西晉壯武郡公張華十四世孫。七歲知屬文,唐中宗景龍初年進士,始調校書郎。
玄宗即位,遷右補闕。唐玄宗開元時歷官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中書令。
母喪奪哀,拜同平章事。是唐代有名的賢相;舉止優雅,風度不凡。
自張九齡去世後,唐玄宗對宰相推薦之士,總要問“風度得如九齡否?”因此,張九齡壹直為後世人所崇敬、仰慕。[1][2] 張九齡是壹位有膽識、有遠見的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詩人、名相。
他忠耿盡職,秉公守則,直言敢諫,選賢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趨炎附勢,敢與惡勢力作鬥爭,為“開元之治”作出了積極貢獻。他的五言古詩,詩風清淡,以素練質樸的語言,寄托深遠的人生慨望,對掃除唐初所沿習的六朝綺靡詩風,貢獻尤大。
有《曲江集》。譽為“嶺南第壹人”。
[2] 張九齡為張說所獎掖和拔擢,張說去世後,他又於開元二十壹年輔佐玄宗為宰相。作為開元盛世的最後壹個名相,他深為時人所敬仰,王維、杜甫都作有頌美他的詩篇。
他曾辟孟浩然為荊州府幕僚,提拔王維為右拾遺;杜甫早年也曾想把作品呈獻給他,未能如願,晚年追憶,猶覺。
7.與樹木有關的詩句1. 折得壹枝香在手,人間應未有--宋.王安石《甘露歌》
2.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宋.宋祁《玉樓春》
3.春色滿園關不住,壹枝紅杏出墻來--宋.葉紹翁《遊園不值》
4.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宋.朱熹《春日》
5.林間新綠壹重重,小蕾深藏數點紅--金.元好問《同兒輩賦未開海棠》
6.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唐.賀知章《詠柳》
7.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唐.杜牧《山行》
8.碧玉妝成壹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8.描寫樹木詩句描寫樹木詩句: 1、雲鎖嫩黃煙柳細,風吹紅蒂雪梅殘。
——五代:閻選《八拍蠻·雲鎖嫩黃煙柳細》 譯文:煙霧籠罩著樹林,柳樹垂著嫩黃的細枝;春風吹起花朵的根蒂,連紅梅也在不斷雕零。 2、野渡舟橫,楊柳綠陰濃。
——宋代:謝逸《江神子·杏花村館酒旗風》 譯文:野外渡舟橫在江上,楊柳綠油油的,濃濃的春的味道。 3、柳條百尺拂銀塘,且莫深青只淺黃。
——宋代:楊萬裏《新柳》 譯文:百尺長的柳條輕拂過閃耀著銀光的水塘,柳色尚且還不是深青的,只是淺淺的黃。 4、楊柳散和風,青山淡吾慮。
——唐代:韋應物《東郊》 譯文:嫩綠的楊柳伴隨著春風蕩漾,蒼翠的山峰淡化了我的思慮。 5、庭前時有東風入,楊柳千條盡向西。
——唐代:劉方平《代春怨》 譯文:壹陣東風從小院裏吹過;千萬條柳枝便如同千萬縷離情,壹條壹縷都向西指;那迢迢的西陲啊,正是愛人守戍的地方。 6、曾城填華屋,季冬樹木蒼。
——唐代:杜甫的《成都府》 譯文:城市中華屋高樓林立,寒冬臘月裏樹木蒼蒼。 7、楊柳千條拂面絲,綠煙金穗不勝吹。
——唐代:溫庭筠《題柳》 譯文:綠煙:指楊柳繁茂如煙的枝條。金穗:金色的嫩枝。
吹:壹本作“移”。 8、東風吹柳日初長,雨余芳草斜陽。
——宋代:秦觀《畫堂春·春情》 譯文:東風吹柳的爛漫時節,白晝逐漸加長,外面剛剛下完小雨,芳草在斜陽下閃著流光。杏花被東風吹散,四處飄蕩,掉在屋梁的燕巢上,燕巢也芳香。
年輕女子躺羅帳,醒來發現壞了紅妝。 9、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唐代: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譯文:忽然間宛如壹夜春風吹來,好像是千樹萬樹梨花盛開。 10、碧湖湖上柳陰陰,人影澄波浸,常記年時歡花飲。
——元代:楊果《小桃紅·碧湖湖上柳陰陰》 譯文:碧綠的湖面上籠罩著柳蔭,人的倒影在明凈的水波中映浸。經常浮現在記憶裏的是年時節下花前的暢飲。
11、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宋代:楊萬裏《小池》 譯文:泉眼悄然無聲是因舍不得細細的水流,樹蔭倒映水面是喜愛晴天和風的輕柔。
12、青青河畔草,郁郁園中柳。——兩漢:佚名《青青河畔草》 譯文:河邊的草地草兒青綠壹片,園中茂盛的柳樹郁郁蔥蔥。
13、柳葉隨歌皺,梨花與淚傾。——宋代:黃庭堅《南歌子·槐綠低窗暗》 譯文:只見她柳眉伴著離歌緊皺,梨花面容有淚流傾。
14、為近都門多送別,長條折盡減春風。——唐代:白居易《青門柳》 譯文:附近的關卡周圍也全是送別的人,每個人都折柳來送離別的友人。
15、花明柳暗繞天愁,上盡重城更上樓。——唐代:李商隱《夕陽樓》 譯文:人的壹生總是非636f7079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66303162常多的波折,花明柳暗之事讓人興起無限愁緒,就像盡力登上很高的城樓才發現更高的樓還在前方。
9.贊美樹的古詩句贊美樹的古詩句:
唐代白居易《楊柳枝詞》
壹樹春風千萬枝,嫩如金色軟於絲。
永豐西角荒園裏,盡日無人屬那個?
青門柳
唐白居易
絮撲白頭條拂面,使君無計奈春何。
青青壹樹傷心色,曾入幾人離恨中。
為近都門多送別,長條折盡減春風。
蘇州柳
唐白居易
金谷園中黃裊娜,曲江亭畔碧婆娑。
老來處處遊行遍,不似蘇州柳最多。
絮撲白頭條拂面,使君無計奈春何。
長安新柳關於贊美樹的詩句關於贊美樹的詩句
唐陳光
色淺微含露,絲輕未惹塵。壹枝方欲折,歸去及茲晨。
九陌雲初霽,皇衢柳已新。不同天苑景,先得日邊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