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代: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白話文釋義: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鋪上了壹層霜雪那樣白,樹上的鴉雀停止了聒噪,進入了夢鄉。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濕庭中的桂花。今夜,明月當空,人們都在賞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誰家?
2,《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代: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壹人。
白話文釋義:獨自遠離家鄉無法與家人團聚,每到重陽佳節倍加思念遠方的親人。遠遠想到兄弟們身佩茱萸登上高處,也會因為少我壹人而生遺憾之情。
3,《除夜作》唐代: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淒然。
故鄉今夜思千裏,霜鬢明朝又壹年。
白話文釋義:住在客棧裏,獨對殘燈,睡不著覺。不知什麽緣故,詩人的心情變得十分淒涼悲傷。在這除夕之夜,想象故鄉人思念千裏之外的自己的情景,而明天又要增加壹歲,新添不少白發啊。
4,《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唐代: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臺,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白話文釋義:在重陽節這天登高回望故鄉,身處他鄉,設席送朋友離開,舉杯之際,分外愁。心中已經厭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種愁苦,我想北歸不得,鴻雁為何還要從北方來。
5,《采桑子·九日》清代:納蘭性德
深秋絕塞誰相憶,木葉蕭蕭。鄉路迢迢。六曲屏山和夢遙。?
佳時倍惜風光別,不為登高。只覺魂銷。南雁歸時更寂寥。
白話文釋義:深秋時分,在這遙遠的邊塞,有誰能記得我?樹葉發出蕭蕭的聲響。返鄉之路千裏迢迢。家和夢壹樣遙不可及。重陽佳節,故園風光正好,離愁倍增。不願登高遠望。只覺心中悲傷不已。當鴻雁南歸之際,將更加冷落淒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