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古語有言:黃河清,聖人出。現在黃河真的變清了,這句話該怎麽理解呢?

古語有言:黃河清,聖人出。現在黃河真的變清了,這句話該怎麽理解呢?

海宴河清這個詞在很早之前就出現了,代表著祥瑞及天下太平,安居樂業。?聖人出,黃河清?出自明?程登吉所著《幼學瓊林》壹書,意思是說黃河之水常年渾濁,如果變得清澈,就視為祥瑞的征兆,預示有聖人出現治理社會,將天下太平。但這個論斷有些模糊,究竟聖人先出,還是黃河先清?

現有史料已經記載,至少在春秋戰國時期黃河的水就是渾濁的,在《春秋左傳?襄公》中有這樣壹個故事, 魯襄公八年(前565), 鄭國受到楚國的攻擊,是屈從於楚?還是抗擊楚兵等待晉兵來救?鄭國的當權者出現兩派,爭論激烈。主張歸順楚國的 子駟,引詩為喻:? 俟河之清,人壽幾何!?意思是壹個人想在有生之年見到黃河變清,幾乎不可能,等晉國出兵來救,也是等不到的。

在歷史上,黃河水患不斷,從公元前602年,到公元1938年之間,黃河***泛濫1590多次,改道26次,古代典籍對這些的記載也是數不勝數。

當堯之時, 洪水橫流,泛濫於天下?(《孟子? 滕文公》)。?河災之 羨溢,害中國也尤甚?( 《漢書?溝洫誌》)。後來有大禹治水,?禹疏 九河,瀹濟、漯而註諸海;決汝、漢,排淮、泗,而註之江,然後中國可得而食也。?(《孟子?滕文公》)

有民間傳聞,黃河大約五百年變清壹次,也有說壹千年變清壹次,全才羅貫中先生曾言:? 普天有道聖人生,大地山川盡效靈。塵濁想應淘汰盡,黃河萬裏壹時清?

當然了,這個聖人肯定不是普通人,是必須得是能治理天下能讓國家興盛的大人物,但是這只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古代壹些官員用來拍馬屁的工具。

因為黃河很長,是分河段的,並不是所有地方都汙濁,古代也出現了幾次黃河河道大規模變清的跡象,但當時的君主卻算不上是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