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有著名的學者陳普寫下壹系列關於詠史的詩詞,特別是關於壹代雄主曹操,慨嘆魏武帝雄才大略,揮鞭平天下,壹掃各方諸侯。特選取四首描寫曹操的詩句,與大家分享。
陳普,字尚德,號懼齋,世稱石堂先生,南宋著名教育家、理學家,早年潛心研究朱熹理學,博聞強識,知識淵博,筆耕不輟,著作頗豐,他知識面很廣,天文地理無所不知,陰陽八卦樣樣精通,南宋滅亡後不應元朝的征召,設館教學,致力於學術的教學和研究,收徒眾多,贏得很高的學士聲望。
《詠史其五-曹操》
劉備孫權豈可忘,南來舉趾遽揚揚。
劉琮脫用王威計,送死何須到武昌。
——天下英雄誰敵手孫劉,不說青梅煮酒論英雄,也不說北上抗擊袁紹,只是曹操南下吞並荊州,劉表驚懼而死,劉表之子劉琮在投降派的建議下,采取妥協投降政策,不采用王威的抵抗之策,結果劉琮及家人被流放到青州,半路被殺,導致身死族滅,可悲可嘆。側面反映了曹操的雄才大略和不拘小節,南下取荊州,嚇死了劉表,嚇跑劉備,嚇壞劉琮直接投降,容納荊襄士族投誠,曹操自身王霸之氣不斷外漏,王者之像盡顯無疑。
《詠史下·曹操七首》
橫槊南來氣吐霓,北歸裁得景升兒。
誰言孟德烏林日,全似本初官渡時。
——曹操吞並荊州橫槊長江戰孫劉,八十萬大軍南下牧馬,飲馬長江,投鞭斷流,何其雄哉,可惜中計被孫劉聯軍在烏林壹把火燒的精光,曹操南下兼並天下、統壹全國的期望落空了。曹操大戰袁紹,兩軍對峙於黃河兩岸,曹操實力弱不能勝利,後許攸投靠獻計火燒烏巢,奠定了統壹北方的基礎。然而僅僅過了幾年曹操有點膨大自滿了,不善於納諫,曹操卻被自鳴得意的壹招被人反用,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當時的曹操頭腦不清晰、自大膨脹,喪失了應有的素質和才幹,手下文武也是束手無策,結果導致大敗而回。
《詠史下·曹操七首》
揚旌北向顧南州,牧馬東行向北愁。
亂世奸雄還自嘆,景升直與本初謀。
——曹操和袁紹對陣河北,決戰不下,而此時的劉表卻踟躕不前,猶豫難決,喪失了和袁紹聯手夾擊曹操的機會,給予了曹操存活的機會,導致養虎為患,喪失了壹次絕佳的良機,結果曹操收拾袁紹轉頭南下就收拾劉表,曹操把握劉表的心思到了極致,可見其識人之能,如果劉表早點知道,既知現在何必當初,不出兵不救援不襲擾,可能會後悔至極,猶豫不決害死人,高手對決壹招斃命。
《詠史下·曹操七首》
英姿蕭颯發硎刀,除卻無君事事高。
孟德文王能幾許,只爭謙退與矜豪。
——曹操文武兼備,戎馬壹生,南征北戰,掃除了很多的地方割據勢力,指點江山,揮斥方遒,其雄姿英發,誌得意滿之姿態躍然紙上,將曹操與周文王相提並論,韜光養晦,隱忍非凡,能文能武,才幹卓著。而曹操帶領麾下文物群臣南征北戰,發展農桑,抑制世家大族,唯才是舉,終於闖下偌大的基業,不愧為壹代梟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