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句如下:
1、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解析:人死後可以說是無牽無掛了,可詩人卻心系未收復的失地。他以激昂熱切的筆調,表達了渴望祖國統壹的堅定信念,充分體現了年邁衰老的詩人愛國報國之情。
2、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解析:這首詩手起筆落,凜然風骨,浩然正氣充斥天地間。詩人借古諷今,愛國之情溢於言表,真是巾幗不讓須眉。
3、不惜千金買寶刀,貂裘換酒也堪豪。壹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
解析:列強瓜分中國,堂堂禮儀之邦,卻是衣冠委地。詩人是革命者,不惜“千金買寶刀”,隨時準備將壹腔熱血灑在祖國統壹的革命大業上。這是鑒湖女俠的颯爽英姿。
4、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解析:詩詞的大意是說怎能說沒有衣裳?我願和妳披壹樣的戰袍。君王要出兵打仗,就準備好我們的鎧甲武器。咱們***同面對敵人(***同戰鬥,同進同退)!本詩運用了《詩經》中詩歌慣用的重章疊唱,其中的三個小節只是更換了幾個詞。
5、曼余目以流觀兮,冀壹反之何時。鳥飛反故鄉兮,狐死必首丘。信非吾罪而棄逐兮,何日夜而忘之。
解析:放眼四下觀望啊,多希望什麽時候能返回郢都壹趟!鳥兒高飛終要返回舊巢啊,狐貍在死的時候頭也壹定向著狐穴所在的方向。確實不是因為我的罪過,但卻遭放逐啊,日日夜夜,我哪裏能忘記它壹壹我的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