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中菊花的象征意義
詩歌中菊花的象征意義,詩的本質的特征是抒情美,古往今來很多詩人都很推崇菊花的,詩歌吟詠菊花,賦予菊花的意義是有很多的,以下來了解詩歌吟詠菊花及相關資料。
詩歌中菊花的象征意義1壹、菊花的象征意義:
1、在古神話傳說中菊花還被賦予了吉祥、長壽的含義。
2、菊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三,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之壹,也是世界四大切花(菊花、月季、康乃馨、唐菖蒲)之壹,產量居首。
3、因菊花具有清寒傲雪的品格,才有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名句。中國人有重陽節賞菊和飲菊花酒的習俗。唐·孟浩然《過故人莊》:“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二、菊花的詩句:
1、過故人莊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2、作者是唐代詩人孟浩然。
3、白話譯文:
老朋友預備豐盛的飯菜,要請我到他好客的農家。
翠綠的樹林圍繞著村落,蒼青的山巒在城外橫臥。
推開窗戶面對谷場菜園,手舉酒杯閑談莊稼情況。
等到九九重陽節到來時,再請君來這裏觀賞菊花。
擴展資料:
品種分類:
壹、花期:
1、夏菊:又名五九菊。在每年農歷5月及9月各開花壹次。現今利用保護設施栽培可在陽歷5月及10月各開花壹次。
2、秋菊:花期有早、晚之分。早菊花期在9月中、下旬為中型菊。晚菊花期在10-11月為大型菊,是栽培最普遍的秋菊。
3、寒菊:又稱冬菊。花期自12月至翌年1月。
二、花徑:
1、大菊:花的直徑在10厘米以上,多用作多本菊和標本菊栽培。
2、中菊:花的直徑為6-10厘米,老用作花壇菊及大立菊栽培。
3、小菊:花的直徑在6厘米以下,屬滿天星型,可作盆菊、懸崖菊、紮菊、盆景菊等,以布置庭園或陳設。
三、顏色
1、單色:
單色是指壹花壹色,有黃、白、紫、紅、粉、綠、墨、泥金、雪青等。除基本色系外,每個色系又可分成多個色調。這就比較難以描述和準確把握。
2、復色:
復色是指即壹花有兩種以上的顏色,色彩變化也較豐富。
有壹朵花兩種顏色的如紅黃各半的“二喬”、紅黃二色的“鴛鴦荷”。
有背腹兩種顏色的,如背面為黃色腹面為紅色的”金背大紅”。
有花瓣以壹色為底色,其上有其他顏色條紋或斑點的,如以粉紫為底色,其上有白色斑點的“梅花鹿”。
有以花瓣基部為壹色,先端為另壹色的,如管瓣為紅色,先端為黃色的“赤線金珠”;有心花為壹色,邊花為另壹色,但反差不大的,如“初鳳”、“綠水”。
詩歌中菊花的象征意義2菊花的象征意義詩詞
1、寒菊 / 畫菊
鄭思肖 〔宋代〕
花開不並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這首詠物詩,以寒菊象征忠於故國決不向新朝俯首的凜然氣節。詩中句句扣緊寒菊的自然物性來寫,妙在這些自然物性又處處關合、暗示出詩人的情懷。“抱香”,喻指自己高潔的民族情操,“北風”,雙關語,暗示北方來的蒙古統治者。全詩寫得壯烈激昂,擲地有聲。
2、菊花
元稹 〔唐代〕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這首詩從詠菊這壹平常題材,發掘出不平常的詩意,給人以新的啟發,顯得新穎自然,不落俗套。在寫作上,用語淡雅樸素,饒有趣味。筆法也很巧妙,前兩句寫賞菊的實景,為渲染愛菊的氣氛做鋪墊;第三句是過渡,筆鋒壹轉,跌宕有致,最後吟出生花妙句,進壹步開拓美的境界,增強了這首小詩的藝術感染力。
3、不第後賦菊 / 菊花
黃巢 〔唐代〕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這首詩是唐末農民起義領袖黃巢所作的'詠物詩。此詩運用比喻的手法,賦予菊花以英雄風貌與高潔品格,把菊花作為廣大被壓迫人民的象征,以百花喻指反動腐朽的封建統治集團,形象地顯示了農民起義領袖果決堅定的精神風貌。全詩辭采壯偉,設喻新穎,想象奇特,意境瑰麗,氣魄雄偉。
詩歌中菊花的象征意義3菊花象征著什麽意義
第壹,菊花象征著素質高雅,品德優良。我們讀《詩經》,讀《楚辭》,就知道古人以香花美人比喻君子。詩人寫花不是純粹的詠物,往往詩歌裏面都是有所寄托的。
例如屈原的《離騷》裏就有“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早晚飲用木蘭花上的露水和菊花的花瓣,並不是說詩人不食人間煙火,而是指詩人憂國憂民,以及人格品行的高潔。
妳想這木蘭花上的露水,那是天上降下來的,沒有落地沾染上壹點灰塵,它比山泉水還要純凈。菊花本來就清涼去熱,又加上秋後寒霜浸染,那更是玉質瓊香。可見屈原不與世俗同流合汙,人格的高潔。
第二,象征著隱逸超脫,淡泊名利。因為菊花不愛熱鬧,它不與百花在春天爭艷,而是退卻到秋天,在落木蕭蕭的氣候中開放,馨香馥郁,不希求人知道,經受得住孤獨與寂寞的考驗。
陶淵明就是這樣的壹個隱者,他不慕榮利,不為五鬥米向鄉裏小兒折腰,彭澤縣令不做了,回到他的老家,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親自參加體力勞動。
陶淵明回歸到山水田園,過著壹種與世無爭的生活。他的《飲酒》詩中“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就充分表現了這麽壹種脫離樊籠後悠然自得的狀態。
古人大隱隱於朝,中隱隱於市,小隱隱於野,像伯夷叔齊,像東方朔等,都是隱逸的典範。他們達則兼濟天下,時運不濟則歸隱山林,獨善其身。當然也有像盧藏用這樣走終南捷徑的人。
第三,象征著銳意進取,堅貞不屈。因為菊花雖然是開在萬木蕭疏的寒秋,但是它並沒有畏懼,它迎難而上,精神抖擻,淩霜開放,表現了壹種無所畏懼的精神。
這種頑強的拼搏精神,我們在農民起義領袖黃巢的詩歌裏讀到,“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百花雕零的時候,菊花卻威武地走來了。
蘇東坡也在《冬景》詩中說,“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那些人們歌頌的荷花,到了冬天連遮風擋雨的葉子都枯萎了,而菊花還向著風霜伸出堅強的枝條。
第四,象征著壹種堅守不棄,知恩圖報。大凡花朵過了鼎盛時期就會衰敗墜落於地,就是鳥兒長大了也要離開原來的巢穴。而菊花就不是這樣,它枯萎了也要緊緊地抱住枝條,不肯松手。
這就是壹種堅守,是對故土故枝的感恩。朱淑真的《菊花》詩裏就有,“寧可抱香枝頭老,不求黃葉舞秋風”。菊花不像那些楓葉,經霜變紅以後,就離開樹枝,在空中飄舞,展示那壹瞬間的輝煌。
鄭板橋也寫過壹首《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竹子的這種堅守和菊花壹樣,都是壹種正義和仁愛的體現。
第五,還象征著壹種憔悴憂慮,悲傷愁苦。因為菊花的形態,特別是它的花瓣壹絲絲瘦長,在枯萎時更是軟綿綿的,這就像人們在思慮憔悴時那種有氣無力的情形。
習慣用菊花來比喻人的精神狀態的要算李清照了。“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她新婚後思念丈夫趙明誠,借酒消愁,說自己憔悴消瘦得像菊花壹樣。
其實,在特定的語境裏,菊花還有很多象征意義的。如表示長久、長壽和永恒等,人們常常將松菊鶴相提並論。白菊還有壹種追悼紀念的意思。
古時候人們佩戴菊花,還象征著浪漫無邪,豪放不羈。杜牧《九日齊山登高》的詩中就有“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陶淵明簪菊更是習以為常,他”短鬢冷沾三徑露,葛巾香染九秋霜”,他把濾酒的葛巾層繞在頭上,再插滿菊花,故意惹得旁人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