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雎的意境美為詩意地描繪了壹個完整的愛情審美過程,即人的美外形美和心靈美的審美過程,為我們創造出了美麗的自然和人的圖景。
1、簡介
《周南·關雎》是中國古代第壹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第壹首詩,通常認為是壹首描寫男女戀愛的情歌。此詩首章以關雎鳥相向合鳴,相依相戀,興起淑女配君子的聯想。以下各章,又以采荇菜這壹行為興起主人公對女子瘋狂的相思與追求。
全詩在藝術上巧妙地采用了“興”的表現手法,語言優美,善於運用雙聲疊韻和重章疊詞,增強了詩歌的音韻美和寫人狀物、擬聲傳情的生動性。
2、原文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創作背景和整體賞析:
1、創作背景
周代由文、武奠基,成、康繁盛,昭、穆以後,國勢漸衰。後來,厲王被逐,幽王被殺,平王東遷,進入春秋時期。春秋時期王室衰微,諸侯兼並,夷狄交侵,社會處於動蕩不安之中。
周代設有采詩之官,每年春天,搖著木鐸深入民間收集民間歌謠,把能夠反映人民歡樂疾苦的作品,整理後交給太師(負責音樂之官)譜曲,演唱給天子聽,作為施政的參考。
2、整體賞析
《周南·關雎》這首短小的詩篇,在中國文學史上占據著特殊的位置。它是《詩經》的第壹篇,而《詩經》是中國文學最古老的典籍。
雖然從性質上判斷,壹些神話故事產生的年代應該還要早些,但作為書面記載,卻是較遲的事情。所以差不多可以說,壹翻開中國文學的歷史,首先遇到的就是《關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