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關於陰柔之美的詩句

關於陰柔之美的詩句

1.急求表現陽剛之氣與陰柔之美的古詩句

1、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宋·文天祥《過零丁洋》

譯文:人生自古以來有誰能夠長生不死?我要留壹片愛國的丹心映照史冊。

2、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出自唐代李賀的《南園十三首·其五》

譯文:男子漢大丈夫為什麽不腰帶武器,去收復黃河南北被割據的關塞河山五十州呢?

3、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出自宋代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

譯文:我姑且抒發壹下少年的豪情壯誌,左手牽著黃犬,右臂托起蒼鷹,頭戴華美鮮艷的帽子,身穿貂鼠皮衣,帶著隨從疾風般席卷平坦的山岡。為了報答全城的人跟隨我出獵的盛意,我要像孫權壹樣,親自射殺猛虎。

4、沙場烽火連胡月,海畔雲山擁薊城。少小雖非投筆吏,論功還欲請長纓。——出自唐代祖詠的《望薊門》

譯文:戰場烽火連天遮掩邊塞明月,南渤海北雲山拱衛著薊門城。少年時雖不像班超投筆從戎,論功名我想學終軍自願請纓。

5、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出自唐代王昌齡的《從軍行七首·其四》

譯文:守邊將士身經百戰,鎧甲磨穿,壯誌不滅,不打敗進犯之敵,誓不返回家鄉。

2.幾篇描寫陽剛之美或陰柔之美的文章或詩句

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

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飲中八仙歌》

自力更生不怕險,艱苦奮鬥排萬難。前仆後繼創奇跡,“人造天河”流清泉。——《紅旗渠贊》

在《登黃鶴樓》中,詩人寫到:楚漢已別四春秋,今日重登黃鶴樓。唐宋明清俱往矣,才子佳人抒憂愁。故人雖隨黃鶴去,龜蛇鎖江異錦繡。俯聞波濤浪打浪,江山代代數風流。

怒發沖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擡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 ,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梳洗罷, 獨倚望江樓。

過盡千帆皆不是,

斜暉脈脈水悠悠。

腸斷白蘋洲。

溫庭筠的《望江南》

3.有陽剛之氣的詩

怒發沖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擡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 ,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嶽飛的《滿江紅》!!!!!超男人!!!

賞析:我怒發沖冠,獨自登高憑欄,陣陣風雨剛剛停歇。我擡頭遠望天空壹片高遠壯闊。我禁不住仰天長嘯,壹片報國之心充滿心懷。三十多年的功名如同塵土,八千裏經過多少風雲人生。好男兒,要抓緊時間為國建功立業,不要空空將青春消磨,等年老時徒自悲切。靖康年間的奇恥大辱,至今也不能忘卻。作為國家臣子的憤恨,何時才能泯滅!我要駕上戰車,踏破賀蘭山口。我滿懷壯誌,發誓喝敵人的鮮血,吃敵人的肉。待我重新收復舊日山河,再帶著捷報向國家報告勝利的消息。

陰柔:原文:

梳洗罷, 獨倚望江樓。

過盡千帆皆不是,

斜暉脈脈水悠悠。

腸斷白蘋洲。

溫庭筠的《望江南》

賞析:梳洗完畢,獨自壹人登上望江樓,倚靠著樓柱凝望著滔滔江面。千帆過盡盼望的人都沒有出現,太陽的余暉脈脈地灑在江面上,江水慢慢地流著,思念的柔腸縈繞在那片白頻洲上。

鑒賞:詞中癡情女子對愛人的思念,真摯感人。望江樓上悄然獨立,只為能找尋心上人的歸蹤。夕陽西下,萬舟駛過,仍沒有愛人的身影。中人那悠悠流水,緩緩東流。心中的愛與恨,相思與失望交織壹起,不令人黯然神傷!

:-D給個分鼓勵下啦!!!!!!

4.景美人更美的詩句

1、雲想衣裳花想容, 春風拂檻露華濃。唐·李白《清平調·其壹》

譯文:見雲之燦爛想其衣裳之華艷,見花之艷麗想人之容貌照人。

2、若非群玉山頭見, 會向瑤臺月下逢。唐·李白《清平調·其壹》

譯文:若不是在群玉山頭見到了她,就是在瑤池的月光下來相逢。

3、壹枝紅艷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唐·李白《清平調·其二》

譯文:貴妃真是壹枝帶露牡丹,艷麗凝香,楚王神女巫山相會,枉然悲傷斷腸。

4、借問漢宮誰得似? 可憐飛燕倚新妝。 唐·李白《清平調·其二》

譯文:問漢宮得寵妃嬪,誰能和她相像?可愛無比的趙飛燕,還得依仗新妝!

5、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唐·李白《清平調·名花傾國兩相歡》

譯文:絕代佳人與紅艷牡丹相得益彰,美人與名花長使君王帶笑觀看。

6、解釋春風無限恨,沈香亭北倚闌幹。唐·李白《清平調·名花傾國兩相歡》

譯文:動人姿色似春風能消無限怨恨,在沈香亭北君王貴妃雙依欄桿。

7、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宋·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其二》

譯文: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妝濃抹都是那麽得十分適宜。

5.《陌上桑》中寫羅敷內在美的詩句

寫羅敷的美麗壹是為了塑造壹個鮮明、突出、動人的人物形象,二是與下文使君形成對比。寫羅敷的美麗采用的主要是側面描寫的方法,有美好景物的渲染,有精美器物的陪襯,有美麗服飾的描繪,有行者、少年、耕者、鋤者的傾慕。詩中的側面描寫調動了多種藝術手段,運用了誇張、排比的手法,極大的美化了主人公,使羅敷的形象鮮明、突出。

全詩三層。第壹層先以華美的詞藻對羅敷的美麗做鋪敘性的正面描寫,再以誇張手法寫眾人看到羅敷後的失態反應,從側面烘托羅敷的美,並由此營造出壹種輕松活潑的戲劇氣氛,為太守的出場作了鋪墊。第二層寫羅敷拒絕太守的無理要求,幾乎全用對話寫成。太守與羅敷之間本有壹段距離,對話雖緊相承接,其實有小吏在中間奔走傳話,具有戲劇表演般的效果。第三層寫羅敷誇夫。在誇夫中處處暗含著與太守的對比和對太守的譏諷。從羅敷揚眉吐氣、越誇越高興的語氣中,可以知道她已鎮住了太守,至於太守聽後的掃興之態,就留給讀者去想象吧。所以本詩雖嘎然而止,卻余意綿綿。

②高超的側面描寫和對話描寫。

第壹層描寫羅敷之美,先用華麗詞藻極寫羅敷服飾之美,接著該描寫羅敷資質之美了,但也許作者認為羅敷太美了,再美的語言都不能從正面把她的美充分表現出來;於是換了個角度,從側面以調侃、誇張之筆描寫各色人物見到羅敷後的失態舉動,讓讀者從他們的神魂顛倒中想象羅敷之美。這樣反而打破了正面描寫的局限性,任何讀者都可根據自己的審美標準,在想象中重塑羅敷形象,獲得最大的的美感,。這種描寫方法收到了正面描寫所難以達到的效果。

第二、三層,幾乎全用對話寫成,非常生動有趣,把羅敷機智、自信、自尊、自愛的性格充分地表現了出來。

③誇張、襯托手法和喜劇色彩。

本詩富有幽默情趣和喜劇色彩,充滿活潑、愉悅、輕松的氣氛。這是詩歌主人公的美麗、樂觀、機智、自愛、自信的品質帶來的,也是作者對這位主人公的親切、熱愛、贊美之情渲染出來的,又靠運用某些藝術手法來完成。

本詩的基本藝術手法是誇張,如寫羅敷的服飾、人們見到羅敷的失態和羅敷誇夫。其次是襯托手法,如用人們見到羅敷的失態襯托羅敷之美,用羅敷誇夫比襯太守的醜惡。通過誇張和襯托,突出了羅敷的美麗、樂觀、機智和自信的品質,產生了幽默情趣,渲染了歡快氣氛,加強了喜劇效果。

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須。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

這幾句

6.形容景美人更美的詩句

1、《清平調·其壹》

[ 唐 ] 李白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譯文

雲霞是她的衣裳,花兒是她的顏容;春風吹拂欄桿,露珠潤澤花色更濃。

如此天姿國色,若不見於群玉山頭,那壹定只有在瑤臺月下,才能相逢!

2、《清平調·其二》

[ 唐 ] 李白

壹枝紅艷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譯文

貴妃真是壹枝帶露牡丹,艷麗凝香,楚王神女巫山相會,枉然悲傷斷腸。請問漢宮得寵妃嬪,誰能和她相像?可愛無比的趙飛燕,還得依仗新妝!

3、《清平調·其三》

[ 唐 ] 李白

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沈香亭北倚欄桿。

譯文

絕代佳人與紅艷牡丹相得益彰,美人與名花長使君王帶笑觀看。

動人姿色似春風能消無限怨恨,在沈香亭北君王貴妃雙依欄桿。

4、《飲湖上初晴雨後》

[ 宋 ] 蘇軾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譯文

在燦爛的陽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艷麗,看起來很美;雨天時,在雨幕的籠罩下,西湖周圍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無,也顯得非常奇妙。

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妝濃抹都是那麽得十分適宜。

5、《醉垂鞭·雙蝶繡羅裙》

[ 宋 ] 張先

雙蝶繡羅裙。東池宴。初相見。朱粉不深勻。閑花淡淡春。

細看諸處好。人人道。柳腰身。昨日亂山昏。來時衣上雲。

譯文

池東的酒宴上初次見到妳,穿的是繡有雙蝶的羅裙。嬌美的臉上只塗著淡淡的白粉,恰如壹朵野花,恬淡而幽雅地沐浴著芳春。 細細端詳,妳真是盡善盡美,人人都誇贊妳細柳般的腰身。妳的到來,莫不是昨晚從巫山深處飄然而至?因為妳來的時候,衣服上還像帶著浮動的白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