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形容鳥的感情詩句

形容鳥的感情詩句

1. 關於寫鳥有感情的詩句

2. 關於鳥寄托感情的詩句

關於寫鳥有感情的詩句 1. 關於寫鳥的詩句有哪些

關於鳥的古詩

鷺鷥 杜牧

雪衣雪發青玉觜,

群捕魚兒溪影中。

驚飛遠映碧山去,

壹樹梨花落曉風。

絕句 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

壹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裏船

鵝鵝鵝

曲頸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

紅掌撥清波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壹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

塞下曲

盧綸

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2. 關於寫鳥的詩句

1.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2.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江雪》)

3.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

4.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盂浩然:《春曉》)

5.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杜甫:《望嶽》)

6.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陶淵明:《飲酒》)

7.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8.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李白:《獨坐敬亭山》)

9.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賈島:《題李凝幽居》)

10.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無可耐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孔雀東南飛,五裏壹徘徊.

雜樹生花,草長鶯飛.

千裏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李清照>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爭渡,爭渡,驚起壹灘鷗鷺.-李清照>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晴空壹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李商隱

黃鶴壹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芳草淒淒鸚鵡洲.

飛鳥盡,良弓藏.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李商隱>

鸚鵡能言,不離於禽.

3. 關於寫鳥的詩句有哪些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唐杜甫《獨步江畔尋芳》 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宋·徐俯《春遊湖》 獨憐幽草岸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唐·韋應物《滁州西澗》 花開紅樹亂鶯啼,草長平湖白鷺飛。——宋·徐元傑《湖上》 三月殘花落更開,小檐日日燕飛來。

——宋·王令《送春》 飄飄何所似?天地壹沙鷗。——唐·杜甫《旅夜書懷》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宋·晏殊《浣溪沙》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宋·辛棄疾《西江月》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唐·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兩個黃鸝鳴翠柳,壹行白鷺上青天。

——唐·杜甫《絕句四首》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唐·王維《觀獵》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唐·白居易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宋·張誌和《漁歌子》 驅雞上樹木,始聞叩柴荊。

——唐·杜甫《羌村三首(之壹)》 吊影分為千裏雁,辭跟散作九秋蓬。——唐·白居易《望月有感》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元·馬致遠《秋思》 孤雲將野鶴,豈向人間住?——唐·劉長卿《送上人》 獨立衡門春雨細,白雞飛上樹枝啼。——宋·葉紹翁《西溪》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唐·王維《鳥鳴澗》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唐·孟浩然《春曉》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唐·柳宗元《江雪》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唐·賈島《題李凝幽居》 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

——《古詩十九首》之《行行重行行》 鳥飛反故鄉兮,狐死必首丘。——屈原《九章哀郢》 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

——唐·王籍《入若耶溪》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唐·杜甫《春望》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

——唐·韋莊《臺城》 芳草無人花自落,春山壹路鳥空啼。——李華《春行即興》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唐·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唐·杜甫《望嶽》 白發悲花落,青雲羨鳥飛。

——唐·岑參《寄左省杜拾遺》 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唐·杜荀鶴《春宮怨》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柳宗元:《江雪》)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盂浩然:《春曉》)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杜甫:《望嶽》)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陶淵明:《飲酒》)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

(李白:《獨坐敬亭山》)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賈島:《題李凝幽居》)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王籍:《入若耶溪》)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陶淵明《飲酒》 仰看雲中雁,禽鳥亦有行。——唐?杜甫《遣興三首》歸鳥赴喬林,翩翩厲羽翼。

——三國?魏。曹植《贈白馬王彪》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

——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野戍孤煙起,春山百鳥啼。——北周?庾信《至老子廟》聽春鳥於春朝,聞秋蟲於秋夜。

——唐?盧照鄰《釋疾文?悲夫》春余仍哢鳥,夏近未舒蓮。——唐?趙冬曦《奉和聖制送張說上集賢學士賜宴賦得蓮字》野花叢發好,谷鳥壹聲幽。

——唐?王維《過感化寺曇興上人山院》入春解作千般主,拂曙能先百鳥啼。——唐?王維《聽百舌鳥》檐前花覆地,竹外鳥窺人。

——唐?祖詠《清明宴司勛劉郎中別業》天花落不盡,處處鳥銜飛。——唐?綦毋潛《宿龍興寺》人行明鏡中,鳥度屏風裏。

——唐?李白《清溪行》好鳥迎春歌後院,飛花送酒舞前檐。——唐?李白《題東溪公幽居》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

——唐?李白《蜀道難》桃花細逐楊花落,黃鳥時兼白鳥飛。——唐?杜甫《曲江對酒》雲開孤鳥出,浪起白鷗沈。

——唐·朱慶餘留別盧玄休歸荊門> 仰看雲中雁,禽鳥亦有行。——唐·杜甫《遣興三首》 歸鳥赴喬林,翩翩厲羽翼。

——三國·魏。曹植《贈白馬王彪》 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

——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野戍孤煙起,春山百鳥啼。——北周·庾信《至老子廟》 聽春鳥於春朝,聞秋蟲於秋夜。

——唐·盧照鄰《釋疾文·悲夫》 春余仍哢鳥,夏近未舒蓮。——唐·趙冬曦《奉和聖制送張說上集賢學士賜宴賦得蓮字》 野花叢發好,谷鳥壹聲幽。

——唐·王維《過感化寺曇興上人山院》 入春解作千般主,拂曙能先百鳥啼。——唐·王維《聽百舌鳥》 檐前花覆地,竹外鳥窺人。

——唐·祖詠《清明宴司勛劉郎中別業》 天花落不盡,處處鳥銜飛。——唐·綦毋潛《宿龍興寺》 人行明鏡中,鳥度屏風裏。

——唐·李白《清溪行》 好鳥迎春歌後院,飛花送酒舞前檐。——唐·李白《題東溪公幽居》 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

——唐·李白《蜀道難》 桃花細逐楊花落,黃鳥時兼白鳥飛。——唐·杜甫《曲江對酒》 寒花隱亂草,宿鳥擇深枝。

——杜甫《薄暮》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然。——杜甫《絕句二首》 煙添柳色看猶淺,鳥踏梅花落已頻。

——唐·戴叔倫《和汴。

4. 寫兩句關於寫鳥的詩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詩經?周南?關雎》關關:雌雄二鳥相互和答的鳴聲。雎(jū)鳩(jiū):水鳥,喜捕食魚類,雌雄的情意專壹。

洲:水中陸地。這是《詩經》第壹篇作品的起句。

寫雎鳩和鳴。 ●風雨如晦,雞鳴不已。

《詩經?鄭風?風雨》晦:昏暗。已:止。

由於風雨交加,天昏地暗,雄雞以為天還未亮,仍啼叫不住。後人往往比喻為黑暗中的呼聲不絕。

●燕燕於飛,頡之頏之。 《詩經?邶風?燕燕》頡(xié):上飛。

頏(háng):下飛。 ●伐木丁丁,鳥鳴嚶嚶。

出自幽谷,遷於喬木。 《詩經?小雅?伐木》丁丁:伐木之聲。

嚶嚶:鳥和鳴之聲。幽:深。

遷:升。喬:高。

以伐木起興,描寫鳥兒飛遷求伴。詩句被後人用於對求友、求上進、求寓所、求升遷的祝賀和鼓勵。

“喬遷”壹詞源於此。 ●鶴鳴於九臯,聲聞於天。

《詩經?小雅?鶴鳴》九臯(gāo):很深的沼澤。寫深澤的鶴聲可直沖上天,比喻正義之聲是掩蓋不住的。

●王雎鼓翼,鸧鹒哀鳴,交頸頡頏,關關嚶嚶。 漢?張衡《歸田賦》王雎(jū):鳥名,雎鳩。

鸧鹒:黃鶯。頡頏(xié háng):鳥兒上下翻飛的樣子。

關關嚶嚶:鳥的鳴聲。生動地描繪了雎鳩和黃鶯飛翔的動態和悲鳴的聲音。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三國?魏?曹操《短歌行》匝(zá):周,圈。

依:棲、攀。寫良禽擇木而棲,比喻賢人良才當擇主而事。

體現作者渴望招賢納士,以實現統壹天下的偉大抱負。 ●眾鳥欣有托,吾亦愛吾廬。

晉?陶淵明《讀山海經》欣:高興。托:依托、棲宿。

廬:茅廬、住所。以鳥之愛巢,比己之愛廬,表現田園生活的閑適。

●望雲慚高鳥,臨水愧遊魚。 晉?陶淵明《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壹首》仰望和俯視禽魚,自己感到慚愧。

當官要違反自己的意願,而鳥魚卻能自由自在地生活,這反映了詩人歸隱思想。 ●早知半路應相失,不如從來本獨飛。

南朝?梁?蕭綱《夜望單飛雁》應:會。這是孤雁在總結生活經驗,認為應求其獨立,頗有哲理。

●雨雪霏霏雀勞利,長觜飽滿短觜饑。 南朝?梁?《雀勞利歌辭》霏霏:大而密的樣子。

勞利:覓食的噪聲。觜:即“嘴”。

比喻在困難的環境下,有權勢、會鉆營的人可飽腹肥腸;反之則挨凍受餓。 ●新年鳥聲千種囀,二月楊花滿路飛。

北朝?北周?庚信《春賦》囀:鳥的啼鳴聲。用鳥囀和花飛來傳達春天的信息,形象生動。

●願逐三秋雁,年年壹度秋。 唐?盧照鄰《昭君怨》逐:追逐、跟隨。

壹度秋:壹年壹度的秋歸。極言昭君因見雁飛而思鄉的強烈感情。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唐?駱賓王《詠鵝》項:指鵝的長頸。全詩僅十多個字,已把鵝群戲水時的神態聲色都逼真地描繪出來。

●高飛憑力致,巧囀任天姿。 唐?祖詠《汝墳秋同仙州王長史翰聞百舌鳥》致:達到。

囀:鳥的啼鳴聲。任:聽任。

天姿:天資。捕捉人們不經意的鳥雀飛囀的自然現象,暗寓事業的成功有賴於實踐和天資相結合的深邃的道理。

●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 唐?王維《送梓州李使君》壑(hè):山溝。

杜鵑:鳥名。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唐?王維《積雨輞川莊作》漠漠:密布的樣子。陰陰:幽暗的樣子。

囀:啼唱。寫久雨後的鄉村自然景色,廣闊無際的水田上邊,白鷺展翅飛翔;濃蔭蔽日的夏林深處,黃鸝宛轉歌唱。

形象生動,色彩鮮明,對偶工整。 ●入春解作千般語,拂曙能先百鳥啼。

唐?王維《聽百舌鳥》千般語:各種鳴叫。拂曙:拂曉。

●孤飛壹片雪,百裏見秋毫。 唐?李白《觀放白鷹》秋毫:禽鳥在秋天長出的新的細毛。

形容在壹片清白之中最易明察,哪怕是最微小的事物。這兩句也可視為某種藝術表現手法。

●香稻啄余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 唐?杜甫《秋興八首》碧梧:梧桐。

地面上可見鸚鵡啄剩的米粒,梧桐上可見棲息的鳳凰。形容當時長安物產的豐盛,景物的美麗。

●兩個黃鸝鳴翠柳,壹行白鷺上青天。 唐?杜甫《絕句》寫春日田野風光。

富有生機活力,動態逼真;黃、綠、白、青相間,色彩鮮明。 ●高堂見生鶻,颯爽動秋骨。

唐?杜甫《畫鶻行》鶻(hú):鳥名,隼屬動物的舊稱。青黑色,多鳴叫。

秋骨:鶻至秋而善擊。此以英姿颯爽的生鶻,以引起下文對畫鶻的描寫。

●願分竹實及螻蟻,盡使鴟梟相怒號。 唐?杜甫《朱鳳行》竹實:鳳的食料。

及:給。螻蟻:螻蛄、螞蟻。

鴟(chī)梟(xiāo):兩種鷹類的飛禽。贊揚朱鳳愛有幼小動物,不畏兇惡勢力的精神。

●寒花隱亂草,宿鳥擇深枝。 唐?杜甫《薄暮》寫自然界中喜陰暗幽深的生物,可用於比喻人的性格和處境。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然。 唐?杜甫《絕句二首》逾:愈、更。

然:燃,這裏指紅似火燒。 ●自去自來堂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

唐?杜甫《江村》堂上:又作“堂前”、“梁上”都是壹個意思。描寫燕鷗的閑情野趣,表現出恬靜幽雅的江村景象,襯托出詩人的淡泊寧靜的心境。

●春水初生乳燕飛,黃蜂小尾撲花歸。 唐?李賀《南園》初生:開始上漲。

描繪作者家鄉的動人春色。 ●雄雞壹聲天下白。

唐?李賀《致酒行》白:發亮。“雄雞壹聲”每被後人當作新時代催生者的聲音。

●晴空壹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5. 表示鳥和水有感情的詩句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唐杜甫《獨步江畔尋芳》 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宋·徐俯《春遊湖》 獨憐幽草岸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唐·韋應物《滁州西澗》 花開紅樹亂鶯啼,草長平湖白鷺飛.——宋·徐元傑《湖上》 三月殘花落更開,小檐日日燕飛來.——宋·王令《送春》 飄飄何所似?天地壹沙鷗.——唐·杜甫《旅夜書懷》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宋·晏殊《浣溪沙》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宋·辛棄疾《西江月》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唐·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兩個黃鸝鳴翠柳,壹行白鷺上青天.——唐·杜甫《絕句四首》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唐·王維《觀獵》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唐·白居易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宋·張誌和《漁歌子》 驅雞上樹木,始聞叩柴荊.——唐·杜甫《羌村三首(之壹)》 吊影分為千裏雁,辭跟散作九秋蓬.——唐·白居易《望月有感》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元·馬致遠《秋思》 孤雲將野鶴,豈向人間住?——唐·劉長卿《送上人》 獨立衡門春雨細,白雞飛上樹枝啼.——宋·葉紹翁《西溪》。

6. 寫鳥的詩句

1.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2.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江雪》)

3.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

4.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盂浩然:<春曉》)

5.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杜甫:(望嶽》)

6.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陶淵明:(飲酒》

7.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8.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李白:《獨坐敬亭山》)

9.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賈島:《題李凝幽居》)

10.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11鳥去鳥來山色裏,人歌人哭水聲中. (唐 杜牧)

12菱透浮萍綠錦波,夏鶯千囀弄薔薇。

13盡日無人看微雨,鴛鴦相對浴紅衣。(唐 杜牧)

14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唐 杜甫)

15泥融飛燕子, 沙暖睡鴛鴦。 (唐 杜甫)

16密葉隱歌鳥,香風留美人. (唐 李白)

17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從雌繞林間。 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唐 李白)

18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唐 張誌和)

19漠漠水田飛白鷺, 陰陰夏木囀黃鸝。(唐 王維)

20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 (唐 杜審言)

21鳥向平蕪遠近,人隨流水東西。 (唐 劉長卿)

22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昭陽日影來。 (唐 王昌齡)

23寒雀滿疏籬,爭抱寒柯看玉蕤。忽見客來花下坐,驚飛,蹋散芳英落酒卮。(宋 蘇軾)

24晚日寒鴉壹片愁。柳塘新綠卻溫柔。( 宋 辛棄疾)

25人靜鳥鳶自樂,小橋外、新淥濺濺。(宋 周邦彥)

26風老鶯雛,雨肥梅子。(宋 周邦彥)

27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宋 晏小山)

7. 關於寫鳥的詩句

1.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王維:《鳥鳴澗》) 2.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江雪》) 3.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杜甫:《春望》) 4.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盂浩然:《春曉》) 5.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杜甫:《望嶽》) 6.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陶淵明:《飲酒》) 7.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8.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李白:《獨坐敬亭山》) 9.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賈島:《題李凝幽居》) 10.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無可耐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孔雀東南飛,五裏壹徘徊. 雜樹生花,草長鶯飛. 千裏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李清照>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爭渡,爭渡,驚起壹灘鷗鷺.-李清照>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晴空壹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李商隱 黃鶴壹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芳草淒淒鸚鵡洲. 飛鳥盡,良弓藏.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李商隱> 鸚鵡能言,不離於禽。

關於鳥寄托感情的詩句 1. 鳥在詩文中寄托什麽情感

烏鴉

按照迷信的說法,是壹種不祥的鳥,它經常出沒在墳頭等荒涼之處。在中國古典詩詞中常與衰敗荒涼的事物聯系在壹起。“枯藤老樹昏鴉”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哀鴻(雁)

比喻哀傷苦痛、流離失所的人。考其源流,“哀鴻”壹語出自“鴻雁”。《詩·小雅·鴻雁》曰:“鴻雁於飛,哀鳴嗷嗷。維此哲人,謂我劬(q0)勞。”詩歌寫使臣行於四方,見流民如鴻雁飛集於野,流民喜使者到來,皆合詞傾訴,如鴻雁哀鳴之聲不絕。後來以鴻雁在野、哀鴻遍野喻指百姓流離失所。

燕, 表現時事變遷,抒發昔盛今衰、人事代謝、亡國破家的感慨和悲憤。燕子秋去春回,不忘舊巢,詩人抓住此特點,盡情宣泄心中的憤慨,最著名的當屬劉禹錫的《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另外還有宴殊的“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浣溪沙》)

鴛鴦寓意夫妻和睦親密

杜鵑

在古代詩文中,有杜鵑啼血之說,說是因哀傷過度,常常啼到血流不止。不管是有冤屈、或是哀怨、或是有家歸不得的鄉愁,杜鵑都寓托著壹種悲情感人的意象。古詩雲:但聞子規啼月夜,愁空山。

《述異傳》中的仙 人是“駕鶴之賓”,能夠“跨鶴騰雲”,鶴於是成為“仙人的騏驥”,常常往來於仙凡之間。鶴與神仙既然有這樣密切的關系,所以詩文中“駕鶴”的意象,也往往 有“神仙”的寓意。例如南北朝詩歌中何召《遊仙詩》、。

2. 表示鳥和水有感情的詩句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唐杜甫《獨步江畔尋芳》

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宋·徐俯《春遊湖》

獨憐幽草岸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唐·韋應物《滁州西澗》

花開紅樹亂鶯啼,草長平湖白鷺飛.——宋·徐元傑《湖上》

三月殘花落更開,小檐日日燕飛來.——宋·王令《送春》

飄飄何所似?天地壹沙鷗.——唐·杜甫《旅夜書懷》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宋·晏殊《浣溪沙》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宋·辛棄疾《西江月》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唐·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兩個黃鸝鳴翠柳,壹行白鷺上青天.——唐·杜甫《絕句四首》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唐·王維《觀獵》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唐·白居易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宋·張誌和《漁歌子》

驅雞上樹木,始聞叩柴荊.——唐·杜甫《羌村三首(之壹)》

吊影分為千裏雁,辭跟散作九秋蓬.——唐·白居易《望月有感》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元·馬致遠《秋思》

孤雲將野鶴,豈向人間住?——唐·劉長卿《送上人》

獨立衡門春雨細,白雞飛上樹枝啼.——宋·葉紹翁《西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