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對酒曹操賞析與翻譯

對酒曹操賞析與翻譯

對酒曹操賞析與翻譯

對酒曹操賞析與翻譯 ,在曹操的詩歌中,我們經常能看到作者借詩表達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人生目標,這首詩也不例外,在這首詩中,作者表達了壹個人們安居樂業、國泰平安的美好願景。

對酒原文

對酒歌,太平時,吏不呼門。

王者賢且明,宰相股肱皆忠良。

鹹禮讓,民無所爭訟。

三年耕有九年儲,倉谷滿盈。

斑白不負載。

雨澤如此,百谷用成。

卻走馬,以糞其土田。

爵公侯伯子男,鹹愛其民,以黜陟幽明。

子養有若父與兄。

犯禮法,輕重隨其刑。

路無拾遺之私。

囹圄空虛,冬節不斷。

人耄耋,皆得以壽終。

恩德廣及草木昆蟲。

主題思想:

《對酒》是曹操寫的壹首表達自己政治理想的雜言詩,詩中描述了太平的環境裏,人們自由舒適的田園生活。

對酒翻譯

飲酒時高歌,正是太平年代,小吏不闖門

君主賢明,宰相和股肱之臣都忠心賢良

人民禮讓,不爭吵打官司

耕地三年有九年的.收成那麽多,糧食堆滿糧倉

老者不背著東西

天降潤雨,糧食豐收

馬在田間馳騁,用糞便來作肥料

當官的都愛他的人民,沒有黑暗

教導孩子敬愛父兄

犯法不能有重刑

路不拾遺

監獄空虛,節日不斷

老人能得到贍養

恩惠廣及草木昆蟲

對酒背景:無

對酒賞析:

對酒高歌,激起詩人無限的感慨。詩人認為,沒有官吏上門催租、政治清明是人生追求的理想社會。在這壹社會中,君聖臣賢,訟獄不興,五谷豐登,國富民足,路不拾遺,人人皆得壽終。這些作為詩人的理想社會是何等地令人神往。然而,詩人卻不得不面對戰火不斷,百姓痛苦的呻吟的現實,理想與現實的反差實在是太大了。可以說,詩人描繪的人生理想是在批判實現的基礎上發生的。壹般認為,曹操尚法。從這首詩的內容看,應該說他具有外法內儒的特征,即他所描繪的理想社會是以儒家學說為依據的。

曹操個人資料: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漢族,字孟德,壹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卓有成就的文學家和書法家。

曹魏奠基人和主要締造者。先後任錄尚書事、大將軍、司空、車騎將軍、丞相等職,後晉封魏公、魏王,去世後謚號為武王,其子曹丕稱帝後,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歷武陽、兗州、定陶、穰城、下邳、官渡、徐州、白馬、鄴城、白狼山、渭南等之戰,對內消滅黃巾軍,呂布,張繡,劉表,袁紹,袁譚、袁尚兄弟,韓遂、馬超等義軍、割據勢力,擊潰劉備勢力,對外降烏桓、南匈奴、鮮卑等,統壹了中國北方,為統壹中原做出重大貢獻,並實行屯田制等壹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

曹操精兵法,撰著了《孫子兵法註》、《續孫子兵法註》、《兵書接要》、《兵書略要》等大量兵書。善詩歌,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亦清峻整潔。其文學作品的特色、創新、開創對中國文學史的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開啟並繁榮了建安文學,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史稱建安風骨,魯迅評價其為改造文章的祖師。代表作品有《短歌行》、《觀滄海》、《龜雖壽》、《蒿裏行》、《度關山》等。同時亦擅長書法,尤工章草,唐朝張懷瓘在《書斷》中評其為妙品。

對酒曹操賞析與翻譯 就為您介紹到這裏,希望它對您有幫助。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不妨分享給您的好友吧。更多經典、不同類型的詩句盡在:!

關註微信公眾號:miyu_88,精彩內容每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