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沈思往事立斜陽.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鵲踏枝 落葉》清 李雯
慘碧愁黃無力氣,做盡秋聲,砌滿闌幹側。疑是紗窗風雨入,斜陽又送棲鴉急。 不比落花多愛惜,南北東西,自有人知得。昨夜小樓寒四壁,半堆金井霜華白。
《夢江南》清屈大均
悲落葉,落葉落當春。歲歲葉飛還有葉,年年人去更無人,紅帶淚痕新。
悲落葉,落葉絕歸期。縱使歸來花滿樹,新枝不是舊時枝,且逐流水遲。
《悲落葉》(北朝)蕭綜
悲落葉,聯翩下重疊,重疊落且飛,從橫去不歸。長枝交蔭昔何密,黃鳥關關動相失。夕蕊雜凝露,朝花翻亂日。亂春日,起春風,春風春日此時同,壹霜兩霜猶可當。五晨六旦已颯黃,乍逐驚風舉,高下任飄飏。悲落葉,落葉何時還。夙昔***根本,無復壹相關。各隨灰土去,高枝難重攀。
2. 有關“落葉”的傷感的詩句有哪些1. 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2. 唐·劉禹錫《秋詞二首》山明水凈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
3. 唐·杜牧《秋夕》紅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4. 三國魏·曹丕《燕歌行》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5. 曹雪芹《秋窗風雨夕》秋花慘淡秋草黃,耿耿秋燈秋夜長。
6. 唐·杜甫《登高》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釋義:無邊無際的樹木蕭蕭地飄下落葉,望不到頭的長江水滾滾奔騰而來。
7. 唐·劉禹錫《秋詞二首》山明水凈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
釋義:秋日天高氣爽,晴空萬裏。壹只仙鶴直沖雲霄推開層雲,也激發我的情飛向萬裏晴空。
8. 唐·杜牧《秋夕》紅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釋義:在秋夜裏燭光映照著畫屏,手拿著小羅扇撲打螢火蟲。
9. 三國魏·曹丕《燕歌行》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釋義:秋風蕭瑟,天氣清冷,草木雕落,白露凝霜。
10. 曹雪芹《秋窗風雨夕》秋花慘淡秋草黃,耿耿秋燈秋夜長。
釋義:秋天花草雕零,微明的燈光使秋夜顯得更加漫長。
3. 落葉傷感的詩句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落葉 孔紹安早秋驚落葉,飄零似客心。 翻飛未肯下,猶言惜故林。
題落葉 司空曙霜景催危葉,今朝半樹空。蕭條故國異,零落旅人同。
颯岸浮寒水,依階擁夜蟲。隨風偏可羨,得到洛陽宮。
落葉 王建陳綠向參差,初紅已重疊。中庭初掃地,繞樹三兩葉。
落葉送陳羽 韓愈落葉不更息,斷蓬無復歸。飄飖終自異,邂逅暫相依。
悄悄深夜語,悠悠寒月輝。誰雲少年別,流淚各沾衣。
落葉(壹作孔紹安詩) 孔德紹早秋驚葉落,飄零似客心。 翻飛未肯下,猶言惜故林。
落葉 王周素律鑠欲脆,青女妒復稀。月冷天風吹,葉葉幹紅飛。
聞落葉 齊己楚樹雪晴後,蕭蕭落晚風。因思故國夜,臨水幾株空。
煮茗燒幹脆,行苔踏爛紅。來年未離此,還見碧叢叢。
落葉 齊己落多秋亦晚,窗外見諸鄰。世上誰驚盡,林間獨掃頻。
蕭騷微月夜,重疊早霜晨。昨日繁陰在,鶯聲樹樹春。
落葉 修睦雨過閑田地,重重落葉紅。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風。
幾處隨流水,河邊亂暮空。只應松自立,而不與君同。
和盛集陶落葉 錢謙益秋老鐘山萬木稀,雕傷總屬劫塵飛。 不知玉露涼風急,只道金陵王氣非。
倚月素娥徒有樹,履霜青女正無衣。 華林慘淡如沙漠,萬裏寒空壹雁歸。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鳳棲梧》死生契闊,與子成說。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佚名《詩經.邶風.擊鼓》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秦觀《鵲橋仙》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李白《三五七言》有美人兮,見之不忘,壹日不見兮,思之如狂。
-佚名《鳳求凰.琴歌》這次我離開妳,是風,是雨,是夜晚;妳笑了笑,我擺壹擺手,壹條寂寞的路便展向兩頭了。-鄭愁予《賦別》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
-李白《三五七言》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元稹《離思五首其四》君若揚路塵,妾若濁水泥,浮沈各異勢,會合何時諧?-曹植《明月上高樓》淒涼別後兩應同,最是不勝清怨月明中。
-納蘭性德《虞美人》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張籍《節婦吟》如何讓妳遇見我,在我最美麗的時刻。
為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讓我們結壹段塵緣。-席慕蓉《壹棵開花的樹》嗟余只影系人間,如何同生不同死?-陳衡恪《題春綺遺像》相思樹底說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梁啟超《臺灣竹枝詞》自君之出矣,明鏡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窮已時。
-徐幹《室思》相見爭如不見,有情何似無情。-司馬光《西江月》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龔自珍《己亥雜詩》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
-張先《千秋歲》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黃景仁《綺懷詩二首其壹》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
-李商隱《無題六首其三》深知身在情長在,悵望江頭江水聲。-李商隱《暮秋獨遊曲江》人到情多情轉薄,而今真個不多情。
-納蘭性德《攤破浣溪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李商隱《錦瑟》相思壹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長。
-張仲素《燕子樓》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元好問《摸魚兒二首其壹》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壹點通。
-李商隱《無題》獸爐沈水煙,翠沼殘花片,壹行行寫入相思傳。-張可久《塞鴻秋》平生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
-徐再思《折桂令》壹寸相思千萬緒,人間沒個安排處。-李冠《蝶戀花》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裏孤墳,無處話淒涼。
-蘇軾《江城子》今夕何夕,見此良人。-佚名《詩經.唐風.綢繆》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白居易《長恨歌》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白居易《長恨歌》重疊淚痕緘錦字,人生只有情難死。
-文廷式《蝶戀花》壹個是閬苑仙葩,壹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話?-曹雪芹《枉凝眉》。
4. 形容落葉傷感的詩句1、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劉徹 2、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 甫 3、楚樹雪晴後,蕭蕭落晚風。
因思故國夜,臨水幾株空。煮茗燒幹脆,行苔踏爛紅。
來年未離此,還見碧叢叢。——齊己《聞落葉》 4、早秋驚葉落,飄零似客心。
翻飛未肯下,猶言惜故林。——孔德紹《落葉(壹作孔紹安詩)》 5、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
——歐陽修 6、早秋驚落葉,飄零似客心。——孔紹安《落葉》 7、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龔自珍 8、颯岸浮寒水,依階擁夜蟲。隨風偏可羨,得到洛陽宮。
9、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 10、素律鑠欲脆,青女妒復稀。
月冷天風吹,葉葉幹紅飛。——王周《落葉》 11、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龔自珍 12、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賈島 13、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
――白居易 14、今朝君齋冷,忽念山中客。澗底束荊薪,歸來煮白石。
欲持壹瓢酒,遠慰風雨夕。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
——韋應物·五言《寄全椒山中道士》 15、翻飛未肯下,猶言惜故林題落葉。——司空曙 16、落多秋亦晚,窗外見諸鄰。
世上誰驚盡,林間獨掃頻。蕭騷微月夜,重疊早霜晨。
昨日繁陰在,鶯聲樹樹春。——齊己《落葉》 17、落葉不更息,斷蓬無復歸。
飄飖終自異,邂逅暫相依。悄悄深夜語,悠悠寒月輝。
誰雲少年別,流淚各沾衣。——韓愈《落葉送陳羽》 18、雨過閑田地,重重落葉紅。
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風。幾處隨流水,河邊亂暮空。
只應松自立,而不與君同。——修睦《落葉》 19、僧不解數甲子,壹葉落知天下秋。
——唐子西語錄 20、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白居易 21、霜景催危葉,今朝半樹空。
蕭條故國異,零落旅人同。 22、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杜牧 23、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賈島 24、秋老鐘山萬木稀,雕傷總屬劫塵飛。
不知玉露涼風急,只道金陵王氣非。倚月素娥徒有樹,履霜青女正無衣。
華林慘淡如沙漠,萬裏寒空壹雁歸。——錢謙益《和盛集陶落葉》 25、陳綠向參差,初紅已重疊。
中庭初掃地,繞樹三兩葉。——王建《落葉》 26、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
——司空曙。
5. 描寫落葉的詩句並體悟情感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杜甫《登高》
無邊無際的樹木蕭蕭地飄下落葉,望不到頭的長江水滾滾奔騰而來。
這兩句詩集中表現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詩人仰望茫無邊際、蕭蕭而下的木葉,俯視奔流不息、滾滾而來的江水,在寫景的同時,便深沈地抒發了自己的情懷。“無邊”“不盡”,使“蕭蕭”“滾滾”更加形象化,不僅使人聯想到落木窸窣之聲,長江洶湧之狀,也無形中傳達出韶光易逝,壯誌難酬的感愴。透過沈郁悲涼的對句,顯示出神入化之筆力,確有“建瓴走阪”、“百川東註”的磅礴氣勢。前人把它譽為“古今獨步”的“句中化境”,是有道理的。
6. 有關《落葉》傷感的詩句漢·劉徹《秋風辭》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三國魏·曹丕《燕歌行》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長天壹色.
唐·王績《野望》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唐·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長風萬裏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劉禹錫《秋詞二首》山明水凈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
唐·杜牧《秋夕》紅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描寫秋天的詩句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裊裊:形容微風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動.木葉:枯黃的樹葉.
戰國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憭栗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
蕭瑟:寂寞蕭條的樣子.燎栗:淒涼.若在遠行:好象人在遠行之中.戰國楚·宋玉《九辯》
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漢·劉徹《秋風辭》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三國魏·曹丕《燕歌行》
櫚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
櫚庭:櫚巷庭院.晉·陶淵明《酬劉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將圓
迢迢:形容夜長.亭亭:遠貌.晉·陶淵明《戊申歲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楊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南朝齊·蕭愨《秋思》
寒城壹以眺,平楚正蒼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關.眺:遠望.平楚:平野.蒼然:草木茂盛的樣子.兩句寫初秋之景.
南朝齊·謝朓《宣城郡內登望》
亭臯木葉下,隴首秋雲飛
亭臯:水邊平地.木葉:樹葉.隴首:山名,在今陜西、甘肅之間.南朝梁·柳渾《搗衣詩》
草低金城霧,木下玉門風
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樹葉落下.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肅榆中與青海西寧之間.玉門:玉門關,在今甘肅敦煌西.兩句寫西北寒秋之景.南朝梁·範雲《別詩》
樹樹秋聲,山山寒色
秋聲:秋天西風作,草木零落,多肅殺之聲.北周·庾信《周譙國公夫人步陸孤氏墓誌銘》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
維:語助詞,無義.序:時節.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
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長天壹色
騖:鳥名,野鴨.齊飛:落霞從天而下,孤騖由下而上,高下齊飛.壹色:秋水碧而連天,長空藍而映水,形成壹色.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唐·王績《野望》
掛林風景異,秋似洛陽春 唐·宋之問《始安秋日》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 潺湲:流水聲.唐·王維《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這兩句寫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紅葉飄零,所余不多.唐·王維《闕題二首·山中》
秋聲萬戶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頎《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
唐·王昌齡《長信秋詞五首》:“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熏籠玉枕無顏色,臥聽南宮清漏長.”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劉長卿《遊休禪師雙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風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懷》
秋色無遠近,出門盡寒山 唐·李白《贈廬司戶》
雨色秋來寒,風嚴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禦對雨感時見贈》
長風萬裏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酣:盡情飲酒.唐·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煙:人家炊煙.寒橘柚:秋日寒煙使橘袖也帶有寒意.兩句寫人家縷縷炊煙,橘柚壹片深碧,梧桐已顯微黃,呈現壹片深秋景色.唐·李白《秋登宣城謝朓北樓》
高鳥黃雲暮,寒蟬碧樹秋 唐·杜甫《晚秋長沙蔡五侍禦飲筵送殷六參軍歸灃州覲省》
信宿漁人還泛泛,清秋燕子故飛飛
信宿:連宿兩夜.故:仍然.唐·杜甫《秋興八首》
翟塘峽口曲江頭,萬裏風煙接素秋 唐·杜甫《秋興八首》
遠岸秋沙白,連山晚照紅 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近,人間月影清 唐·杜甫《月》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7. 落葉的愛情詩句李白的《秋風詞》
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
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
杜甫:《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裏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遊子吟 顧況
故櫪思疲馬,故巢思迷禽。浮雲蔽我鄉,躑躅遊子吟。
遊子悲久滯,浮雲郁東岑。客堂無絲桐,落葉如秋霖。
古歌 沈佺期
落葉流風向玉臺,夜寒秋思洞房開。水精簾外金波下, 雲母窗前銀河回。玉階陰陰苔蘚色,君王履綦難再得。璇閨窈窕秋夜長,繡戶徘徊秋月光。燕姬彩帳芙蓉色,秦子金爐蘭麝香。北鬥七星橫夜半,清歌壹曲斷君腸。
擬江令於長安歸揚州九日賦
許敬宗
本逐征鴻去,還隨落葉來。菊花應未滿,請待詩人開。
《落葉》孔紹安
早秋驚落葉,飄零似客心。翻飛未肯下,猶言惜故林。
8. 關於秋天落葉的詩句1、落葉唐代:孔紹安 早秋驚落葉,飄零似客心。
翻飛未肯下,猶言惜故林。譯文:秋氣早來,樹葉飄落,令人心驚;雕零之情就如同這遠客的遭遇。
樹葉翻飛仿佛不願落地;還在訴說著不忍離開這片森林。2、三五七言 / 秋風詞唐代:李白 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譯文:秋風淩清,秋月明朗。風中的落葉時聚時散,寒鴉本已棲息,又被明月驚起。
朋又盼著相見,卻不知在何日,這個時節,這樣的夜晚,相思夢難成。3、水龍吟·落葉宋代:王沂孫 曉霜初著青林,望中故國淒涼早。
蕭蕭漸積,紛紛猶墜,門荒徑悄。渭水風生,洞庭波起,幾番秋杪。
想重涯半沒,千峰盡出,山中路、無人到。 前度題紅杳杳。
溯宮溝、暗流空繞。啼螀未歇,飛鴻欲過,此時懷抱。
亂影翻窗,碎聲敲砌,愁人多少。望吾廬甚處,只應今夜,滿庭誰掃。
譯文:早上的霜露剛剛附著在青綠的樹林上,視野中故國也早是壹片淒涼之景。地上的落葉漸漸積累,樹上的葉子也紛紛欲墜落,門前荒蕪,路徑悄悄。
渭水秋風起,洞庭湖波湧,幾次暮秋了。想來重重疊疊的山上已經落滿樹葉,千峰盡是萬木雕零之景,山上的路,沒有人可以到。
從前題紅之事已不再見,順著官溝而上,暗流空繞。蟬啼叫還沒有停歇,鴻雁欲過,此時的懷抱是悲傷的。
樹葉雜亂地落於窗前,落葉掉落在臺階上發出聲音,多少愁苦之人。望我家在何處。
只是今夜,滿庭的落葉誰來掃。4、灞上秋居唐代:馬戴 灞原風雨定,晚見雁行頻。
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空園白露滴,孤壁野僧鄰。
寄臥郊扉久,何年致此身。譯文:灞原上的秋風細雨初定,傍晚看見雁群南去不停。
面對他鄉樹木落葉紛紛,寒夜的孤燈獨照我壹人。空園裏白露頻頻地下滴,單門獨戶只與野僧為鄰。
寄臥荒涼郊居為時已久,何時才能為國致力獻身?5、北青蘿唐代:李商隱 殘陽西入崦,茅屋訪孤僧。落葉人何在,寒雲路幾層。
獨敲初夜磬,閑倚壹枝藤。世界微塵裏,吾寧愛與憎。
譯文:夕陽落入崦嵫山,我去茅屋裏探訪孤獨的僧人。滿地落葉,僧人何在?遍山寒雲,山路要走多久?初夜時分只聽他獨自敲磐,閑適中靠著壹枝青藤。
大千世界都在微塵裏,我為什麽要有喜愛和憎恨?
擴展資料:
1、落葉賞析 這首詩是借落葉以慨嘆身世,緊扣落葉著墨,即景生情,寓托自然。首句用落葉驚秋的形象,比喻詩人於家國破亡後的景況。此詩開頭用個“早”字,便給了讀者以好景不長的暗示,這個“客”字,使我們聯想起南唐李煜的“夢裏不知身是客。盡管孔紹安和李煜的時代相距近四百年,各自的地位和處境也不完全壹樣,但其飄零感是類似的。
末兩句敘詩人懷戀故國的感情。它仍然采用比興手法,緊扣落葉著筆。
“翻飛二字,竭力形容詩人內心紛亂而又身不由己的神情狀貌,可謂貼切。全詩通過巧妙的比喻和擬人的手法,描寫入秋落葉所引起的遊子思歸懷鄉之情早秋驚落葉,飄零似客心驚,驚恐、驚訝。
客心,飄泊異鄉的遊子心情。2、三五七言 / 秋風詞賞析 此詩寫在深秋的夜晚,詩人望見了高懸天空的明月,和棲息在已經落完葉子的樹上的寒鴉,也許在此時詩人正在思念壹個舊時的戀人, 此情此景, 不禁讓詩人悲傷和無奈。
這是典型的悲秋之作,秋風、秋月、落葉、寒鴉烘托出悲涼的氛圍 加上詩人的奇麗的想象,和對自己內心的完美刻畫讓整首詩顯的淒婉動人。3、水龍吟·落葉賞析 暮秋天氣,嚴霜始降,草木黃落。
在諸多文人筆下,落葉與時移物換、榮枯搖落同存長在,故而睹落葉而悲秋,因悲秋而傷情。通過描寫這種境界,表現了詞人在南宋末期對現實難排的抑郁之情和淒涼境地。
上片寫深秋“望中故國”落葉飄零的淒涼景象。“曉霜初著青林”以景帶情,用筆簡練,而輪廓頓明。
作者在不經意如實地描摹出來自然景色:晨曉寒霜,把昔日青蔥繁茂的林木籠罩。詞人因景生情,心中升起壹股莫明的淒涼之情。
“望中故國淒涼早”,無限心事,隱藏其中。“故國淒涼早”五字借秋初大自然的蕭索景象,寫朝代之替換,這景象不但指自然景象,也包括社會景象在內,這是第壹層。
而淒涼的景象正應照詞人的萬端愁緒,這是第二層。此詞似詠落葉,實則借以抒發心中對故國的思念,同時寄寓自己的身世之感。
為將“淒涼”落到實處,上片連用幾個與落葉有關的典故,使言辭雖簡,但寓意深刻而豐富。“蕭蕭漸積”這裏借指落葉,實暗用杜甫“無邊落木蕭蕭下”(《登高》)詩意。
“紛紛猶墜”與範仲淹《禦街行·秋日懷舊》中“紛紛墜葉飄香砌”句意相似。“渭水風生”用賈島“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憶江上吳處士》)詩意。
“洞庭波起”則借用屈原“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湘夫人》)詩意。這幾個典故是獨立的,因緊扣落葉,便有了內在聯系,毫無遊離之感,而且補足了上句“故國淒涼早”。
接下來,筆鋒壹轉,用“想”作領字,領“重崖”以下四句。“半沒”是因落葉堆積。
“無人到”則是落葉阻擋了行程。這四句從詞意上又進壹層,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