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劉十九(白居易)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壹杯無? 壹翦梅(贈紫雲友)(葛長庚) 劍倚青天笛倚樓。雲影悠悠。
鶴影悠悠。好同攜手上瀛洲。
身在閻浮。業在閻浮。
—段紅雲綠樹愁。今也休休。
古也休休。夕陽西去水東流。
富又何求。貴又何求。
孤松篇(劉希夷) 蠶月桑葉青,鶯時柳花白。 淡艷煙雨姿,敷芬陽春陌。
如何秋風起,零落從此始。 獨有南澗松,不嘆東流水。
玄陰天地冥,皓雪朝夜零。 豈不罹寒暑,為君留青青。
青青好顏色,落落任孤直。 群樹遙相望,眾草不敢逼。
靈龜蔔真隱,仙鳥宜棲息。 恥受秦帝封,願言唐侯食。
寒山夜月明,山冷氣清清。 淒兮歸鳳集,吹之作琴聲。
松子臥仙岑,寂聽疑野心。 清泠有真曲,樵采無知音。
美人何時來,幽徑委綠苔。 籲嗟深澗底,棄捐廣廈材。
夏日南亭懷辛大(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閑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秋風引(劉禹錫) 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
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知 音 難 覓 壹鉤冷月,看盡千古滄桑恩仇。
自古便有癡人,淚流為明朝。 俠者劍,王者刀,鐵膽俠腸九天嘯。
誌隨鬢發白,恨與華年消。 山川亙古不變,江水復東流。
耳聞桃園三結義,心憶伯牙鐘子期; 佳話傳於世,予心傾慕何處覓。 是狂喜,是煩憂,別有壹番滋味在心頭。
慨嘆此心無人訴,將把此情寄琴蕭。 琴音悲,蕭聲蒼,知音少,向誰道? 偶記當年,刀出鞘,震九州,入道江湖斬魔妖; 拔劍斬情仇,豪氣沖雲霄。
酒酣把劍舞,江湖雨瀟瀟。 長亭品香茗,曲賦會友人,壹對眾人皆無言。
余詩能成行,爾詞亦成章; 合意談來心不厭,知音人聽話偏長。 多少興衰成敗事?壹壺濁酒訴腸。
為武者,德為先,和為貴,意最重; 為文者,情有意,愛無價,禮更高。 路漫漫,吾將求索; 天悠悠,終將不棄。
四時皆為覓音時,為何知音來卻遲? 舉杯邀月***銷愁,奈何明月難解我心悲! 星朗朗,意綿綿,蒼茫天地間,知我者其誰!? 伯牙絕弦 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誌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阿若泰山!”誌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伯牙絕弦。
2.有關對知音的向往和感嘆的詩文問劉十九(白居易)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壹杯無?
壹翦梅(贈紫雲友)(葛長庚)
劍倚青天笛倚樓。雲影悠悠。鶴影悠悠。好同攜手上瀛洲。身在閻浮。業在閻浮。—段紅雲綠樹愁。今也休休。古也休休。夕陽西去水東流。富又何求。貴又何求。
孤松篇(劉希夷)
蠶月桑葉青,鶯時柳花白。
淡艷煙雨姿,敷芬陽春陌。
如何秋風起,零落從此始。
獨有南澗松,不嘆東流水。
玄陰天地冥,皓雪朝夜零。
豈不罹寒暑,為君留青青。
青青好顏色,落落任孤直。
群樹遙相望,眾草不敢逼。
靈龜蔔真隱,仙鳥宜棲息。
恥受秦帝封,願言唐侯食。
寒山夜月明,山冷氣清清。
淒兮歸鳳集,吹之作琴聲。
松子臥仙岑,寂聽疑野心。
清泠有真曲,樵采無知音。
美人何時來,幽徑委綠苔。
籲嗟深澗底,棄捐廣廈材。
夏日南亭懷辛大(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閑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秋風引(劉禹錫)
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
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
知 音 難 覓
壹鉤冷月,看盡千古滄桑恩仇。
自古便有癡人,淚流為明朝。
俠者劍,王者刀,鐵膽俠腸九天嘯。
誌隨鬢發白,恨與華年消。
山川亙古不變,江水復東流。
耳聞桃園三結義,心憶伯牙鐘子期;
佳話傳於世,予心傾慕何處覓。
是狂喜,是煩憂,別有壹番滋味在心頭。
慨嘆此心無人訴,將把此情寄琴蕭。
琴音悲,蕭聲蒼,知音少,向誰道?
偶記當年,刀出鞘,震九州,入道江湖斬魔妖;
拔劍斬情仇,豪氣沖雲霄。
酒酣把劍舞,江湖雨瀟瀟。
長亭品香茗,曲賦會友人,壹對眾人皆無言。
余詩能成行,爾詞亦成章;
合意談來心不厭,知音人聽話偏長。
多少興衰成敗事?壹壺濁酒訴腸。
為武者,德為先,和為貴,意最重;
為文者,情有意,愛無價,禮更高。
路漫漫,吾將求索;
天悠悠,終將不棄。
四時皆為覓音時,為何知音來卻遲?
舉杯邀月***銷愁,奈何明月難解我心悲!
星朗朗,意綿綿,蒼茫天地間,知我者其誰!?
伯牙絕弦
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誌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阿若泰山!”誌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伯牙絕弦
3.對知音的向往和感嘆的詩句知音吟 宋 邵雍 仲尼始可言無意,孟子方能不動心。
莫向山中尋白玉,但於身上覔黃金。 山中白玉有時得,身上黃金無處尋。
我輩何人敢稱會,安知世上無知音。 贈知音 唐 溫庭筠 翠羽花冠碧樹雞,未明先向短墻啼。
窗間謝女青蛾斂, 門外蕭郎白馬嘶。星漢漸移庭竹影,露珠猶綴野花迷。
景陽宮裏鐘初動,不語垂鞭上柳堤。 知音者誠希 唐 韓愈 知音者誠希,念子不能別。
行行天未曉,攜酒踏明月。 春遇南使,貽趙知音 唐 岑參 端居春心醉,襟背思樹萱。
美人在南州,為爾歌北門。 北風吹煙物,戴勝鳴中園。
枯楊長新條,芳草滋舊根。 網絲結寶琴,塵埃被空樽。
適遇江海信,聊與南客論。 因覽子京西州詩槁感知音之難遇偶成短章 宋 宋庠 小集曾因善敘傳,西州餘藻復盈編。
中郎久已成枯骨,爭奈柯亭十六椽。希望給分哦。
4.對知音的向往和感嘆的詩句知音吟
宋 邵雍
仲尼始可言無意,孟子方能不動心。
莫向山中尋白玉,但於身上覔黃金。
山中白玉有時得,身上黃金無處尋。
我輩何人敢稱會,安知世上無知音。
贈知音
唐 溫庭筠
翠羽花冠碧樹雞,未明先向短墻啼。窗間謝女青蛾斂,
門外蕭郎白馬嘶。星漢漸移庭竹影,露珠猶綴野花迷。
景陽宮裏鐘初動,不語垂鞭上柳堤。
知音者誠希
唐 韓愈
知音者誠希,念子不能別。行行天未曉,攜酒踏明月。
春遇南使,貽趙知音
唐 岑參
端居春心醉,襟背思樹萱。
美人在南州,為爾歌北門。
北風吹煙物,戴勝鳴中園。
枯楊長新條,芳草滋舊根。
網絲結寶琴,塵埃被空樽。
適遇江海信,聊與南客論。
因覽子京西州詩槁感知音之難遇偶成短章
宋 宋庠
小集曾因善敘傳,西州餘藻復盈編。
中郎久已成枯骨,爭奈柯亭十六椽。
希望給分哦!
5.關於知音難覓的詩文或詩句1、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希。——漢樂府《古詩十九首》
全詩西北有高樓,上與浮雲齊。交疏結綺窗,阿閣三重階。上有弦歌聲,音響壹何悲。
誰能為此曲?無乃杞梁妻!清商隨風發,中曲正徘徊。壹彈再三嘆,慷慨有餘哀。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希。願為雙鴻鵠,奮翅起高飛。
2、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唐·孟浩然《留別王維》
全詩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歸。欲尋芳草去,惜與故人違。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只應守寂寞,還掩故園扉。
3、欲取鳴琴彈,慨無知音賞。——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全詩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夜涼,開軒臥閑敞。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消響。欲取鳴琴彈,慨無知音賞。感此懷故人,終霄勞夢想。
4、詩情冷淡知音少,獨喜江臯得見君。——唐·李中《吉水縣依韻酬華松秀才見寄》
全詩官況蕭條在水村,吏歸無事好論文。枕欹獨聽殘春雨,夢去空尋五老雲。竹徑每憐和蘚步,禽聲偏愛隔花聞。詩情冷淡知音少,獨喜江臯得見君。
5、情知此事少知音,自是先生枉用心。——唐·李山甫《贈彈琴李處士》
全詩情知此事少知音,自是先生枉用心。世上幾時曾好古,人前何必更沾襟。致身不似笙竽巧,悅耳寧如鄭衛淫。三尺焦桐七條線,子期師曠兩沈沈。
6、知音不易得,撫劍增感慨。——唐·李白《贈從弟宣州長史昭》
全詩淮南望江南,千裏碧山對。我行倦過之,半落青天外。宗英佐雄郡,水陸相控帶。長川豁中流,千裏瀉吳會。君心亦如此,包納無小大。搖筆起風霜,推誠結仁愛。訟庭垂桃李,賓館羅軒蓋。何意蒼梧雲,飄然忽相會。才將聖不偶,命與時俱背。獨立山海間,空老聖明代。知音不易得,撫劍增感慨。當結九萬期,中途莫先退。
7、知音不可遇,才子向天涯。——唐·戴叔倫《送李審之桂州謁中丞叔》
全詩 知音不可遇,才子向天涯。遠水下山急,孤舟上路賒。亂雲收暮雨,雜樹落疏花。到日應文會,風流勝阮家。
8、古樂知音少,名言與俗違。——唐·王貞白《憶張處士》
全詩天臺張處士,詩句造玄微。古樂知音少,名言與俗違。山風入松徑,海月上巖扉。畢世唯高臥,無人說是非。
9、平生知音少,君子安可忘。——唐·鮑溶《秋夜對月懷李正封》
全詩 援琴悵獨立,高月對秋堂。美人遠於月,徒望空景光。坐憶執手時,七弦起淒涼。平生知音少,君子安可忘。客意如夢寐,路岐遍四方。日遠迷所之,滿天心暗傷。主奉二鯉魚,中含五文章。惜無千金答,愁思盈中腸。此夕臨風嘆,零露沾衣裳。
10、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宋·嶽飛《小重山》
全詩昨夜寒蛩不住鳴。驚回千裏夢,已三更。起來獨自繞階行。人悄悄,簾外月朧明。白首為功名。舊山松竹老,阻歸程。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11、寶瑟泠泠千古調,朱絲弦斷知音少。——宋·辛棄疾《蝶戀花·月下醉書雨巖石浪》
全詩九畹芳菲蘭佩好。空谷無人,自怨蛾眉巧。寶瑟泠泠千古調,朱絲弦斷知音少。冉冉年華吾自老。水滿汀洲,何處尋芳草。喚起湘累歌未了。石龍舞罷松風曉。
12、杳杳興亡成敗,滿乾坤、未見知音。——宋·王質《萬年歡》
全詩壹輪明月,古人心萬年,更寸心存。滄海化為黃土,心不成塵。杳杳興亡成敗,滿乾坤、未見知音。撫闌幹、欲喚英魂,沈沈又沒人應。無聊敧枕搔首,夢廬中壇上,壹似平生。***挽長江為酒,相對同傾。不覺霜風敲竹,睡覺來、海與愁深。拂袖去,塞北河西,紅塵陌上尋人。
13、清潤玉簫閑久,知音稀有。——宋·周邦彥《壹落索》
全詩眉***春山爭秀。可憐長皺。莫將清淚濕花枝,恐花也、如人瘦。清潤玉簫閑久,知音稀有。欲知日日倚闌愁,但問取、亭前柳。
14、可憐世上少知音。——宋·王唯壹《西江月》
全詩壹點真陽在坎,移來點化離陰。這些造化義幽深。須是明心見性。妙在壹塵不染,自然對境無心。可憐世上少知音。會得超凡入聖。
6.表達對知音的向往、感嘆的詩題詩後
[唐]賈島
二句三年得,
壹吟雙淚流。
知音如不賞,
歸臥故山秋。
席間詠琴客
[唐]崔玨
七條弦上五音寒,
此藝知音自古難。
唯有河南房次律,
始終憐得董庭蘭。
旅中懷孫路
[唐]貫休
暮塵微雨收,蟬急楚鄉秋。
壹片月出海,幾家人上樓。
砌香殘果落,汀草宿煙浮。
唯有知音者,相思歌白頭。
知音者誠希
[唐]韓愈
知音者誠希,念子不能別。
行行天未曉,攜酒踏明月。
長安書懷呈知己
[唐]項斯
江湖歸不易,京邑計長貧。
獨夜有知己,論心無故人。
壹燈愁裏夢,九陌病中春。
為問清平日,無門致出身。
問劉十九(白居易)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壹杯無?
壹翦梅(贈紫雲友)(葛長庚)
劍倚青天笛倚樓。雲影悠悠。鶴影悠悠。好同攜手上瀛洲。身在閻浮。業在閻浮。—段紅雲綠樹愁。今也休休。古也休休。夕陽西去水東流。富又何求。貴又何求。
孤松篇(劉希夷)
蠶月桑葉青,鶯時柳花白。
淡艷煙雨姿,敷芬陽春陌。
如何秋風起,零落從此始。
獨有南澗松,不嘆東流水。
玄陰天地冥,皓雪朝夜零。
豈不罹寒暑,為君留青青。
青青好顏色,落落任孤直。
群樹遙相望,眾草不敢逼。
靈龜蔔真隱,仙鳥宜棲息。
恥受秦帝封,願言唐侯食。
寒山夜月明,山冷氣清清。
淒兮歸鳳集,吹之作琴聲。
松子臥仙岑,寂聽疑野心。
清泠有真曲,樵采無知音。
美人何時來,幽徑委綠苔。
籲嗟深澗底,棄捐廣廈材。
夏日南亭懷辛大(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閑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秋風引(劉禹錫)
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
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
7.表達對知音的向往和感嘆的詩文知 音 難 覓
壹鉤冷月,看盡千古滄桑恩仇。
自古便有癡人,淚流為明朝。
俠者劍,王者刀,鐵膽俠腸九天嘯。
誌隨鬢發白,恨與華年消。
山川亙古不變,江水復東流。
耳聞桃園三結義,心憶伯牙鐘子期;
佳話傳於世,予心傾慕何處覓。
是狂喜,是煩憂,別有壹番滋味在心頭。
慨嘆此心無人訴,將把此情寄琴蕭。
琴音悲,蕭聲蒼,知音少,向誰道?
偶記當年,刀出鞘,震九州,入道江湖斬魔妖;
拔劍斬情仇,豪氣沖雲霄。
酒酣把劍舞,江湖雨瀟瀟。
長亭品香茗,曲賦會友人,壹對眾人皆無言。
余詩能成行,爾詞亦成章;
合意談來心不厭,知音人聽話偏長。
多少興衰成敗事?壹壺濁酒訴腸。
為武者,德為先,和為貴,意最重;
為文者,情有意,愛無價,禮更高。
路漫漫,吾將求索;
天悠悠,終將不棄。
四時皆為覓音時,為何知音來卻遲?
舉杯邀月***銷愁,奈何明月難解我心悲!
星朗朗,意綿綿,蒼茫天地間,知我者其誰!?
問劉十九(白居易)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壹杯無?
壹翦梅(贈紫雲友)(葛長庚)
劍倚青天笛倚樓。雲影悠悠。鶴影悠悠。好同攜手上瀛洲。身在閻浮。業在閻浮。—段紅雲綠樹愁。今也休休。古也休休。夕陽西去水東流。富又何求。貴又何求。
孤松篇(劉希夷)
蠶月桑葉青,鶯時柳花白。
淡艷煙雨姿,敷芬陽春陌。
如何秋風起,零落從此始。
獨有南澗松,不嘆東流水。
玄陰天地冥,皓雪朝夜零。
豈不罹寒暑,為君留青青。
青青好顏色,落落任孤直。
群樹遙相望,眾草不敢逼。
靈龜蔔真隱,仙鳥宜棲息。
恥受秦帝封,願言唐侯食。
寒山夜月明,山冷氣清清。
淒兮歸鳳集,吹之作琴聲。
松子臥仙岑,寂聽疑野心。
清泠有真曲,樵采無知音。
美人何時來,幽徑委綠苔。
籲嗟深澗底,棄捐廣廈材。
夏日南亭懷辛大(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閑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秋風引(劉禹錫)
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
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
8.有關對知音的向往或感嘆的古文知音吟
宋 邵雍
仲尼始可言無意,孟子方能不動心。
莫向山中尋白玉,但於身上覔黃金。
山中白玉有時得,身上黃金無處尋。
我輩何人敢稱會,安知世上無知音。
贈知音
唐 溫庭筠
翠羽花冠碧樹雞,未明先向短墻啼。窗間謝女青蛾斂,
門外蕭郎白馬嘶。星漢漸移庭竹影,露珠猶綴野花迷。
景陽宮裏鐘初動,不語垂鞭上柳堤。
知音者誠希
唐 韓愈
知音者誠希,念子不能別。行行天未曉,攜酒踏明月。
春遇南使,貽趙知音
唐 岑參
端居春心醉,襟背思樹萱。
美人在南州,為爾歌北門。
北風吹煙物,戴勝鳴中園。
枯楊長新條,芳草滋舊根。
網絲結寶琴,塵埃被空樽。
適遇江海信,聊與南客論。
因覽子京西州詩槁感知音之難遇偶成短章
宋 宋庠
小集曾因善敘傳,西州餘藻復盈編。
中郎久已成枯骨,爭奈柯亭十六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