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陰鏗是南北朝詩人,出生於官宦之家,因此從小與官員們相聚壹處,五歲就會寫詩,加之十分愛好學習,很快為眾人熟知,長大後深得陳文帝賞識,多次升遷,但是因為其祖父和父親仕途中的不良記錄給陰鏗帶來很多的阻礙,所以他的詩歌暗含悲情色彩。
2.他飽讀詩書,所以可以寫出各種各樣風格的詩,但是最擅長五言律詩,內容以寫景是其最愛,也最拿手,見景便能賦詩,在所有的景物中他又最愛江上。他的祖父壹代便遷居南平,長江壹帶江上景物尤其多,所以對他的詩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比如陰鏗的《晚出新亭》壹詩就是描寫江上景物的代表作品,也是陰鏗詩的風格的典型作品,這首詩是詩人獨自遠行,行於江上路過建康時所見到的景物,詩人借景抒發自己遠行的悲傷和孤獨,美麗的風景下面暗藏著悲傷,形象而不拘泥。
3.陰鏗詩常用江景來寄托各種情感,如離別、鄉愁和深閨的寂寞等,他的詩處在永明體和近體詩風格之間,不同於以往那些官體詩的形式特點,屬於清新流利的類型,他很講究字句之間的推敲,篇幅的設計也很嚴謹,註重修辭和聲律的使用。他詩的藝術風格和何遜存在***同之處,兩人合稱“陰何”,對唐代的詩歌產生了重要的影響。陰鏗詩的風格不同於同壹時期那些艷俗的官體詩,他自成壹派,清新健拔,情感豐富,追求的是另壹種高尚的詩歌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