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網文 楊玉環

網文 楊玉環

楊玉環與長恨歌

作者:佚名 來源:不詳 發布時間:2008-11-28 21:28:54

減小字體 增大字體

唐玄宗開元七年(公元719年),[唐代]的絕世佳人楊玉環降生於西蜀。21年之後,唐玄宗幸驪山溫泉宮初見楊玉環而為其姿質豐艷,倩盼警穎,舉止閑冶所傾倒,立即度為女道士,居住太真宮。天寶四年(公元745年)冊封玉環為貴妃,從此在中國歷史上發生了壹個帝王與後妃的愛情悲劇故事。它竟是唐王朝由盛到衰過程中的壹個插曲,既是那麽哀艷動人,而又包含著深刻的歷史教訓。無論古往今來的人們怎樣評說,但都承認楊貴妃是中國歷史上女性美的典型,正象富貴艷麗的牡丹體現唐人的審美觀念壹樣。

楊貴妃祖籍弘農華陰(陜西華陰),後來遷居蒲州(山西永濟)。其先世都是高級官員,曾祖父令本也還作過金州刺史,此後家道衰落。父親玄琰任蜀州司戶參軍。蜀州在西蜀,轄晉原、青城、新津、唐興四縣,州治晉原縣,即今四川省崇州市。司戶參軍是州裏主管民戶的佐吏,屬初等職官。楊玄琰大約於開元初年在蜀州供職。歷史文獻中有貴妃“父玄琰,蜀州司戶”的記載,但只有宋初學者樂史的《楊太真外傳》較詳談到貴妃的出生地:“父玄琰,蜀州司戶。貴妃生於蜀,嘗誤墜池中,後人呼為落妃池。池在導江縣前。”[唐代]導江縣即今都江堰市聚源鎮,與蜀州接鄰。導江縣前的落妃池,在今都江堰市聚源鎮導江村,遺址猶存。池呈圓型,較小,占地1畝多。周圍是肥沃的農田,金黃壹色的稻谷;池邊有壹卷當地人稱為“水東瓜”的樹木,芳草如煙,青蒼蔥茜,景色秀美。貴妃在孩幼時喜愛在池邊玩耍,不慎落入此池中,於是這個小池因而有名了。後世文人楊慎有詩:

妃子池蓮玉女房,溫柔元近白雲鄉。

光涵色界三千頃,潤及華清第壹湯。

王培荀亦有詩雲:

入水明珠色滿池,先教玉液洗凝脂。

海棠未破東風軟,可是華清出浴時?

詩人們都聯想到這個小姑娘後來在華清宮溫泉賜浴,初承恩澤之事,似乎早有征兆了。落妃池附近有壹座楊家院子,相傳就是當年玉環住家之處,被稱為“楊妃宅”。可以推測:楊妃宅即是楊玄琰任職蜀州時之住宅,玉環當是在此出生的。沃野千裏,物產豐饒、景色秀媚之川西平原,鐘靈毓秀,不知多久的積聚才誕育了壹位絕世佳人。這可能有壹種神秘的文化原因。

大約楊玄琰在女兒幾歲時便死於蜀州,故史稱“妃早孤”。叔父河南府(河南洛陽)士曹楊玄敫收養了玉環。她在這新的環境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十七歲時已出落得亭亭玉立。開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被選為玄宗皇帝之子壽王的妃子。命運的安排特別巧妙,玉環終因“天生麗質難自棄,壹朝選在君王側”,又成了玄宗的貴妃,得到了創立盛唐基業的壹代帝王的真正的愛情。唐玄宗由政治修明變為昏庸荒淫,唐王朝由盛世轉入衰敗,安史之亂的戰火蔓延,皇室入蜀逃難,這壹切的社會重大責任,如果都由楊貴妃來承擔,未免是過於誇張而且非常不公允了。楊貴妃不具備武則天那樣的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品質,她僅象壹般女人那樣追求愛情和虛榮,努力享受人生的幸福。天寶十五年(公元756年)六月,皇室壹行避難入蜀,途經馬嵬驛時,六軍不發,雖然太監高力士說“貴妃誠無罪”,然形勢所逼,玄宗只得命高力士於佛堂縊殺貴妃。可憐她才三十八歲,竟香消玉殞了。玄宗入蜀後禁不住痛苦地思念貴妃。後來文人楊慎猜想玄宗行宮見月之時,是否知道蜀中尚有落妃池遺址,他說:“不知見月行宮夜,曾夢芳魂此水傍?”很可能玄宗並不知道蜀中有個落妃池,如果知道,也許他會去悼念壹番的,遠勝升天入地去尋覓芳魂了。

楊貴妃自幼年離蜀中後,再也沒有回到她的出生之地了。她真是“禍水”、“尤物”或“妖姬”嗎?百年以後唐末戰亂,唐僖宗又象玄宗壹樣率領皇室入蜀避難,當回經馬嵬坡時有感而賦詩雲:

馬嵬楊柳綠依依,又見鸞輿幸蜀歸。

泉下阿環應有語:這回休更罪楊妃。

僖宗早已代楊貴妃訴說了冤魂的不平之恨了。

文章來自/ertongwenxue/minjiangushi/info-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