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的是冬季美景的詩句如下:
壹、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祖詠《終南望餘雪》。
賞析:從長安城中遙望終南山,所見的自然是它的“陰嶺”;而且,惟其“陰”,才有“餘雪”。“陰”字下得很確切。“秀”是望中所得的印象,既贊頌了終南山,又引出下句。“積雪浮雲端”,就是“終南陰嶺秀”的具體內容。這個“浮”字下得十分生動。
自然,積雪不可能浮在雲端。這是說:終南山的陰嶺高出雲端,積雪未化。雲,總是流動的;而高出雲端的積雪又在陽光照耀下寒光閃閃,正給人以“浮”的感覺。或許有的讀者要說:“這裏並沒有提到陽光呀!”這裏是沒有提,但下句卻作了補充。
“林表明霽色”中的“霽色”,指的就是雨雪初晴時的陽光給“林表”塗上的色彩。同時,“積雪浮雲端”壹句寫出了終南山高聳入雲,表達了作者的淩雲壯誌。
二、砌下梨花壹堆雪,明年誰此憑闌幹。——杜牧《初冬夜飲》。
賞析:“砌下梨花壹堆雪”,是獨具匠心的。看來詩人獨斟獨飲,並不能釋憂解愁。於是他罷酒輟飲,憑欄而立,但見朔風陣陣,暮雪紛紛,那階下積雪象是堆簇著的潔白的梨花。此處看似純寫景色,實則情因景生,寓情於景,包孕極為豐富。
詩人燭下獨飲,本已孤淒不堪,現在茫茫夜雪更加深了他身世茫茫之感,他不禁想到明年此時又不知將身在何處。“明年誰此憑欄桿?”這壹反問,凝聚著詩人流轉無定的困苦、思念故園的情思、仕途不遇的憤慨、壯誌難酬的隱痛,是很能令人深思。
三、晨起開門雪滿山,雪睛雲淡日光寒。——鄭燮《山中雪後》。
賞析:《山中雪後》描繪了壹幅冬日山居雪景圖。詩作開門見山,先是描繪壹幅畫者筆下的雪景:清早起來,推門便見外面蒼茫壹片,世界被白雪包裹,淒清之中透著寒涼,哪怕太陽已經升起,但因為冷寒的落雪也變得毫無活力。
在這樣的現實下,屋檐結起了長長的冰淩,連壹向傲冬的梅花都被凍而不發,這次第分明淒涼不已。但詩人卻別有深意,於詩末寫下“壹種清孤不等閑”之句,這不只是壹種對現實的反抗,更是自我清高之質不肯妥協的吶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