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唐詩中秋節的古詩

唐詩中秋節的古詩

唐詩中秋節的古詩如下:

1、《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2、《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唐·皮日休: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3、《嫦娥》唐李商隱:雲母屏風炷影深,長河漸落小星辰。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4、《月下獨酌》唐李白:花間壹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5、《中秋》唐·司空圖:閑吟秋景外,萬事覺悠悠。此夜若無月,壹年虛過秋。

6、《中秋月二首·其二》唐代李嶠:圓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裏外,不有雨兼風?

7、《中秋夜不見月》唐羅隱:陰雲薄暮上空虛,此夕清光已破除。只恐異時開霽後,玉輪依舊養蟾蜍。

8、《絕句》(其壹)唐·杜甫: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9、《江畔獨步尋花》唐·杜甫: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桃花壹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10、《塞下曲》唐·盧綸: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中秋節習俗

1、祭月其實是壹種非常古老的習俗,本質是在古代人們的認知有限,而產生對月亮的壹種崇拜,全球各地都有這樣的習俗,只是對應的時間和意義並不相同。在我國廣東地區,每年中秋節就有這樣的習俗。這個習俗壹直延續至今,其意義已與古時大不相同。

2、賞月就是從祭月演化而來,從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松的休閑。中國古代最早出現賞月是在魏晉時期,到了唐朝,中秋賞月已經成了流行的風潮,賞月也成了壹種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寄托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