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時間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李白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佚名
2、全面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蘇軾
3、實踐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陸遊
4、謙虛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壹段香。
——盧梅坡
5、好學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
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司馬光
6、忍耐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裏奚舉於市。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是人 壹作:斯人)
人恒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征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孟子及其弟子
7、德行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裏之城,七裏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孟子及其弟子
8、機會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須惜少年時。 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無名氏
9、自省、自悟、自舍、自得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佛性常清凈,何處有塵埃!
心是菩提樹,身為明鏡臺。明鏡本清凈,何處染塵埃!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壹物,何處惹塵埃!
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聽說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惠能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