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我整理的聽水的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聽水的作文1聽,流水中蹦出壹串串音符,伴著起起伏伏的旋律,在壹遍遍的淺唱低吟中,娓娓道來壹個個唯美的故事……——題記
我愛水。
我愛那“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的靈動,如同渾厚的鼓聲,激起我向上的青春活力。
我愛那“小橋流水人家”中透露出來低低哀愁,伴隨思鄉的清風,撥動我感情的琴弦。
於是,我踏入了包含千羅萬象的大自然,去尋找水的故事。
立於高山,想想那奔騰的流水。山中的水,叫瀑布,宛若怒吼的雄獅,威風凜凜;平原上的水,叫河川,宛若舞動的銀蛇,婀娜多姿;沙漠中的水叫綠洲,宛若命運的綢帶,生機勃勃。
立於高山,想想我們歷史的搖籃——黃河。奔騰的黃河,孕育了壹個又壹個輝煌壹生的英雄兒女:壹統天下秦始皇、開辟“貞觀之治”的唐太宗、領導辛亥革命的孫中山、建立美好新中國的毛主席……他們,黃河哺育的兒女們,都在歷史上刻下了重重的壹筆。
順著歷史的軌跡,我的思緒又回到了悠遠的古代……
時光鬥轉,流水把我帶到了壹座孤冷的小院。樓上壹個面容消瘦的人哀婉地吟道:“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壹江春水向東流。”那就是南唐後主。他哀傷的曲調在我耳畔回響,那是何等的淒涼?故國不在、皇位不再、只有那雕欄玉砌能證明他曾經的榮耀,可那又怎樣?他只能讓流水帶走他的富貴、他的榮華、他的朱顏和他深深的哀愁。
流水又把我帶到了壹座小院前。壹個女子倚在亭旁,癡癡地看著院中雕零的花瓣,風拂過她未施粉黛的臉龐,劃出壹道孤單的弧線。她——李清照,再也沒有“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的豪氣。歲月的流水洗去了她的銳氣,生活的磨難讓她不得不放下那份傲氣。她只能低吟出“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那又是何等的寂寞無奈?
“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這是大文豪李白與好友汪倫離別時的詩句。不遠處,我仿佛看見兩個依依不舍的好友在告別。千尺的潭水啊,妳能告訴我什麽是真正的友誼?難舍難分的人呀,只能飲下壹杯離別的哀愁。
大江邊上,我聽見蘇東坡在高歌,他的豪邁,壹洗南唐後主、易安居士帶給我的惆悵。“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我體會到了蘇軾曠達的心胸和豪邁的勇氣。懷著對古人的敬意,給我壹種不服輸的力量。
我站在溪邊,雙手捧著流水,它告訴了我太多太多的故事。它讓我看到了李清照的柔情與寂寞,李後主的悲寥與孤獨。而李白桃花潭的送別,讓我想到了“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的友情,蘇軾赤壁懷古的雄壯,讓我想到了毛澤東“金沙水拍雲崖暖”的豪情。
聽流水的故事,體會華夏文明的淵遠,更讓我學會面對人生遭受挫折時的不屈與豪邁。
聽水的作文2在不久前的“愛北京青年匯”20xx北京青少年社團文化節暨春光·青春嘉年華活動中,我見到了北京市水務局的團委書記連占國叔叔,聽他給我們講了壹些節水的事情。
連叔叔說:“最普通,也最實用的壹種節水方法就是在抽水馬桶的水箱裏放壹個或兩個啤酒瓶。這樣會使水的體積加大,水面上升,很快接觸到馬桶裏的浮漂,用水時就會少用壹些水;但壹定要註意不能放塑料瓶,因為塑料瓶重量輕,放入水箱後會漂在水面上,起不到占用水的體積的作用。”叔叔怕我們聽不懂,邊說邊比劃著,然後又補充了壹句:“這個方法就像烏鴉喝水,把小石子放在瓶底,水面自然會上升,但如果把輕的東西放到瓶子中,放的再多它也喝不到水。”
“第二種方法可能大家都在用,那就是把洗衣服的水用來拖地、沖廁所,把洗菜、陶米的水用來澆花。要知道,陶米水中含有壹定的蛋白質等營養成份,對花草的生長還有壹定的作用呢。”
最後,連占國叔叔說:“節水靠大家!希望我們每個小朋友,不僅要自己在生活中主動節水,還要向周圍的同學、朋友、親戚和家人宣傳,壹人帶動壹片,人人參與節水。”
哦對了,差點忘記告訴您,活動結束時,我再次找到了連叔叔,認真填寫了節水誌願者申請書,成了壹名小節水誌願者。
聽水的作文3水,妳這生命的血液,滋潤著天地萬物。從大山峽谷中淌出,大山賦予妳輕柔婉約;從地殼巖石中湧出,大地賦予妳剛烈堅韌。從此,妳也具有了人的萬般品格。
妳從青山翠嶺之間汩汩流出,匯成小溪,好似跳動激蕩的生命,壹路歡歌笑語,即使有堅石硬土相阻,妳也毫不畏懼,激情沖刷,迂回曲折,決不回頭。阻礙算得了什麽,妳始終相信,小溪必匯成大海。
但面對這樣具有品格的水,人們似乎“無動於衷”。他們沒有聆聽過水最清脆的聲音。有時,人們總是讓它們做壹個接壹個的噩夢,他們終日愁眉不展。
水在河床上艱難地爬行著,它們的背上,肚子上,全身上下都背負著各種各樣的垃圾、白色泡沫。它們沒有辦法向人間宣泄,只能以散發身上的垃圾的惡臭,來引起壹個個路人的.註意,將垃圾從它們背上壹壹地移除。
“嘩嘩嘩……”—化工廠又煉制成了壹股“聖水”往水的身上沖去,那股刺鼻的氣味,弄得水神魂顛倒。人類為了土地不受幹旱,用人工降雨濕潤大地。可是老天爺竟然動怒了,他用降酸雨的方式,向人們XX。而水,每天只能和汙水,酸雨,有毒的化學品壹起生活,它已經被那些壞透了的“水族同胞”快至於死地了。在不久的將來,水總有壹天會幹涸。
水在半夜被壹場場噩夢嚇醒了:“誒呀,太恐怖了!壹天之內,我到底會死幾次?……”平撫了心情,又漸漸睡去,沒過多久又打起酣來。
原來,它又開始做夢了:哇!人們在幹什麽?好浩大的工程啊!它夢見了人們在幫它治病,想盡力挽救它。不再讓它白白“流淚”,它真的很高興,趕緊配合人們。讓它往東堅決不往西,壹切行動聽指揮。人們也開始禁止向水中投入垃圾,禁止化工廠放汙水以及化學水,還建立了許多汙水處理廠,看來人們真的是“清醒”了!
或許,水的美夢算是成真了。但是,不免還是會有人這麽做。如果,這些人可以靜下心來,聆聽壹下水的聲音,或許,不只是單純的“叮咚,叮咚……”,“嘩嘩嘩……”。
不只是水,在這世界上,人們需要改進的地方還有很多很多,保護環境是每壹個人類最基本的職能,只有這樣,我們的生活,才會更加美好。然而,作為學生的我們,應該爭做環保小衛士,創建壹個美好的生活環境。
聆聽水的聲音,有時怒濤拍岸,雷霆萬鈞;有時冷酷無情,神秘莫測;有時深思,有時長嘯……可是,這就是水向人們報警的聲音。它內心深處的聲音。
聽水的作文4外婆家在長江邊上,我從小在外婆家長大,長江的滔滔水聲如外婆的童謠伴我入眠。
春天,我喜歡坐在江堤上,看那碧綠的蘆葦灘,看那湯湯長江水,任憑風輕拂我的臉龐。閉上眼,用心聆聽漲潮的水聲:濤聲像巨龍在長吟,像雷聲在轟鳴,江水前赴後繼、鍥而不舍地撲向堤岸,激蕩起壹層又壹層的浪花,讓我想起蘇軾的“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詩來。這驚濤拍岸聲也讓我仿佛置身於金戈鐵馬的古戰場,戰鼓聲、馬嘶聲、怒吼聲交織在壹起。這聲音讓人為之震撼,讓人心中塊壘頓消,壹下子心中明朗開闊起來。這滾滾濤聲就像壹場聽覺盛宴,聽之酣暢淋漓。
這豪邁的江水之聲,常常讓我想起我的外婆。她身上有著港城人特有的豪爽:說話嗓音大,做事風風火火,走路大步流星。每當我做了錯事,她定會劈頭蓋臉把我訓斥壹頓,但我做的好時,她的表揚也從不吝惜。外婆年輕時常在舞臺上扮演《紅燈記》中的革命者——沙奶奶,如今年紀大了,她的壹言壹行依然有沙奶奶的風采。和外婆壹起我會有豪情萬丈,豪氣沖天的感覺。
夏天,我喜歡去遙遠的南方,那裏住著我血脈相連的奶奶。
奶奶生活在江西撫州下面的壹個小城裏,那裏沒有大江流淌,而綿延的青山孕育著無數涓涓細流。奶奶家屋子旁邊就有壹條水溝,溪流潺潺,水如晶瑩剔透的白綢,清涼略帶寒意,嘗起來有壹種說不出的甜味兒。每年暑假,我都要在奶奶家消磨我的假期。我最喜歡深夜獨坐小院,萬籟俱寂,繁星滿天。此時此刻,那細小的泉水聲就顯得格外清晰,“叮叮咚咚”“叮叮咚咚”不絕於耳。我仿佛看到它從那蒼翠欲滴的山頂歡快地奔湧而下,它繞過那塊大石頭,躍過那段樹根,壹路上與山腰那排老屋打招呼,與溝渠邊的菜苗呢喃,那水聲宛如壹個溫婉女子的絮語,好似清風拂過樹梢,讓我的心也沈醉其中了。
這柔曼的泉水聲讓我不由得想到我的奶奶。她總是和和氣氣,輕聲細語,嘴角總是帶著淡淡的笑容。她常常拉著我的手溫言慢語跟叛逆期的我談心,跟我說發火傷身,說皺眉損形,說吃飯要細嚼慢咽,說……總之再平常不過的話從奶奶嘴裏出來,就宛如這清泉壹般滋潤心田。奶奶的壹言壹笑讓我的心暖暖的,和她壹起我體會到了什麽是歲月靜好。
《紅樓夢》中賈寶玉說女人是水做的骨肉。誠然!長江的水成就了外婆的豪爽之氣,脈脈清流滋養了奶奶的溫婉之質。聽兩地水聲,我聽出了不同性格的女人有著對我同樣的情懷。
滔滔的水聲伴著輕柔的泉聲,它們常在我耳畔響起,在我的夢中響起,從我的心田汩汩流過、流過,浸潤著我,伴我壹路成長。
聽水的作文5壹直堅信,聲音,是世上最美好的東西。
我能夠聽見枯葉紛舞到地上時清脆的壹聲;能夠聽得火焰燃起熾熱的壹聲;能夠聽到萬物新生時歡悅的壹聲;也能夠聽到春回大地時,那蘇醒的壹聲,好似生命本身壹般,或新生,或滅亡,都是不壹樣的純粹。
但,總感覺少些什麽,壹味的重復,找不到半點真誠。即使是再美妙,卻也讓人微微心寒。
對啊,萬物之本的水,我又怎能聽到聲音呢?
還記得幼時,井水的聲音是甜的,好似西瓜的味道全給了它。小溪的聲音是清冽的,扣下了所有過境的北風。海的聲音是醇厚的,磅礴的浪花,深海的腥味,都是無法壹言而知的大氣。
可是,所謂的聲音,也只不過是六歲女孩的天馬行空而已……
總覺得,有壹片茫然的大雪,覆住了水的聲音。對啊,大雪,六年前的那壹場大雪不就是水嗎?
那壹年的大雪,幾乎斷了所有人的念想。還記得,那天臨近新年,夜裏突如其來的雪花,為大地披上了壹層小襖。我的眼中是欣喜,久違的大雪終於來到,讓余幼的我壹頓亂玩。可是,大人的眼裏的確是壹片焦急,仿佛那無邊的大雪,是猛獸壹般,壹聲道別也沒有,便再也找不到他們的聲影。
我哭著找他們,淚水順著臉頰流到嘴裏,苦澀的滋味百感交集,最終聽到的是啪嗒壹聲砸落理石地板的聲音。所有人都拿我手足無措,拼命哭,拼命地哭,哭到最後睡著了……
“姻姻,醒醒!”耳旁聽到了婆婆的聲音,還有些清水的音調,緩緩地,壹種不著不急,從容不迫的聲音。擡眼看,原來是媽媽在洗菜。
婆婆笑著對我說:“姻姻啊,妳外公去田裏給韭菜蓋棚了,妳不是最愛吃韭菜餡餃子嗎?妳媽媽正在給妳做呢,可千萬不要再哭鼻子了。外公最討厭哭鼻子的姻姻了。”
我擡眼望去,積雪未消,反而更厚了。路上滿是撲哧撲哧的踩雪聲,那是壹種很奇妙的聲音,就像靜止的雪突然活了起來,給深沈的馬路帶來了生氣。
數日的盼望,綿綿大雪終於融化了,我看著地上那壹個個的小水塘,是清澈的,清晰地看見泥土和灰塵,寒風拂過水面,帶來陣陣漣漪,伴隨著的,是水那夾雜著寒意的聲音。終於我看到了外公的身影,把小小的腦袋擱在他的肩頭。
聽……
外公 頭發上雪花融化漸變為水的聲音,仿佛在訴說著他那無數的艱辛和對我的溺愛。
那樣的聲音,那樣的水的聲音,究竟是有多麽的深沈啊……
聽水的作文6天空下起了密集的雨點,地上的水滴開心的聚集在壹起,於是便有了我———流水。閉上眼睛,安靜的聆聽,妳是否聽到了流水唱歌的聲音……我壹路唱著歌,流過平原。我不羨慕高山的巍峨,我也不仰望星空的深邃。我就是我,壹條幽幽的小溪。
纖細的腰條,嫩綠的柳枝,微風曾輕輕吹過,楊柳曾搖動纖細的腰條,她的倒影曾映照在小溪透徹的身體裏。大詩人陶淵明曾在溪邊感慨“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李白也曾在《送楊山人歸嵩山》中寫道“我有萬古宅,嵩陽玉女峰。長留壹片月,掛在東溪松。爾去掇仙草,菖蒲花紫茸。歲月或相訪,青天騎白龍。”這首詩寫出了嵩山之美,二句中,寫出了山峰,下面是美麗的溪水。而這溪水是不是也為後人學詩、背詩,做出了巨大貢獻呢?
溪水,沒有花兒那樣芬芳,沒有笛聲那樣悠揚,沒有動物那般乞憐。他只是他———壹條默默無聞的小溪。
我不需要用過多筆墨去渲染,因為他已經有了他獨特的美,聆聽流水的歌唱,更是他用獨特的聲音來為大千世界增添色彩,溪水———那樣清澈,那樣歡快。讓我們聆聽流水的歌唱,做這條小溪的歌迷。溪水,便是我最大的知己,溪水!
聽水的作文7水是生命之源,水是我們必不可少的資源。可是,有誰真正聽過水的聲音?從古到今,水壹直在歡快地歌唱,可是,現在它卻在哭泣。
雲南的幹旱牽動著每個人的心,這是百年難遇的大旱災,人們要從幾十公裏外的地方運水維持生活。
水在那裏如同金子般珍貴。在西南地區,有壹所希望小學,那兒的孩子每人每天會得到壹瓶水。他們都是住宿生,周壹至周五,壹***可以分到五瓶水。但是周末,他們都能帶三四瓶水回家。家裏缺水呀!他們要帶給父母喝,所以自己壹周就只喝壹瓶水。這簡直讓我無法想象!因為我從來不會為水發愁,水杯裏的水總是滿滿的。渴了,也不會像西南地區的孩子們那樣,壹小口壹小口地喝。咕咚咕咚地喝水,在我們眼裏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了,可是在幹旱的地方,這竟然成了最幸福的事。
中國本來就是壹個缺水的國家,再加上人們不懂得珍惜,水便越來越少。桂林山水,多麽美麗的地方,在幹旱中已經面目全非了!
在我們身邊,浪費水的情景隨處可見:水龍頭在嘩嘩地流著水,人們卻視而不見。那嘩嘩的水聲牽動了我的心,如果人人都“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真不敢想象這世界會變成什麽樣子。設想壹下,假如沒有了水,我們該怎麽活呢?
其實,節約用水並不難,動動妳的手,擰上那嘩嘩流水的水龍頭;把淘米洗菜的水、洗衣服的水等收集起來進行二次利用。不要讓水白白流失,否則,水也會傷心哭泣。
有個節日叫世界愛水日,提醒人們要愛護水資源。但是決不能只在這壹天珍惜水,而要養成節約用水的習慣。讓我們傾聽水的聲音,我們希望永遠聽到它快樂的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