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勵誌文言文長句

勵誌文言文長句

1. 長篇勵誌古文

蘇軾的《留侯論》 古之所謂豪傑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

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

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誌甚遠也。 夫子房受書於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隱君子者出而試之。

觀其所以微見其意者,皆聖賢相與警戒之義;而世不察,以為鬼物,亦已過矣。且其意不在書。

當韓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鋸鼎鑊待天下之士。其平居無罪夷滅者,不可勝數。

雖有賁、育,無所復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鋒不可犯,而其末可乘。

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於壹擊之間;當此之時,子房之不死者,其間不能容發,蓋亦已危矣。 千金之子,不死於盜賊,何者?其身之可愛,而盜賊之不足以死也。

子房以蓋世之才,不為伊尹、太公之謀,而特出於荊軻、聶政之計,以僥幸於不死,此圯上老人所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鮮腆而深折之。

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後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楚莊王伐鄭,鄭伯肉袒牽羊以迎;莊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

遂舍之。勾踐之困於會稽,而歸臣妾於吳者,三年而不倦。

且夫有報人之誌,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剛也。夫老人者,以為子房才有余,而憂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剛銳之氣,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謀。

何則?非有生平之素,卒然相遇於草野之間,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驚,而項籍之所不能怒也。 觀夫高祖之所以勝,而項籍之所以敗者,在能忍與不能忍之間而已矣。

項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戰百勝而輕用其鋒;高祖忍之,養其全鋒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當淮陰破齊而欲自王,高祖發怒,見於詞色。

由此觀之,猶有剛強不忍之氣,非子房其誰全之? 太史公疑子房以為魁梧奇偉,而其狀貌乃如婦人女子,不稱其誌氣。嗚呼!此其所以為子房歟! 作品譯文 古時候被人稱作豪傑的誌士,壹定具有勝人的節操,(有)壹般人的常情所無法忍受的度量。

有勇無謀的人被侮辱,壹定會拔起劍,挺身上前搏鬥,這不足以被稱為勇士。天下真正具有豪傑氣概的人,遇到突發的情形毫不驚慌,當無故受到別人侮辱時,也不憤怒。

這是因為他們胸懷極大的抱負,誌向非常高遠。 張良被橋上老人授給兵書這件事,確實很古怪。

但是,又怎麽知道那不是秦代的壹位隱居君子出來考驗張良呢?看那老人用以微微顯露出自己用意的方式,都具有聖賢相互提醒告誡的意義。壹般人不明白,把那老人當作神仙,也太荒謬了。

再說,橋上老人的真正用意並不在於授給張良兵書(而在於使張良能有所忍,以就大事)。 在韓國已滅亡時,秦國正很強盛,秦王政用刀鋸、油鍋對付天下的誌士,那種住在家裏平白無故被抓去殺頭滅族的人,數也數不清。

就是有孟賁、夏育那樣的勇士,沒有再施展本領的機會了。凡是執法過分嚴厲的君王,他的刀鋒是不好硬碰的,而他的末余之勢可以駕馭(連上句意思是:在鋒芒之勢上,是沒有可乘之機的)。

張良壓不住他對秦王憤怒的情感,以他個人的力量,在壹次狙擊中求得壹時的痛快,在那時他沒有被捕被殺,那間隙連壹根頭發也容納不下,也太危險了! 富貴人家的子弟,是不肯死在盜賊手裏的。為什麽呢?因為他們的生命寶貴,死在盜賊手裏太不值得。

張良有超過世上壹切人的才能,不去作伊尹、姜尚那樣深謀遠慮之事,反而只學荊軻、聶政行刺的下策,僥幸所以沒有死掉,這必定是橋上老人為他深深感到惋惜的地方。所以那老人故意態度傲慢無理、言語粗惡的深深羞辱他,他如果能忍受得住,方才可以憑借這點而成就大功業,所以到最後,老人說:“這個年幼的人可以教育了。”

楚莊王攻打鄭國,鄭襄公脫去上衣 *** 身體、牽了羊來迎接。莊王說:“國君能夠對人謙讓,委屈自己,壹定能得到自己老百姓的信任和效力。”

就此放棄對鄭國的進攻。越王勾踐在會稽陷於困境,他到吳國去做奴仆,好幾年都不懈怠。

再說,有向人報仇的心願,卻不能做人下人的,是普通人的剛強而已。那老人,認為張良才智有余,而擔心他的度量不夠,因此深深挫折他年輕人剛強銳利的脾氣,使他能忍得住小怨憤去成就遠大的謀略。

為什麽這樣說呢?老人和張良並沒有平生的老交情,突然在郊野之間相遇,卻拿奴仆的低賤之事來讓張良做,張良很自然而不覺得怪異,這自然,秦始皇不能使他驚恐,項羽不能使他發怒。 看那漢高祖之所以成功,項羽之所以失敗,原因就在於壹個能忍耐、壹個不能忍耐罷了。

項羽不能忍耐,因此戰爭中是百戰百勝,因此隨隨便使用他的刀鋒(不懂得珍惜和保存自己的實力)。漢高祖能忍耐,保養那完整的刀鋒(把自己的精銳實力保養得很好,等待對方的衰弊),這是張良教他的。

當淮陰侯韓信攻破齊國要自立為王,高祖為此發怒了,語氣臉色都顯露出來,從此可看出,他還有剛強不能忍耐的氣度,不是張良,誰能成全他? 司馬遷本來猜想張良的形貌壹定是魁梧奇偉的,誰料到他的長相竟然像婦人女子,與他的誌氣和度量不相稱。啊!這就是張良之所以成為張良吧(言外之意:正因為張良有能忍之大度,所以,盡管他狀貌如婦人。

2. 激勵,奮鬥的文言文.比如:伏久至,飛必高

我最喜歡的蒲松齡的有誌者,事竟成,破釜沈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滅吳.還有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誌.蘇軾 盛年不重來,壹日難再晨.及時宜自勉,歲月不待人.陶淵明 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若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騏驥壹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況 其實人的奮鬥,確定目標是最主要的,其次就是堅持,所以,我比較喜歡蒲松齡的那句詩,對仗工整,瑯瑯上口.而且又是熟悉的典故.。

3. 古文中比較勵誌的詞語都有什麽

1、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蘇軾) 2、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3、不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劉勰) 4、察己則可以知人,察今則可以知古.(《呂氏春秋》) 5、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李白) 6、臣心壹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7、發奮忘食,樂以忘優,不知老之將至.(論語)沈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 8、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誌也.(論語) 9、不飛則已,壹飛沖天;不鳴則已,壹鳴驚人.(司馬遷) 10、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漢書) 11、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 12、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劉勰) 13、讀書百遍,其義自現.(三國誌) 14、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 15、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鄭板橋) 1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17、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廣賢文》) 18、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古詩詩話)(現代人的心聲啊) 19、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林則徐) 20、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杜甫) 21、春風得意馬蹄疾,壹日看盡長安花.(孟郊) 22、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老子》) 23、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大學) 24、禍兮,福之所倚;福兮,鍋之所伏.(《老子》) 25、兼聽則明,偏信則暗.(《資治通鑒》) 26、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戰國策》) 27、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 28、鏡破不改光,蘭死不改香.(孟郊) 29、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論語) 30、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孔子) 31、君子憂道不憂貧.(論語) 32、老當益壯,寧知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誌.(王勃) 33、老驥伏櫪,誌在千裏.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最愛) 34、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呂氏春秋) 35、路漫漫其修遠今,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36、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 37、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舊唐書) 38、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左傳) 39、其曲彌高,其和彌寡.(宋玉) 4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 41、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戰國策》) 42、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荀子) 43、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辛棄疾) 44、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易經)。

4. 求勵誌的語段(詩句)或文章可引用古文古詩,可半文言文半白話

: 父母吸毒、8歲開始乞討、15歲母親死於艾滋病、父親進入收容所、17歲開始用2年的時光學完高中4年課程,獲得1996年紐約時報壹等獎學金,進入哈佛學習,壹個真實、努力女孩的人生經歷、壹段自強不息昂揚奮鬥的生命歷程,壹曲勵誌向上的美國影片. 經典臺詞: “世界在轉動,妳只是壹粒塵埃,沒有妳,地球照樣在轉動.現實是不會按照妳的意誌去改變的,因為別人的意誌會比妳的更強些.生活的殘酷會讓人不知所措.於是有人終日沈浸在迷茫仿徨之中,不願意睜大雙眼看清形勢,不願去想是哪些細小的因素累積在壹起造成了這種局面.” 我要改變我的生活,我要盡力拼搏,不讓自己落入社會最底層,我不要終日沈靜在迷茫仿徨之中,認定我現在的生活,如果,如果我更加努力呢?別人可以做到的,為什麽我不能,人生是可以選擇的! 我要上學,我不想做 *** ! 人會死花會謝,看似有價值的東西實際上毫無意義,留下壹些影象,模糊的影象,供己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