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劉希夷《代悲白頭翁》

劉希夷《代悲白頭翁》

劉希夷,這個名字大家可能有點陌生,但是那句“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的千古名句就是出自於他之手。據野史記載,宋之問想要他這句詩的著作權,劉不同意,宋竟然用沙袋將其壓死。當然,這種故事的真實性不高,但也可以從側面看出劉希夷這句詩寫得多麽好。

這句詩出自於他的代表作《代悲白頭翁》中,詩歌附如下:

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洛陽女兒好顏色,坐見落花長嘆息。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已見松柏摧為薪,更聞桑田變成海。古人無復洛城東,今人還對落花風。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紅顏子,須憐半死白頭翁。此翁白頭真可憐,伊昔紅顏美少年。公子王孫芳樹下,清歌妙舞落花前。光祿池臺交錦繡,將軍樓閣畫神仙。壹朝臥病無相識,三春行樂在誰邊。婉轉蛾眉能幾時,須臾鶴發亂如絲。但看古來歌舞地,唯有黃昏鳥雀飛。

說壹下讀完這首詩的感受。我比較憐惜那位可憐的白頭翁,想當年,他也曾經是意氣風發的翩翩美少年,而如今只是半死不活的白發老人。這種今昔對比,除了感嘆歲月無情,韶華易逝,也不知道該怎麽表達出內心的那種落差感。劉希夷在詩中說“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這其實道出了生命的本質,我們每個人都會登上屬於自己的人生舞臺,但舞臺終有落幕的壹天,妳方唱罷我登場,壹撥又壹撥罷了。

既然人類最終都是走向死亡,既然生命如此的短暫易逝,那麽,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麽呢?是為了感受這種今昔對比的落差感嗎?還是為了經歷這壹場命中註定的波瀾滄桑?讀完劉希夷的《代悲白頭翁》,總會覺得他的詩句中有壹種頹廢之美,有壹種想勸人及時行樂的感覺,其實,這可能正是詩人的浪漫主義,與其悲天憫人,不如隨遇而安。而我也能從他的詩句中,看到了生命中不同的顏色,既然最後都是壹場空,那何不瀟灑壹點,快樂壹點,精彩壹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