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關於讀書的7字8句詩句古詩

關於讀書的7字8句詩句古詩

1.關於勤奮讀書的七字古詩

1、冬夜讀書示子聿

宋代:陸遊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譯文

古人做學問是不遺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畢竟是不夠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須要親自實踐才行。

2、觀書有感二首·其壹

宋代:朱熹

半畝方塘壹鑒開,天光雲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譯文

半畝大的方形池塘像壹面鏡子壹樣打開,清澈明凈,天光、雲影在水面上閃耀浮動。要問池塘裏的水為何這樣清澈呢?是因為有永不枯竭的源頭源源不斷地為它輸送活水。

3、讀書

宋代:陸遊

歸誌寧無五畝園,讀書本意在元元。

燈前目力雖非昔,猶課蠅頭二萬言。

譯文

歸鄉隱居的誌向就算沒有那五畝田園也依然如故,讀書的本意原在於黎民百姓。燈下讀書,眼神已大不如從前了。卻還是閱讀完了兩萬的蠅頭小字。

4、白鹿洞二首·其壹

唐代:王貞白

讀書不覺已春深,壹寸光陰壹寸金。

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

譯文

專心讀書,不知不覺春天過完了,每壹寸時間就像壹寸黃金珍貴。並不是道人過來嘲笑,周公的精義孔子的思想教導投入鉆研中。

5、讀書

唐代:皮日休

家資是何物,積帙列梁梠。

高齋曉開卷,獨***聖人語。

英賢雖異世,自古心相許。

案頭見蠹魚,猶勝凡儔侶。

譯文

家中的財產是些什麽,就是那滿滿壹屋的書籍。在環境優美安靜的書齋緩緩打開書卷,徜徉書海與聖賢心靈對話。德才兼備的人們雖然沒有在同壹時代,但自古以來他們卻是互相贊許欣賞的。在書桌上看見書的欣喜,勝過與闊別已久的好友相見。

2.關於讀書的七句詩全文

1、勸學

唐代:顏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譯文:每天三更半夜到雞啼叫的時候,是男孩子們讀書的最好時間。少年不知道早起勤奮學習,到老了後悔讀書少就太遲了。

2、焚書坑

唐代:章碣

竹帛煙銷帝業虛,關河空鎖祖龍居。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

譯文:焚書的煙霧剛剛散盡,秦始皇的帝業也隨之滅亡,函谷關和黃河天險,也鎖守不住始皇的故國舊居。焚書坑的灰燼還沒冷卻,山東群雄已揭竿起義,起義軍領袖劉邦和項羽,原來都不讀書!

3、讀書

宋代陸遊

歸誌寧無五畝園,讀書本意在元元。

燈前目力雖非昔,猶課蠅頭二萬言。

譯文:歸鄉隱居的誌向就算沒有那五畝田園也依然如故,讀書的本意原是為了黎明百姓。燈下讀書,眼神已不比從前,卻還是閱讀完了兩萬的蠅頭小字。

4、柏學士茅屋

唐代:杜甫

晴雲滿戶團傾蓋,秋水浮階溜決渠。

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

譯文:觀茅屋戶外,那祥雲如車蓋壹樣密密地聚集,秋水順著道路,如大水決渠壹樣地湍急流去。自古以來榮華富貴必定從勤苦中得到,有識之男應當如柏學士壹樣去博覽群書,以求功名。

5、清明

宋代:王禹偁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譯文:無花無酒的度過清明節,那蕭索的興致猶如居於山野廟宇的和尚壹樣。昨天從鄰家討來新燃的火種,破曉時就在窗前點燈,坐下來潛心讀書。

3.關於讀書的詩句古詩大全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 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讀書不覺已春深,壹寸光陰壹寸金。 —— 王貞白《白鹿洞二首·其壹》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 顏真卿《勸學詩》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 顏真卿《勸學詩》

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元來不讀書。 —— 章碣《焚書坑》

幼敏悟過人,讀書輒成誦。 —— 歐陽修《畫地學書》

傷心秦漢,生民塗炭,讀書人壹聲長嘆。 —— 張可久《賣花聲·懷古》

閑門向山路,深柳讀書堂。 —— 劉昚虛《闕題》

人學始知道,不學非自然。 —— 孟郊《勸學》

歸誌寧無五畝園,讀書本意在元元。 —— 陸遊《讀書》

4.求關於讀書的古詩句

1、《秋夜讀書每以二鼓盡為節》宋代:陸遊

腐儒碌碌嘆無奇,獨喜遺編不我欺。

白發無情侵老境,青燈有味似兒時。

高梧策策傳寒意,疊鼓冬冬迫睡期。

秋夜漸長饑作祟,壹杯山藥進瓊糜。

釋義:

我這個迂腐的儒生,可嘆壹生碌碌無奇,卻只愛前人留下來的著作,從不將我欺騙。

白發無情地爬上頭頂,漸漸地進入老年,讀書的青燈卻依舊像兒時那樣親切有味。

高大的梧桐策策作響,傳來壹陣陣寒意,讀書興致正濃,忽聽更鼓冬冬催人入睡。

秋夜漫漫,饑腸轆轆,再也難以讀下去,喝杯山藥煮成的薯粥,勝過那佳肴美味。

2、《讀韓杜集》唐代:杜牧

杜詩韓筆愁來讀,似倩麻姑癢處搔。

天外鳳凰誰得髓?無人解合續弦膠。

釋義:

杜詩和韓文在愁悶時誦讀,舒心爽氣就像請仙女麻姑在癢處搔。

天外的鳳凰誰能得其精髓?世上無人懂得配制續弦膠。

3、《柏學士茅屋》唐代:杜甫

碧山學士焚銀魚,白馬卻走深巖居。

古人己用三冬足,年少今開萬卷余。

晴雲滿戶團傾蓋,秋水浮階溜決渠。

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

釋義:

安史之亂的戰火使柏學士失去了官職,昔日常參議朝政,直言相諫的他,將茅屋搭建在險峻的碧山之中,隱居於此。

但他仍象漢代文學家東方朔壹樣的刻苦讀書,雖然他年少,但已學業有成。

觀茅屋戶外,那祥雲如車蓋壹樣密密地聚集,秋水順著道路,如大水決渠壹樣地湍急流去。

自古以來榮華富貴必定從勤苦中得到,有識之男應當如柏學士壹樣去博覽群書,以求功名。

4、《讀山海經·其壹》魏晉:陶淵明

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

眾鳥欣有托,吾亦愛吾廬。

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

窮巷隔深轍,頗回故人車。

歡言酌春酒,摘我園中蔬。

微雨從東來,好風與之俱。

泛覽《周王傳》,流觀《山海》圖。

俯仰終宇宙,不樂復何如?

釋義:

孟夏的時節草木茂盛,綠樹圍繞著我的房屋。眾鳥快樂地好像有所寄托,我也喜愛我的茅廬。

耕種過之後,我時常返回來讀我喜愛的書。居住在僻靜的村巷中遠離喧囂,即使是老朋友駕車探望也掉頭回去。

(我)歡快地飲酌春酒,采摘園中的蔬菜。 細雨從東方而來,夾雜著清爽的風。

泛讀著《周王傳》,瀏覽著《山海經圖》。(在)俯仰之間縱覽宇宙,還有什麽比這個更快樂呢?

5、《讀書》唐代:皮日休

家資是何物,積帙列梁梠。

高齋曉開卷,獨***聖人語。

英賢雖異世,自古心相許。

案頭見蠹魚,猶勝凡儔侶。

釋義:

家中的財產是些什麽,就是那滿滿壹屋的書籍。

在環境優美安靜的書齋緩緩打開書卷,徜徉書海與聖賢心靈對話。

德才兼備的人們雖然沒有在同壹時代,但自古以來他們卻是互相贊許欣賞的。

在書桌上看見書的欣喜,勝過與闊別已久的好友相見。

5.關於讀書的七句詩全文

1、勸學唐代:顏真卿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譯文:每天三更半夜到雞啼叫的時候,是男孩子們讀書的最好時間。

少年不知道早起勤奮學習,到老了後悔讀書少就太遲了。2、焚書坑唐代:章碣竹帛煙銷帝業虛,關河空鎖祖龍居。

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譯文:焚書的煙霧剛剛散盡,秦始皇的帝業也隨之滅亡,函谷關和黃河天險,也鎖守不住始皇的故國舊居。

焚書坑的灰燼還沒冷卻,山東群雄已揭竿起義,起義軍領袖劉邦和項羽,原來都不讀書!3、讀書宋代陸遊歸誌寧無五畝園,讀書本意在元元。燈前目力雖非昔,猶課蠅頭二萬言。

譯文:歸鄉隱居的誌向就算沒有那五畝田園也依然如故,讀書的本意原是為了黎明百姓。燈下讀書,眼神已不比從前,卻還是閱讀完了兩萬的蠅頭小字。

4、柏學士茅屋唐代:杜甫晴雲滿戶團傾蓋,秋水浮階溜決渠。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

譯文:觀茅屋戶外,那祥雲如車蓋壹樣密密地聚集,秋水順著道路,如大水決渠壹樣地湍急流去。自古以來榮華富貴必定從勤苦中得到,有識之男應當如柏學士壹樣去博覽群書,以求功名。

5、清明宋代:王禹偁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譯文:無花無酒的度過清明節,那蕭索的興致猶如居於山野廟宇的和尚壹樣。昨天從鄰家討來新燃的火種,破曉時就在窗前點燈,坐下來潛心讀書。

6.讀書的七言絕句古詩

〔唐〕顏真卿《勸學》:“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唐〕王貞白《白鹿洞詩》:“讀書不覺春已深,壹寸光陰壹寸金。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

〔唐〕杜荀鶴《閑居書事》:“窗竹影搖書案上,野泉聲入硯池中。少年辛苦終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

〔宋〕蘇軾《宋安淳秀才失解西歸》:“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他日名宦恐不免,今日棲遲那可追。”

〔宋〕陸遊《冬夜讀書示子聿》:“古來學問無遺力,少壯功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宋〕朱熹《讀書有感》:“半畝方塘壹鑒開,天光雲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宋〕陸九淵《讀書》:“讀書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興味長。未曉不妨權放過,切身須要急思量。”

〔明〕於謙《觀書》:“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壹點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