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時間:《詩經》中最早的作品大約成於西周時期,根據《尚書》上所說,《豳風·鴟鸮》為周公旦所作。2008年入藏清華大學的壹批戰國竹簡(簡稱清華簡)中的《耆夜》篇中,敘述武王等在戰勝黎國後慶功飲酒,其間周公旦即席所作的詩《蟋蟀》,內容與現存《詩經·唐風》中的《蟋蟀》壹篇有非常密切的關系。最晚的作品成於春秋中葉,據鄭玄《詩譜序》,是《陳風·株林》,跨越了大約500年。
作品體裁:《詩經》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時期大約五百多年的三百零五篇詩歌。《詩經》包含“風”“雅”“頌”和修辭手法“賦”“比”“興”,合稱《詩經》的“六義”。風、雅、頌,是詩經的體裁,也是詩經作品分類的主要依據。“風”的意義就是聲調。“雅”是“王畿”之樂,這個地區周人稱之為“夏”,“雅”和“夏”古代通用。雅又有“正”的意思,當時把王畿之樂看作是正聲——典範的音樂。“頌”是宗廟祭祀的樂歌和史詩,內容多是歌頌祖先的功業的。賦、比、興,是詩經的表現手法,也就是現在所說的修辭。賦:反復鋪陳。比:打比方。興:起興。“賦”和“比”都是壹切詩歌中最基本的表現手法,而“興”則是《詩經》乃至中國詩歌中比較獨特的手法。“興”字的本義是“起”,因此又多稱為“起興”,對於詩歌中渲染氣氛、創造意境起著重要的作用。
《詩經》作者:《詩經》的主要采集者尹吉甫,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被尊稱為中華詩祖。尹吉甫出生於江陽(現瀘州市),晚年被流放至房陵(房縣古稱),死後葬於今湖北房縣青峰山。房縣有大量尹吉甫文化遺存。他輔助過三代帝王,到周幽王時聽信讒言,被周幽王砍了頭,後來知道錯殺,做了壹個金頭進行了厚葬,為了防止別人盜墓,做了十二座墓葬於房縣東面。《詩經》的作者亦非壹人,產生的地域也很廣。除了周王朝樂官制作的樂歌,公卿、列士進獻的樂歌,還有許多原來流傳於民間的歌謠。這些民間歌謠是如何集中到朝廷來的,則有不同說法。漢代某些學者認為,周王朝派有專門的采詩人,到民間搜集歌謠,以了解政治和風俗的盛衰利弊又有壹種說法:這些民歌是由各國樂師搜集的。樂師是掌管音樂的官員和專家,他們以唱詩作曲為職業,搜集歌謠是為了豐富他們的唱詞和樂調。諸侯之樂獻給天子,這些民間歌謠便匯集到朝廷裏了。這些說法,都有壹定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