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關於朋友情感的詩句

關於朋友情感的詩句

1.表達友情的詩句

滄海自淺情自深,人生樂在相知心;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杜甫《客至》)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勸君更盡壹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李白《送友人》)

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贈汪倫》)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李白)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別董大》)

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韋應物《賦得暮雨送李曹》)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白居易 《賦得故草原送別》

嚶嚶鳴矣,求其友聲。(《詩經.小雅.伐木》)

投我以桃,報之以李。(《詩經.大雅.抑》)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詩經.衛風.木瓜》)

結交在相知,骨肉何必親。(漢樂府民歌《箜篌謠》)

丈夫誌四海,萬裏猶比鄰。(魏.曹植《贈白馬王彪》)

相知無遠近,萬裏尚為鄰。(唐.張九齡《送韋城李少府》)

少年樂新知,衰暮思故友。(唐.韓愈《除官赴闕至江州寄鄂嶽李大夫》)

以文常會友,唯德自成鄰。(唐.祖詠《清明宴司勛劉郎中別業》)

2.表達朋友間深情厚誼的詩句

1.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李白:《送友人》)

3.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4.渭城朝雨悒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壹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5.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6.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別董大》)

7.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8.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9.輪臺東門送君去,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10.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壹瓢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李叔同:《送別》)

3.關於朋友感情的詩句 至少8首越短越好 我就給最佳答案

1.賦得古原草送別

唐-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壹歲壹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2.金陵酒肆留別

唐-李白

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

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3.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壹為別,孤蓬萬裏征。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4.別董大

唐-高 適

千裏黃雲白日曛, 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 天下誰人不識君。

5.交不論多,得壹人可勝百人;交不論久,得壹日可逾千古。

6.舒心的酒,千杯不醉;知心的話,萬言不贅。(郭小川)

7.人生得以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魯迅)

8.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9.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孟子)

10.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莊子)

4.關於朋友情感古詩詞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千裏送鵝毛,禮輕人意重。

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三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送友人

青山橫北郭,

白水繞東城。

此地壹為別,

孤蓬萬裏征。

浮雲遊子意,

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

蕭蕭班馬鳴。

芙蓉樓送辛漸

寒雨連天夜入吳,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

壹片冰心在玉壺。

5.表達朋友之間的深厚情感的詩句有哪些

1、此地別燕丹,壯士發沖冠。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駱賓王《於易水送人壹絕》 釋義:崇敬荊軻古今壹體,略去枝蔓直入史事,壹種激越之情。

後兩句寓情於景,景中帶比,荊軻精神千載猶存,還有詩人對現實環境的深切感受。沒有離別的情景也不知所送為誰,純是抒懷詠誌之作,開風氣之先。

2、送進多歧路,遑遑獨問津。悲涼千裏道,淒斷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苦辛。無論去與住,俱是夢中人。

——王勃《別薛華》 釋義: 窮和獨是傳神之筆,迢迢千裏唯失意的心來作伴,第三聯同情勸慰對方,也用以自慰,雙方都會在對方的夢中出現,說明懷友之誠相思之切,不重惜別之情而寫悲切的身世之感、政治上的挫折,未能擺脫個人哀傷。 3、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沾巾。——王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釋義:杜少府上任,俱是客中之別不必傷感,壹洗送別的悲酸之態,意境開闊音調爽朗,獨標高格。

4、臥病人事絕,嗟君萬裏行。河橋不相送,江樹遠含情。

別路追孫楚,維舟吊屈平。可惜龍泉劍,流落在豐城。

——宋之問《送別杜審言》 釋義:杜被貶。情真意切,樸實自然,“嗟”同知已離別而惆悵,為故人被貶而傷感受,因宦海無常而慨嘆。

江邊垂柳依依惜別,儲蓄寫出人雖不至心意已到。後四句接連用典,慨嘆友人懷才不遇。

音韻和諧,對仗勻稱,樸素自然,不尚雕琢。 5、匈奴猶未滅,魏絳復從戎。

悵別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橫代北,孤塞接雲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漢將功。——陳子昂《送魏大從軍》 釋義:不落兒女情長,淒苦悲切的窠臼,從大處著眼抒發了作者的慷慨壯誌,活用典故,充滿奮發向上的精神,感情豪放激昂,語氣慷慨悲壯英氣逼人氣壯山河。

6、巴陵壹望洞庭秋,日見孤峰水上浮。聞道神仙不可接,心隨湖水***悠悠。

——張說《送梁六自洞庭》 釋義:作者謫居嶽州,梁知微經此入朝,送客。征帆遠去,淒宛而不抒情,反寫簡淡的秋景。

孤——由峰而轉向人,神話傳說使君山縹緲,浮——迷離撲朔之感,三句寫了神仙不可接,友人不可接,朝廷不可接。結尾言有盡而意無窮。

通體散行風致天然惟在興致。 7、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歸。

欲尋芳草去,惜與故人違。 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應守寂寞,還掩故園扉。——孟浩然《送別王維》 釋義:怨懟之中又帶有辛酸意味,感情真摯動人,既沒有優美的畫面,又沒有華麗的詞藻,語句平淡近乎口語,對偶不工極其自然,言淺意深頗有余味。

8、朝聞遊子唱高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鴻雁不堪愁裏聽,雲山兌是客中過。

關城樹色催寒近,禦苑站聲向晚多。莫見長安行樂處,空令歲月易磋跎。

——李欣《送魏萬之京》 釋義:把霜擬人化,寫出深秋時節的蕭瑟氣象,寒不可見樹色可見。催,生動有感,敘事寫景抒情交織在壹起。

9、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壹片冰心在玉壺。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釋義:首句寫蕭瑟的秋意,也渲染出離別的黯淡氣氛。那寒意不僅在滿江風雨中也在離人的心頭。

次句意境開闊,孤——襯心境,即景生情,情蘊景中,令人聯想到詩人孤介傲岸,冰清玉潔的形象。含蓄、蘊藉、余味無窮。

10、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王維《山中送別》 釋義:不寫餞別,匠心獨運,與他詩不同。

把道別作暗場,而寫別後的寂寞之感,悵惘之情,離愁,往往在別後當日的日暮而更濃重、稠密,卻只用掩柴扉來表達。從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凡的素材,運用樸素自然的語言,來顯示濃厚真摯的感情,往往味外有味,令人神遠。

6.形容朋友感情詩詞

1.人之相知,貴在知心〈漢·李陵〉

2.士為知已者死

3.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唐·王勃)

4.丈夫會應有知已,世上悠悠安足論(唐·張謂)

5.人生所貴在知已,四海相逢骨肉親(唐·李賀)

6.平生知心者,屈指能幾人?(唐·白居易)

7.欲取鳴琴彈,恨不知音賞(唐·孟浩然)

8.高山流水,非知音不能聽(宋·文天祥)

9.知已肝膽相照(宋·文天祥)

10.恩德相結者,謂之知已;腹心相結者,謂之知心---(明·馮夢龍)

11.壹人知已足平生(清·趙翼)